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马来王猪笼草 盖亚猪笼草

网络整理 2023-12-04 花卉

大家好,关于马来王猪笼草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盖亚猪笼草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马来王猪笼草的植物介绍
  2. 马来王猪笼草的介绍
  3. 马来王猪笼草的共生关系

一、马来王猪笼草的植物介绍

由于马来王猪笼草巨大的尺寸、不同寻常的形态特征及引人注目的颜色,其自发现以来就是广受欢迎的食虫植物。但这也仅仅是在食虫植物爱好者之间,在食虫植物领域以外,其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物种。由于马来王猪笼草的种植条件苛刻,所以马来王猪笼草并不是适合作为室内植物。因此,全球仅少量业余及专业种植者在培育马来王猪笼草。即使如此,马来王猪笼草仍是猪笼草属中最有名的物种,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后半叶。

马来王猪笼草(灌木,4英尺,Low)。叶片最长2英尺,长圆形至披针形,中部最厚,捕虫笼(包括笼盖高1至2英尺)瓮状,开口。叶尖盾形。存在非常宽大密集的环状薄片。捕虫笼内含水。

标本-婆罗洲、北部海岸、基纳巴卢山,海拔5000英尺(Low)。该物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引人注目的植物之一,能与阿诺尔特大花草并驾齐驱。因此在其原生地的植物学家中,他们以我朋友布鲁克王侯的头衔命名它……我只有两份叶片和捕虫笼的标本,其都很相似,但一个为另一个的2倍大。其中,最大的叶片不含叶柄长达18英寸,叶柄厚如拇指,叶宽7至8英寸,革质,**,叶脉不明显。捕虫笼的柄发自叶尖下方,长20英寸,直径如手指。瓮形的捕虫笼宽约6英寸,长约12英寸:其前部具两个毛缘的翼,表面覆盖着密集的锈色长毛,内表面覆满腺体,宽大的环面外翻,直径为1至1.5英寸。笼盖具短柄,长10英寸,宽8英寸。

花序不成比例,雄性总状花序长30英寸,其中20英寸含花朵。花序上部及花朵披被着锈色的短柔毛。花梗细长,单一或二裂。果序总状,粗壮。花梗长1.5英寸,常二裂。果荚长四分之三英寸,宽三分之一英寸,膨胀,披被着密集的锈色绒毛。

斯宾塞·圣约翰在其1862年出版的专著《远东森林的生活》(Life in the Forests of the Far East)中,对基纳巴卢山的马来王猪笼草进行了以下描述:

“经过800英尺的攀爬,我们来到位于马劳伊·帕劳伊高原的目的地,其地面覆满了我们所要寻找壮丽的猪笼草。其被称为马来王猪笼草,长约4英尺,四周伸出宽大的叶片,周围的地面上存在巨大的捕虫笼。其形状和大小都非常惹眼。我对其进行了测量:背部长度接近14英寸;柱形体长5英寸;笼盖长1英寸,宽5英寸,椭圆形。其笼口处环绕着一圈褶皱结构,靠近柱形体处宽2英寸,最窄处缩窄四分之三英尺。笼口的褶皱结构高低起伏呈宽波浪状。近茎的捕虫笼深4英寸,使其笼口呈三角形。成熟捕虫笼的颜色为深紫色,此外其基部的颜色较深,边缘较浅;内表面的颜色与外表面相同,但具一种釉质的光泽。笼盖中心为紫红色,边缘为绿色。雌性花序通常比雄性花序短1英寸。这的确是大自然的惊人杰作之一。

……与我以前观察到的一样,其捕虫笼位于四周的地面上,幼年植株的捕虫笼与成年植株的一样。当男人在做饭时,我们坐在帐篷前享受我们的巧克力,并观察我们的一位用马来王猪笼草标本装水的随从。我们请他让我们看看,并发现其整整装了4品脱的水。其周长为19英寸。我们之后看到的明显更大。休·洛先生在寻找花序的时,恰巧在一个捕虫笼中发现了一只淹死的老鼠。”

1878年,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在对婆罗洲的第二次考察中,首次为维奇苗圃采集了马来王猪笼草。1881年,马来王猪笼草被引入欧洲栽培。随即在维多利亚时代园艺中成为了一个非常抢手的物种。1881年的一期《园丁纪事》中提及了维奇苗圃的植物:“马来王猪笼草现在仅是一位年轻的王侯,它将在我们最近的专栏中进行说明……”。一年后,马来王猪笼草的幼株首次出现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年度展览中。其为引种至欧洲的第一棵植株,因此维奇苗圃获得了这次展览的一等奖。1889年的维奇产品目录中,每棵马来王猪笼草要价2.2英镑。期间,人们对猪笼草的兴趣达到了顶峰。《花园》报道,成千上万的猪笼草被繁育出来以满足欧洲的需求。

但在19世纪末,人们对猪笼草的兴趣日益平淡使得维奇苗圃倒闭,并因此丧失了一些原种和杂交种,其中包括马来王猪笼草和诺斯猪笼草(N. northiana)。1905年,维奇苗圃失去最后一株马来王猪笼草。随后,位于爱尔兰国家植物园栽培的最后一株马来王猪笼草也很快消亡了。 20世纪末,仓田重夫的工作使猪笼草研究在全球内得以复兴。他于1976年出版了《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一书,展示了当时最佳的彩色猪笼草照片,让许多人重新开始关注这种不同寻常的植物。

毫无疑问,马来王猪笼草是马来西亚,特别是其原生地沙巴较为著名的植物。该物种常被用于促进沙巴,特别是基纳巴卢山国家公园的旅游业。其常出现于当地的明信片上。马来王猪笼草也已作为封面出现于许多猪笼草属著作上,包括于亚庇出版的《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和《婆罗洲的猪笼草属植物》。1996年4月6日,马来西亚发行了一系列四型张邮票,其上描绘着一些较著名的猪笼草。两张30令吉的邮票分别描绘着麦克法兰猪笼草(N. macfarlanei)和血红猪笼草(N. sanguinea),另两张50令吉的邮票分别描绘着劳氏猪笼草(N. lowii)和马来王猪笼草。此外,马来王猪笼草还出现于由戴维·阿滕伯勒讲解的自然历史纪录片《植物王国3D》(Kingdom of Plants 3D)的第一集中。叶片从茎部规律的长出。叶片连接到茎的结构称为叶柄。每片长而窄的叶片的末端都有笼蔓。在笼蔓尖端是一个可以发育成捕虫笼的小芽。捕虫笼与普通植物的叶子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捕虫笼被看作是一种**叶。而我们看到的和普通植物叶片一样的部分其实是猪笼草的叶柄。

马来王猪笼草的叶子达到一定大小后是非常独特的。叶片的质地坚韧并且边缘呈波浪状。当有笼蔓和叶柄衬托时,叶片呈典型的盾形。

除了圆盾猪笼草(N. clipeata)外,马来王猪笼草的这一特点要明显于其他的猪笼草。笼蔓从距离叶尖约5cm处的叶片下表面伸出,长约50cm。每片叶片有3~5个纵向叶脉,并分出若干分支至叶片外缘。叶片为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0cm,宽≤15cm。所有的猪笼草捕虫笼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捕虫笼包括笼身和防止雨水进入的笼盖。在笼口特化的环状结构称为唇(只有无刺猪笼草(N. inermis)的上位笼缺失唇)。在下位笼的前方有一对翼,这大概是为了方便地面的昆虫爬到笼口处。所以,对于多捕食飞虫的上位笼,它的翼通常是不明显或缺失的。马来王猪笼草像其他种类的猪笼草一样可以长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捕虫笼。“下位笼”或“地面笼”是比较常见的。下位笼体型巨大,色彩丰富,形态大致为桶形。在下位笼中,笼蔓一般接于捕虫笼的前方。某些特殊个体的笼子可高达40cm,并且容积达到3.5L,可以装下2.5L的消化液,普通个体大多不超过200mL。马来王猪笼草的下位笼在猪笼草属中算得上最大的了,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美琳猪笼草(N. merrilliana),宝特猪笼草(N. truncata)和巨型莱佛士猪笼草(N. rafflesiana)。这些笼子长于地面上,往往是靠周围的物体支持其直立。下位笼通常的外表面呈红色至紫色,内表面呈灰绿色至紫色。这与其他黄绿色的部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马来王猪笼草的下位笼很特别,所以很容易从其他产于婆罗洲的猪笼草中分辨出来。

成年的马来王猪笼草会长出小得多的漏斗形上位笼,上位笼通常不具有下位笼显目的色彩。笼蔓一般出现在捕虫笼的后方。马来王猪笼草的上位很难见到,因为马来王猪笼草的茎很少能衰老死亡前长出上位笼。

上位笼和下位笼有着显著的差异是为了吸引和捕食不同类型的昆虫而准备的。如果有些笼子既不属于上位笼也不属于下位笼,我们则称之为“中位笼”。在马来王猪笼草的笼口有非常独特的宽大红唇,对昆虫来说极具吸引力。在唇上有一系列的平行唇肋,从唇的外缘一直延伸至内缘,并在内缘形成一个唇齿。两个翼从笼蔓附着处一直延伸至唇的下缘。

马来王猪笼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猪笼草属中最大的拱形笼盖。笼盖呈卵形至椭圆形,在笼盖基部的后方有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不超过20mm。

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上有大量的蜜腺。这是与其他猪笼草的不同之处,很容易辨认。捕虫笼的内表面几乎全是蜜腺,密度为每平方厘米有300~800个。

就和人类或牛的胃一样,瓶子草内部有完整的微生物生态系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细菌、原生动物和蚊蠓幼虫都能让肉食植物获得需要的营养,所以它们的碗状或瓶状结构确实可以视作它们的小肚子。马来王猪笼草幼年植株的所有部分都覆盖着白色或棕色的长毛,成年植株几乎**。发育中的茎散布棕色长毛,成熟后**。发育中的捕虫笼密布棕色长毛,成熟后毛被稀疏或**。发育中的花序密布棕色长毛,成熟后其基部花梗的毛被稀疏,顶部是花梗、花被及雌蕊具密集毛被。果荚毛被稀疏或**。

二、马来王猪笼草的介绍

马来王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猪笼草、拉贾猪笼草及猪王猪笼草,是婆罗洲马来西亚沙巴坦布幼昆山附近及基纳巴卢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马来王猪笼草仅生长于蛇纹石土壤基质中,特别是有地下水渗出、土壤松散且长期湿润的地区。其海拔分布范围为1500米至2650米,因此马来王猪笼草被认为是高山或亚高山植物。由于其分布局限,马来王猪笼草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物种,列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达尔文称它们是世上最美妙的造物。有些肉食性植物可以大到能消化一只小型哺乳动物。最大的品种应该是濒危的婆罗洲马来王猪笼草,它可以吃下一只体型正常的大老鼠或小型哺乳动物。11858年,休·洛首次在基纳巴卢山采集到了马来王猪笼草的标本。次年,约瑟夫·道尔顿·胡克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以沙捞越第一任白人拉惹詹姆士·布鲁克的称号命名了马来王猪笼草。胡克称其为“所有在此发现的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自其1881年被引种后,马来王猪笼草便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食虫植物物种。但由于其数量稀少,**昂贵且种植要求苛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少有私人植物收藏家种植。然而,在组织培养技术出现后,其**大幅度下降,已成为种植相对广泛的猪笼草物种。

三、马来王猪笼草的共生关系

1、虽然猪笼草是以其捕食动物闻名,但在其笼子中或周围还生存着大量的其他生物,它们组成一个互利互惠的共生生态**。其中包括苍蝇、吸浆虫幼虫(midge larvae)、蜘蛛(最常见的是蟹蛛Misumenops nepenthicola)、螨虫、蚂蚁甚至一种特别的螃蟹(Geosesarma malayanum)。在笼子中最常见的是蚊子幼虫的天敌。其中很多动物只能生存在猪笼草周围,离开了猪笼草就不能生存,所以这些生物就有了“猪笼草动物”称号。

2、这些不同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尚未完全清楚。以至于这些猪笼草生物是否从猪笼草中获取食物,或者是否存在一个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克拉克(Clarke)认为互利共生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即是猪笼草提供了场所、保护或食物,作为回报这些动物帮助猪笼草捕获动物、提高消化率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3、对于这些漂亮的猪笼草来说,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餐。尽管这对于蚊子来说是死路一条,但同时猪笼草也可以相当大度,与其他动物有着惊人的微妙关系。文莱的科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他们最终发现为什么马来王猪笼草(一种美丽的猪笼草)是世界上最大的猪笼草之一!虽然它的嘴大得足以吞下一整只树鼩,但是在这么多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却从未在马来王猪笼草中找到一具树鼩尸体,这令他们十分困惑。

4、突然有一天,答案不言自明。经过对马来王猪笼草内部物质的检查,他们发现了刚刚**的粪便,接着很快便查出它的主人就是住在旁边的树鼩。更多的测试引导研究人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小**们确实把猪笼草当作马桶来使用了!

5、如果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奇怪的话,那么听听这个吧:看来不仅仅是树鼩能与猪笼草享有如此亲密的友好关系!同样,在文莱的森林中,生物学家已查明:蝙蝠也把这种植物的“卫生设备”当作厕所使用。不仅如此——你知不知道这些会飞的哺乳动物还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卧室?是的,这种植物正是猪笼草,它是胸怀最宽广的房东,甚至它的侧面还有个围挡给蝙蝠当床用呢!

6、与我们人类不同,猪笼草把这当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事实上,任何动物的**物都含有丰富的氮。我们在学校也学过氮对于所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十分重要。在猪笼草属中,各种间捕虫笼的大小和形状差别很大。但在一些特定的生物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专门生活在某些猪笼草中的猪笼草生物。马来王猪笼草也不例外,并且有两种蚊子是以“rajah”命名的。分别是马来王库蚊(Culex rajah)和马来王巨蚊(Toxorhynchites rajah)。冢本益寿(Masuhisa Tsukamoto)于1989年在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收集了三年的马来王猪笼草捕虫笼中的蚊子幼虫后,发现并描述了这两种蚊子。

7、关于Culex rajah,除了冢本益寿发现其大多数幼虫的体表覆盖着类似钟形虫的原生动物外,没有任何关于该物种成虫生物特性、栖息地或作为疾病载体方面的报告。Toxorhynchites rajah除了知道它的成虫不吸血以外,也一无所知。

8、另一种库蚊(Culex shebbearei)也曾被当作是一种与马来王猪笼草共生的蚊子。这份记录是1931年F·W·爱德华兹(F. W. Edwards)根据H·M·彭德尔伯里(H. M. Pendlebury)1929年在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收集到的植物研究得出的。然而,冢本认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来王库蚊(Culex rajah)都被误判为另一种库蚊(Culex shebbearei),而马来王库蚊(Culex rajah)是一个**的物种。因此不认为马来王库蚊(Culex rajah)和另一种库蚊(Culex shebbearei)都是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地区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中的共生生物。猪笼草和动物之间的交流并不总是有利于猪笼草的。如马来王猪笼草会受到昆虫的啃食。此外,猴子和眼镜猴偶尔也会撕开捕虫笼取食里面的昆虫。

9、自从1881年被引种以来,马来王猪笼草一直都是深受喜爱的品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它的数量稀少、**昂贵和生长条件苛刻,而在玩家手中并不常见。但是在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马来王猪笼草的**已大幅下降,得到了更广泛的种植。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