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黄花蒿,黄花蒿主要分布在哪里

网络整理 2023-11-28 花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黄花蒿这个问题,黄花蒿主要分布在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黄花蒿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2. 黄花蒿和青蒿的区别
  3.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4. 黄蒿白蒿区别是什么

一、黄花蒿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别名】臭蒿、草蒿(《日华子本草》),香丝草、酒饼草(《广州植物志》),马尿蒿、苦蒿(《贵州民间方药集》),黄香蒿、黄蒿、野筒蒿(《江苏植药志》),鸡虱草(《江西草药》),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秋季割取,晒干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全体近于**。茎直立,圆柱形,表**有纵浅槽,幼时绿色,老时变为枯**;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茎叶互生;3回羽状细裂,裂片先端尖,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叶轴两侧有狭翅,茎上部的叶,向上渐小,**更细。头状花序球形,下垂,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叶片的圆锥花序,几密布在全植物体上部;每一头状花序有短花柄,基部具有或不具有线形苞片;总苞平滑**,苞片2~3层,背面**部分为绿色,边缘呈淡**,膜质状而透明;花托矩圆形,花均为管状花,**,外围为雌花,仅有雌蕊1枚;**为两性花,花冠先端5裂,雄蕊5枚,花药合生,花丝细短,着生于花冠管内面中部,雌蕊1枚,花柱丝状,柱头2裂,呈叉状。瘦果卵形,微小,淡褐色,表**隆起的纵条纹。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野、山坡、路边及河岸边。分布几遍及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干燥全草,长约60~100厘米。茎圆柱形,表面浅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棱线,质硬,折断面粗糙,**有白色的髓,嫩枝具多数叶片,质脆,易碎裂。带果穗或花序的枝,叶片多已脱落,花序仅残存小球状棕**的苞片,如鱼子,质脆易碎。有特异香气,味苦,有清凉感。以色黄绿、气香、无杂质者为佳。

风干植物含水分9.7,**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纤维素11.6,纤维素8.5,木质素9.6,蛋白质9.3,灰分10.1,鞣质类2.4%。

风干植物经水汽蒸馏,得带微绿有佳香的精油0.18%。精油含率以开花期为最高,新鲜植物比久藏植物含率高。精油成分中含酮类物质44.97%,其中主为蛔蒿酮21%,l-樟脑13%,1,8-桉叶素13%,乙酸蛔蒿醇酯4%,蒎烯1%;另有报道含蒎烯、莰烯、1,8-桉叶素、毕澄茄烯或杜松油烯、石竹烯、某些倍半萜醇、枯醛、酮类、苯酚、丁酸、己醛、乙酸苄酯、d-2-甲基丁酸苄酯、石竹烯氧化物、廿五烷等。

地上部分含东莨菪素及东茛菪甙。

从印度产的黄花蒿,曾分离出假山道年和K-山道年。

2《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寒。

清热解疟,驱风止痒。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

2《现代实用中药》:生叶汁:涂恶疮疥癣及毒虫咬伤。

4《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治蛇伤。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解热健胃,驱风止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1治结核潮热,盗汗,消化**:黄花蒿二至四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暑热发痧,胸闷腹痛:鲜黄花蒿嫩叶五钱至一两或种子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疟疾,间歇热:黄花蒿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4治小儿热泻:黄花蒿、凤尾草、马齿苋各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5治流火(淋巴管炎):黄花蒿、牡荆叶各二两,威灵仙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6治疥癣,皮肤湿痒:黄花蒿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7治蛇咬伤:新鲜苦蒿一两,捣烂,外敷伤口。(《贵州民间方药集》)

【备注】本品目前在全国大部地区均作青蒿使用。参见青蒿条。

二、黄花蒿和青蒿的区别

黄花蒿: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单生,茎高100-200cm,多分枝,叶纸质,头状花序球形,多数,总苞片3-4层,花深**,两性花10-30朵,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

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主根单一,垂茎单生,高可达150厘米,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叶片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外层总苞片狭小,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绿色,**,花序托球形;花淡**;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花冠管外,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

黄花蒿: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青蒿: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北部)、缅甸、印度(北部)及**等。

黄花蒿:东半部省区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地区,西北及西南省区分布在2000-3000m地区,**分布在3650m地区;生境适应性强,中国东部、南部省区生长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缘等处;其他省区还生长在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砾质坡地等,也见于盐渍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青蒿: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

三、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1、黄花蒿属于多年生或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它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最高能长到90cm,多生长在海拔低的山坡和路边。黄花蒿适应力很强,既能在半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它的植株干枯后可混在饲料中喂养家禽。

2、黄花蒿又被称为黄蒿、东北茵陈蒿,那黄花蒿是什么植物呢,它是菊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被作为饲料使用。黄花蒿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最高能长到90cm,它会在每年7~10月结果,它的果实为长圆形,果皮为褐色。

3、黄花蒿适应力很强,既能在半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我国南方地区都有种植,大多数品种的黄花蒿生长在低海拔的山坡和路边。黄花蒿干枯后可将植株混合在饲料中,喂养羊、猪、牛等家禽。

4、经研究表明,吃黄花蒿长大的家禽肉质很优良,营养更丰富,黄花蒿的植株中还能提取出芳香油,可加工制成香皂、牙膏、化妆品等用品使用。黄花蒿的幼苗还可作为药材入药,有消炎、利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黄疸性肝炎。

5、黄花蒿的植株带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闻起来很舒服,黄花蒿生长在地下的部分很耐寒,冬天它生长在地上的部分会被冻死,但到了来年它生长在地下的部分会长出新的植株。黄花蒿是喜光的植物,它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

四、黄蒿白蒿区别是什么

1、外观高度不同,白蒿比较矮,黄蒿可以长的一到二米高

2、其次是香味不同,白蒿的香味近似芸香,黄蒿的香味是烧香的味道

3、用途不同:白蒿可食用,可入药;黄蒿不可食用,不能入药;黄蒿可以用来发酵烟叶、熏蚊子、做制香的原料和烧柴。

黄蒿(学名:**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有特殊气味。茎直立,高40-90厘米,中等饲用植物。

其分布范围极广,为欧、亚**温带与**带地区广布种。

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根系发达,在草场正常利用的条件下,主根可伸入100厘米的土层中,侧根和不定根多,大量集中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根系入土深度超过株高的4~5倍,根幅大于冠幅2~3倍。利用过度,生境干旱程度加剧,植物地下部分则犬于植株高度的10~20倍,主根作用减弱,

不定根大量出现,甚至发展到以不定根代替主根的作用。另一特点是,枝条在适宜条件下能长不定根,当枝条长出不定根,植株受践踏后,枝条脱离母株,亦能发育成新个体。在**高原上,它可向着由风力而形成的薄层沙地延伸。冷蒿属于温带旱生小半灌木。耐干旱和严寒,适生于≥10℃的积温2000~3000℃、年降水量150~4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性在高平原、山地、丘陵、沙地或撂荒地的沙质和砾质土壤上,均能繁盛地发育生长,但不能进入低湿的盐渍化生境。

关于本次黄花蒿和黄花蒿主要分布在哪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