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青皮竹?青皮竹亩产多少吨

网络整理 2023-12-07 花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青皮竹,青皮竹亩产多少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青竹 毛竹 有何区别
  2. 青皮竹的主要价值
  3. 青皮竹的介绍
  4. 青皮竹的培育技术

一、青竹 毛竹 有何区别

青竹、毛竹的区别:生长环境不同、形态不同、价值不同。

①青竹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产江苏宜兴、浙江杭州古荡。

②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到20℃,年降水量为1200到1800毫米。

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

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①青竹,竹科,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竿高8米,径粗4—6厘米,幼竿无明显**,深绿色,节处带紫色,老竿绿色或黄绿色。

竿环较隆起,高于箨环。笋绿色,圆锥形向顶端削尖;;叶耳半圆形,有长5—10毫米的继毛;叶舌明显伸出;叶片带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9—17厘米,宽1-2.2厘米,下表面被短柔毛,沿中脉的毛较密。

花枝呈穗状,长8—10厘米,基部托以4—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10片,脉间具微毛,叶耳小形或无,鞘口继毛仅数根,每佛焰苞通常含假小穗1枚。

②毛竹地下茎为单轴散生。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箨环有毛,老竿**,并由绿色渐变为绿**。

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

箨鞘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箨耳微小,繸毛发达;箨舌宽短,强隆起乃至为尖拱形,边缘具粗长纤毛;箨片较短,长三角形至披针形,有波状弯曲,绿色,初时直立,以后外翻。

①青竹笋味美,竿材可篾用或整竿使用。

②毛竹是竹类植物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竹种,也是森林木竹中用途最多的树种之一。毛竹的用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人们衣、食、住、行、观、用、饰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拥有材用、食用、药用、观赏、饲用、环保等众多功用,是无污染绿色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营建绿色银行的理想物种。

1、竹笋,性微寒味甘,无毒,具清热化痰,解毒透疹,健脾益气,助消化增食欲,降血压,防止血管硬化和美容防癌等功能。

2、竹荪,性寒味甘,无毒,有益肠胃,理气化痰,降血压,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调整老人血酸及脂肪酸和防癌抗癌等功用。

可治败血症、细菌性肠炎、咳嗽、肥胖症、高血压、高胆固醇引发的其他疾病。

3、竹叶,性凉味甘辛,凉心缓脾,化痰止渴,清热散郁,解毒清胃。有杀虫疗疮,止呕除烦等用途,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和一切中风惊痛等症。

4、竹沥、竹茹:性寒味甘,无毒,为中国传统中药。竹茹清安胃腑,止吐除闷。

竹沥为竹汁提炼加工而成,清瘀解毒,透畅经络,清凉退火.主治筋脉拘挛,皮里膜外之痰,血瘀气阻,经络滞阻诸症,同时有防暑止渴,增强食欲,养颜驻容等功效。

5、竹根、竹实:毛竹根具止消渴,散毒补虚功用,作益气止渴,补虚下气及消毒药用。竹实有通神明,轻身益气的功效,是较好滋补食品。

6、竹叶、竹材提取物:主要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清除活性氧**基与阻断亚硝化反应能力。

对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系有影响,能抑制内脂质过氧化的怍用和提高免疫能力,有较好的防疲劳抗衰老和增强智能等作用。

二、青皮竹的主要价值

1、竹竿密集,枝稠叶茂,绿荫成趣,庭院、公园、家前屋后均可成片栽植,是珠江流域主要的绿化竹种。青皮竹秆通直,干后不易开裂,节平而疏,纤维坚韧,为优质篾用竹种之一,宜编织农具,工艺品和各种竹器等,整秆可用于建筑搭棚、围篱、支柱、家具或造纸等。青皮竹制成的竹椅、竹席、竹篮、竹沙发和竹茶几,尤其是玲珑致密的飞碟都是推销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青皮竹食用笋类有鲜笋、笋干和笋罐头等,滋味鲜美,肉质脆嫩,风味独特,是传统蔬菜之一。

2、还可利用竹某些成分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如天竺黄(竹黄、竹囊),竹茹(竹星、竹麻)和竹沥(竹滴水)等。此外,用青皮竹破篾后剩下的竹黄加工的息竹制成的香烛,燃完后其灰色白,也是中国出口产品之一。

三、青皮竹的介绍

青皮竹,别名: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广东)、黄竹、小青竹、广宁竹(南粤民间又称为:晾衣竹、高竹、搭棚竹、扎蔑竹)。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云南南部,相当于北纬25度以南地区,其分布范围内年均温18~ 20℃,年降雨量1 400 mm以上都能生长良好,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尤其是江河两岸、盆地和平原冲积土上生长最好)。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主产于广东,以广宁县最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青皮竹中心。浙江、江西有引种,能耐23℃低温,适应范围远远超过其自然分布区域。

四、青皮竹的培育技术

青皮竹理论上有种子、埋秆、埋节、埋蔸和次生枝育苗等方法。但青皮竹很少开花,不易结实,很少采用种子育苗。网页上有青皮竹等部分丛生竹人工种子培育的报道,这种通过组培形成的胚状体,由藻酸盐胶夹包裹,运输方便而经济,但未见有文献报道。南方各省采用埋秆、埋节、埋蔸,主枝及次生枝育苗繁殖等法,均已成功。生产实践中常用移植母竹或用竹苗造林。移竹造林最好在3月份,母竹竹篼的根芽开始露白,有1ö3左右的根长至2 cm以内造林成活率最高。旱雨季分明的地方,在雨季来临前造林,可大大提高成活率,适于小面积栽植。竹苗造林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仍以4~ 7月较好,选择阴雨天进行造林。秋季造林尤其适合在河流滩地,春季雨水较多,易遭短期水淹地段。

根据广东林科所研究材料,青皮竹竹苗造林除12月份及8月份分别为80%和83. 4%外,其他月份均达90%,最高为100%。移竹造林

选择杆粗1.2~ 1.5 cm的1、2年生竹条做母竹,连蔸挖出,斩去竹梢,留杆1.5~2m,有2~3个盘枝。从节间中斜行切断,切口呈马耳形。造林株行距视土壤情况为3m×4m至4m×5m。若不能当天种植,需将竹头放置流水中浸渍或用湿沙假植。远途运输每100株扎成一把,竹头用薄膜包裹保湿。种植时削平竹蔸切口,挖一浅沟,母竹平放沟内,将蔸头压入实地,再覆土全埋。移竹栽植又叫分蔸栽植,是中国传统的竹子繁殖方法,一般成活率较高,发笋多而大,3~ 5 a即可成林。但采用这种方法,种源受到**,季节和技术也难掌握,不适于大面积造林;大量挖掘母竹,会影响竹丛的生长和发笋成竹能力;母竹挖起后容易干枯,远距离造林时,经长途运输造林成活率降低,费用增加。

埋节育苗在生产上应用最广,多用2年生竹为竹种,埋节时成活率较高。埋节育苗必须在竹秆养分积累丰富,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宜。一般每公顷可埋竹节12万~ 15万个。埋节可采用平埋,斜埋和直埋竹节育苗,其中斜埋成活率较高。一般双节育苗用平埋,单节育苗则以斜埋、直埋为多;钟承广等应用ABT 125号生根粉对青皮竹进行了育苗试验,确定了生根粉的最佳剂型和浓度。青皮竹育苗要及时打顶、多次打顶壮苗创新技术,使早发笋、多发笋、发大笋,使苗木提早木质化。当苗高长至1.5~2 m时,用枝剪减去梢头,留苗高1. 2~ 1.5m。苗木育成后可以出圃造林,或留圃分株再繁殖育苗。青皮竹一般采用地径015~ 1.5cm的1年生竹苗造林。新造竹林郁闭前,每年除草松土1、2次,近竹蔸处松土深约15~ 20 cm;较远处20~ 30 cm。

竹成林后,注意护笋养竹,防止人畜为害竹笋。竹林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有机肥最好在冬季施,速效肥应在春夏施用。施肥方式:包括铺施、泼施和穴施。施用迟效性有机肥可在竹丛附近沟施或穴施;笋前肥,催芽肥应泼施或穴施;笋后肥,孕笋肥应铺施。施肥量:年施肥量可控制在施厩肥75~90 t·ha,尿素1 650kg·ha,复合肥1 500 kg·ha。⑴竹直锥大象虫和竹横锥大象虫以蛀笋为害竹子正常生长发育,竹象虫一般为害率30%~40%,严重之地高达90%以上。防治方法:采用人工捉成虫、刀削剔卵和幼虫、用尼龙袋或竹笠套笋保护等,但此法工效低。用格氏线虫中国品系木薯糊剂涂抹蛀口防治竹象虫技术,成效较佳。

⑵一字竹象甲又称竹笋象甲,成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将笋喙成许多小孔,致使植株成断头竹或畸形竹。防治方法:拨开笋壳,刺杀虫卵,或用40%乐果3~ 6倍液涂刷产卵孔杀卵。注射90%敌百虫或80%**300倍液毒杀幼虫,或及时挖除被害笋消灭幼虫。出笋后,用50%**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防虫护笋。成虫出土盛期,人工捕杀,或用80%**乳油800倍液喷杀,效果良好。

防治方法:幼蝻孵化盛期林地喷撒3%敌百虫粉剂或跳蝻上竹后尚未扩散前施放林丹烟剂防治效果较好。为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无公害仿生制剂灭幼脲Ë号等防治黄脊竹蝗1~ 3龄跳蝻致死率达98%以上的好效果。

⑷竹螟是危害竹类叶片的重要害虫。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清除杂草和灌木,减少周围蜜源植物;冬季除草松土,消灭越冬幼虫;五月底成虫出现时,灯光诱杀;在卵孵化盛期,用50%**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烟雾剂熏杀。

⑸另外育苗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为卷叶虫,用稀释的乐果或敌百虫就可控制虫害。⑴竹煤污病又叫竹烟煤病:感病竹株在竹叶表面和小枝上覆盖着一层烟煤状粉末,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导致竹叶脱落和停止发笋,直至整丛枯死。防治方法:以消灭竹上蚜虫和蚧壳虫为主,喷0.2~ 0.3度石硫合剂;适当疏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减轻发病。

⑵竹秆锈病又叫竹褥病:危害2a以上竹杆和枝,其病原菌为皮下硬层锈菌。受害竹秆材质变脆,降低使用价值;竹株枯死或竹林衰退。防治方法:在6~10月间于竹林内喷0.5~1度的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防治效果可达95%;及早彻底砍除病竹,避免病害蔓延扩展;加强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

⑶竹丛枝病又叫竹扫帚病:病原为竹丛枝瘤座菌,为害局部或全部小枝,最后全株枯死,叶成鳞片状。防治方法:及早砍除病株,按期砍伐老株;加强抚育管理,扛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 4~6月份,用粉锈宁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2、3次。

青皮竹病虫害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预测预报,掌握其发生规律,做好防治工作;加强抚育管理,除草松土,冬季埋青松土,增施有机肥,按期砍伐病竹、老竹;在造林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母竹;合理密植;在病虫害发生后及时采取物理和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蔓延。

OK,关于青皮竹和青皮竹亩产多少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