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雀梅盆景怎么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雀梅盆景叶子干枯掉了怎么办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雀梅盆景怎么养护
雀梅是**带树种,是我国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近年来,雀梅从江南逐步走向北方,被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喜欢。
其实,雀梅作为名气很大的优质盆景素材,主要是沾了岭南盆景界的光。因为雀梅如同北方的酸枣,根系、叶片、枝刺、枝干都差不多,仅是温度湿度的差异。
雀梅的主干、枝条苍老嶙峋,叶片大小适宜。其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旱涝、光照等生长因素不敏感;本身根系发达,隐芽萌芽力强,修剪后养护得当很少缩枝。
但是在北方创作雀梅盆景,冬春季节需要注意保温和通风。雀梅的优点如此之多,在制作盆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北方盆友喜欢雀梅树桩,只有购买半成品苗圃桩,获得下山桩的机会很少。这是因为雀梅最适宜的采桩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在立春以前。过了立春、春分时间不长,雀梅就要萌芽。
南方处理雀梅树桩,多是按照造型选留出枝点,疏剪不需要的忌枝;处理根系剪口,晾干后浸泡**,时间大约在1-2小时,然后晾干(不是晒干)用生根液浸泡根系6-8小时,使树体吸足水分,诱导剪口愈合并形成根的原始体。
如果按照上述流程处理桩材,网购雀梅树桩只要加厚包裹保湿保暖,成活率问题不大。
另有一种方式是扦插,如果自有雀梅树桩,可用扦插繁殖桩材。高压生根、压条生根都可以,这只是做小微盆景的方式。
入手雀梅树桩后,我们需要做好保存活的许多事项。因为雀梅的根系韧皮部不发达,非常薄。尤其是下山桩很少带有土球,根毛区离土容易干枯。
在保存活的养坯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1)缠膜保湿要紧密结合。
(2)如果对原桩头走势不满意,不要急于进一步修剪桩头,避免形成新的剪口,待成活两个月后修剪摘心。
(3)养坯基质选择细河沙,或者有条件使用赤玉土养桩。粗河沙与根系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养坯;不要使用壤土、面土、粘土、菜园土。
一般来说,使用细河沙浇透一次水,10天无须浇水。
(4)宜选择较大的陶盆、木箱等养坯容器。如果地栽,建议平地围槽,下面使用有孔洞的硬板;大小以能够埋住全部根系,能够适宜制作提根、拖根、悬根。
(5)雀梅适宜浅栽高围。栽植时需要注意卧栽、斜栽,选择适宜的主根、侧根,使用棕丝盘根或者使用金属丝固定弯曲根系。
(6)如果我们2月中下旬养坯,到4月上旬即可来芽。此时注意不要过早解除封膜,可用**逐渐刺破保湿膜,每天每次一个孔洞,一周后有7-8个孔眼。
预计4月中旬可以撤除保湿膜,但是还不能急于移到光照强烈的位置,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7)在北方,雀梅树桩成活后,第一年只要60%-70%的光照养桩,不休剪、不用肥、不增加光照,忌暴晒、忌盐碱、忌垃圾水、自来水。
(8)第一年栽植的雀梅毛坯,进入高温夏季时需要注意保湿,这个时间段在7、10两个月份,每天喷水湿润叶片。8、9月份是雨季,湿润的气候无须喷水保湿。
雀梅如同酸枣、鼠李,耐瘠薄、寿命长;枝干易造型,耐修剪,生长旺季修剪后,约有15-20天就能萌发新芽;枝条柔软适宜攀扎。
适宜的造型手法有攀扎蓄枝技法和截干蓄枝技法;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前期(构造框架)以剪为主、扎为辅,后期(3、4级枝)以扎为主、剪为辅的手法造型。
造型方面,除了不常见的直干式,其他造型都能制作。如曲、卧、斜、双曲、双斜、一本丛林、悬崖、临水、附石提根等。枝托造型,按照蓄枝手法不同,分为自然形和攀扎形。
(1)养坯期间,雀梅根系要修剪整型。过长的主根不要轻易缩剪,可用金属丝盘曲,根系剪口要朝上的光滑斜面。
这是因为斜面朝下与基质接触不严密,剪口愈合成瘤状物不易生根。再就是提根时不要过早除沙,因为雀梅的根系生长较慢,与其他桩材比较,长成同样粗的根系直径要慢半年到一年。
所以说今年春季养坯,来年只育不提根,到第三年伏季开始除沙提根。
(2)如果雀梅树桩主干太高而弯曲有致,下部却没有伴嫁托。这种情况能不能截干育干?建议不要截干再蓄干,只要改变栽植方式,做成卧干或者成活后拿弯都行。
如果主干特点一般且没有伴嫁托,可以截干蓄枝。只是按照三枝技法定位底托后,何时定位辅枝?建议育干、剪截、掉拐三次再留辅枝。
(3)如果雀梅树桩带有较好的伴嫁托,截干位置宜选择弯曲部位之上2-3cm处截干。
(4)如果雀梅桩头带有多干,可以做成丛林式布局。丛林式布局可分为两组:一组有1个中心点,有2-3个辅干;另一组1个辅中心点,有1-2个辅干。
独桩多干造型,切记3个不等,3个一致:不等粗、不等高、不等距离,必须保持所有主干走势一致,结顶方式一致,枝托走势一致。
另外一种方式是桩头奇特,把多干改造成双悬崖、双临水:1个中心点,包含主干1个,辅干1个,再有1个辅干改造为结顶;在桩头另一端设置1-2个点缀性矮干,高度约为3-5cm,近似匍匐状。
(5)修剪原则。使用截干蓄枝技法,主干、枝托达不到粗度比例不能剪截。此处注意,主干是剪截后一节比一节细、短,而枝托是一节比一节细、长,不要搞反了。
造型缩枝剪宜在萌芽前,同时注意选择壮芽、芽点方向和角度,以及预留芽点长度(比预计剪截位置多留2-3芽);疏枝剪多在6-7月份。
修剪后不要急于增加光照,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3-5天,让剪口干缩,防止剪口处脱水失枝。
当我们的雀梅树桩拿出框架、枝托1、2级枝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上盆。在北方,应该在3月中旬萌芽前移栽上盆。
上盆前要注意:(1)视造型方式决定花盆颜色、大小,以紫砂盆或素烧盆最好,中深的长方形盆、椭圆形盆最适宜。
(2)盆土要疏松透气不积水。可以分层设置:基础是3-5cm粗沙垫层;中间部位是根毛着生区,宜选择细河沙、腐叶土、松针土;上层选用河泥、粗沙、菜园土。
(3)悬根露爪式可以做成附石提根。如不是附石,需要把几个主根绑上竹竿栽植到盆土中,或者使用金属架固定悬根,防止浇水后歪倒。
(4)上盆后不要急于见光,散射光处养护1-2周,阴天雨天时搬到室外,逐步增加光照。
如果增加光照后,新梢头萎焉下垂,这说明雀梅还没有完全服盆,需要及时减少光照,增加过渡时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北方使用雀梅制作盆景,其造型方式和管理措施与福建茶类似。
虽然雀梅耐半荫,但是,最好还是接受更多的光照通风。也有人建议夏季遮阳,其实有道理,遮阳是为了降温,伏季做好降温生长势头更好。
二、雀梅盆景怎么养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养殖雀梅盆景时,使用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都可以进行栽培,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适当多浇水,平时放在有良好的光线和通风性好的地方养护。在雀梅盆景生长期间每隔15天施一次稀薄饼肥液和粪肥液,夏、冬季节不需要施肥,并注意每养护2-3年换一次盆,另外,还要防治病虫害。
雀梅盆景的花语是幽雅、整洁,也是纯洁心灵的象征,雀梅经常会被作为绿化材料,树姿是很苍劲古雅,是很重要盆景树种,生长的能力很强,因此它也有着坚韧的寓意。
雀梅盆景可以放在室内养,前提是室内有良好的光线,并且通风性也要足够好,在室内养殖时需要多多开窗,过冬期间温度不可以低于5℃。
1、养殖雀梅盆景时,使用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都可以进行栽培,生长期盆土要保持湿润,夏季要多浇水,平时可放在有良好的光线和通风性好的地方养护。
2、在雀梅盆景生长期间每隔15天施一次稀薄饼肥液和粪肥液,夏、冬季节不需要施肥,并注意每养护2-3年换一次盆,另外,还要防治常见的病虫害。
给雀梅盆景修剪的时候,需要将一些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辐射枝、枯枝、病虫害枝剪去,需要注意的是,在天气炎热时,修剪后需要先放在阴凉处养护一段时间,等到植株发芽后才可以见强光。
雀梅盆景一般施加有机肥比较合适,在生长季节可以施加稀薄的饼肥水或粪肥水,需要注意肥水需要经过充足腐熟才能使用。
1、在给雀梅盆景施肥的过程中,不能够施肥过多,也不能够施肥过少,太多有可能造成雀梅出现枝叶徒长的现象,太少则会造成枝条细弱,叶色变黄,易受病虫害的情况出现。
2、雀梅盆景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换盆的工作,因为盆栽生长的环境有限,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换盆,换盆所需的土建议大家选择肥沃、以及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盆土,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生长。
三、雀梅盆景怎么养殖方法
1、光照:雀梅是喜光植物,需将其养护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但夏季光照强烈的时候,需要适当遮光,避免植株被晒伤。2、环境:雀梅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不耐低温,冬季温度过低的时候,需将其移至温暖处养护。3、水分:雀梅性喜湿润,春秋季节每3~5天需补充一次水分,夏季可以向植株四周洒水增湿,冬季需控制浇水的量。
雀梅生长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0~25℃为宜,如果温度过高,要采取通风降温,最好用雾状喷水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对其生根非常有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雀梅盆景的养护,最美的100盆雀梅盆景
- 下一篇:雀梅盆景怎么养 雀梅秋天能修剪吗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07雀梅盆景怎么养 雀梅秋天能修剪吗
- 12-07雀梅盆景怎么养?雀梅盆景叶子干枯掉了怎么办
- 12-07雀梅盆景的养护,最美的100盆雀梅盆景
- 12-07雀梅盆景的养护,雀梅开什么花图片
- 12-07雀梅盆景?雀梅盆景的生长环境
- 12-07雀梅藤叶,雀梅藤的功效与作用
- 12-07雀梅藤叶?雀梅藤什么时候开花
- 12-07雀梅藤,雀梅的食用方法
- 12-07雀梅藤?雀梅藤和雀梅的区别
- 12-07雀梅?雀梅的主要价值
- 12-07雀舌黄杨怎么养?盆景雀舌黄杨开花图片
- 12-07雀舌黄杨是名贵树吗,哪个品种的黄杨较珍贵
- 12-07雀舌黄杨是名贵树吗?黄杨树开花的图片欣赏
- 12-07雀舌黄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雀舌黄杨怎么浇水最好
- 12-07雀舌黄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雀舌黄杨什么时候换盆最好
- 12-07雀舌黄杨盆景 5cm公分粗雀舌黄杨几年
- 12-07雀舌黄杨盆景图片,黄杨的产地有哪些
- 12-07雀舌黄杨盆景图片?雀舌黄杨盆景的光照方法
- 12-07雀舌黄杨盆景怎么养,500万元雀舌黄杨树
- 12-07雀舌黄杨盆景怎么养,小叶黄杨盆景叶子干枯怎么救治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