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铁线蕨(铁线蕨生长在什么地方)

网络整理 2023-12-11 花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铁线蕨的一些知识点,和铁线蕨生长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花盆里养的铁线蕨对人体有害吗
  2. 铁线蕨是什么植物
  3. 铁线蕨怎么养,铁线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花盆里养的铁线蕨对人体有害吗

铁线蕨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还可使人心情放松,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对人体无害。

铁线蕨(学名: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陆生中小形蕨类植物,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柄长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叶片卵状三角形,尖头,基部楔形,羽片互生,斜向上,长圆状卵形,圆钝头,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孢子囊群横生于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缘;囊群盖长形、长肾形成圆肾形,淡黄绿色,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纹饰,处理后常保存。

形态特征:陆生中小形蕨类,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或近生;柄长5-20厘米,粗约1毫米,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卵状三角形,长10-25厘米,宽8-16厘米,尖头,基部楔形,中部以下多为二回羽状,中部以上为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5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可达1.5厘米),基部一对较大,长4.5-9厘米,宽2.5-4厘米,长圆状卵形,圆钝头,一回(少二回)奇数羽状,侧生末回小羽片2-4对,互生,斜向上,相距6-15毫米,大小几相等或基部一对略大,对称或不对称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长1.2-2厘米,宽1-1.5厘米,上缘圆形,具2-4浅裂或深裂成条状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钝圆形,具阔三角形的小锯齿或具啮蚀状的小齿,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全缘或两侧具有啮蚀状的小齿,两侧全缘,基部渐狭成偏斜的阔楔形,具纤细栗黑色的短柄(长1-2毫米),顶生小羽片扇形,基部为狭楔形,往往大于其下的侧生小羽片,柄可达1厘米;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2.5-5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羽片同形而渐变小

产地生境:铁线蕨是世界种。在中国广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也广布于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及亚洲其他温暖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英国)。铁线蕨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海拔100-2800米。

病虫防治:铁线蕨,常有叶枯病发生,初期可用波尔多液防治,严重时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防治,若有介壳虫危害植株,可用40%的**1000倍液进行防治。

观赏:铁线蕨株型小巧、形态别致,适宜小型盆栽,点缀山石盆景,置于案头、窗台、矮柜之上,清秀洒脱;或置于门厅、走廊、台阶,也可悬吊布置;还可切取插瓶,配以鲜花陪衬,成为切花或干花的理想材料。在江南园林中,用来布置假山缝隙和背阴屋角。 [4]

药用:铁线蕨全草入药。苦,凉。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咳平喘、利尿通淋的作用。用于淋巴结结核、乳腺炎、痢疾、蛇咬伤、肺热咳嗽、**、妇女血崩、产后瘀血、尿路感染及结石、上呼吸道感染等。

二、铁线蕨是什么植物

铁线蕨是铁线蕨属中陆生的小形蕨类植物。它的栽培比较广泛,世界各地都有。其中在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南方地区。通常是生长在石灰岩洞底,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者是滴水的岩壁上的。现在有很多都作盆栽管理,摆放在室内,有美化环境,装饰家居的效果。不仅如此,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三、铁线蕨怎么养,铁线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温要求:光温调控在温暖的环境中,铁线蕨生长迅速。应将温度保持在13-25℃之间,铁线蕨虽然能耐0℃的低温,但是为了周年供应切叶,要把温度维持在其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在高温季节里,为避免日光直射植株,需要进行遮阳。但要保证每天有2-4h的散射日光。在冬、春寒冷季节,应使铁线蕨每天接受4h左右直射日光,提高其切花品质。

铁线蕨虽属阴生植物,但仍需一定的光照,室内养护最好放在东、西或北面窗台上,夏季中午应遮去50%一60%的阳光,早晚可适当见光,光照过强会引起叶缘焦枯。铁线蕨不耐寒。冬季室温保持在12℃以上为宜。

生长期中应充分浇水,一般每天浇水1-2次,并喷水2-3次,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每2-3周施1次稀薄液肥,苗期应以氮肥为主,夏季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由于生长迅速,应随时剪掉老叶,以保持植株清新并利于新叶萌发。每年均需换盆,同时进行分株。

定植后立即浇透水1次。以后宜经常保持栽培土壤湿润,在炎热季节每天要往植株附近喷水,增加环境的空气湿度。铁线蕨喜欢含钙量较高的硬水,最好采用硬水进行灌水或喷水。铁线蕨喜钙肥,除了保证其他矿质营养供应之外,在整个生长旺盛季节每周施用1次0.1%的硝酸钙溶液,可以有效地促进植株迅速生长。

①花盆盆质要求:可使用泥质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栽培。

②花盆大小:铁线蕨可定植于9-14厘米盆径的盆中。

(2)盆土配制铁线蕨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园土:腐叶土:沙=4:5:1;泥炭土:腐叶土:沙;4:4:2。

铁线蕨喜湿润的土壤及湿润的空气环境。春季铁线蕨开始生长后,应多浇水使盆土处于潮湿状态,并经常向其四周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春末至秋初气温较高时,保持盆土潮湿的同时,应增加洒水次数。

铁线蕨以分抹繁殖为主,多在4月份结合翻盆换土进行,脱盆后将连在一起的横生地下茎分割开来,每部分都必须带有一定数量的叶丛,1年以后又能长满全盆。孢子繁殖首先要准备土壤,多用腐叶土、泥炭、河沙或面沙按1:1:1诋合,然后进行消毒。装土前先垫入2厘米厚的消毒粗沙作排水层,留出沿口1—1.5厘米。事先用牛皮纸袋把叶片全部套住,待孢子成熟后连同叶片一起剪下来,这时孢子已散落在纸袋中,打开纸袋把它们轻轻地收集在一起,再倒入三角形播种纸盘上,并均匀地撒在盆土表面,不要覆土而盖上玻璃,用盆底给水法浸水后放在温室蔽萌处养护,保持22℃左右的室温,1个月左右孢子可全部萌芽,待原叶体长出后进行分栽。分栽时把盆土切成许多小块,每块有原叶体数枚,然后上入"牛眼"盆,每盆1块,这时要始终保持盆土充分湿润,2—3个月后在原叶体上会长出孢子体的真叶,待叶片长到4片以后再将"牛眼"盆中的幼丛上入"三号简"盆内。秋末、冬季及春初气温较低时,盆土以湿润为好,不能让盆土表面干燥,在浇水的同时应经常性的在其四周洒水增加空气湿度。

铁线蕨喜肥,但对肥料要求不高。春夏秋三季是铁线蕨的生长季节,可每30天追施腐熟的20倍液肥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其间可加施1000倍硫酸亚铁溶液2-3次夏季气温炎热时不施肥。秋季气温凉爽后停止施肥。给铁线蕨施腐熟的液肥时,应用细嘴喷壶沿盆口慢施,不要让肥液沾上叶片,否则易烧坏叶片。

(1)浇水施肥时不能沾污叶面,否则易造成叶片枯黄,影响观赏效果。

(2)铁线蕨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18-25℃。喜疏松肥沃和含少量石灰质的沙壤土。不抗寒,冬季气温低于5℃叶片会受伤害。

(3)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平时每天浇一次水,夏季炎热每天浇两次水,同时还应经常往叶片和花盆周围的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这样才能保持叶色碧绿。若供水不足或空气干燥,叶片就会变黄或卷边焦枯。

(4)室内养护时最好放在居室东面或北面窗台上,其光照水平较为理想。如放在室外阳台上培育,夏季应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否则,极易引起叶缘焦枯。

(5)养护过程中发现有枯叶时应及时剪除,以保持植株清新美观并有利于萌发新叶。叶丛过密时,可于每年秋季将老叶适当修剪,以保持优美株形和良好生长势。

(五)铁线蕨养殖的病虫害防治:

对铁线蕨危害的蚜虫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于早春、夏初两季。它们**植物体内汁液,特别是对新生的枝条幼叶,危害极大。

当染上蚜虫时,可用2000倍液40%**乳油喷杀1~2次,重点喷洒叶背即可消灭。蛞蝓是常年以咬吃蕨类幼枝叶为生的,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和底部漏水孔内,或植株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面,夜间或阴天出来活动,专咬吃幼嫩的枝叶,使植株断绝后续新叶,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必须尽可能地把蛞蝓消灭干净。一般夜晚10~11点是蛞蝓爬上枝叶取食的高峰,此时喷施70~100倍**,可杀灭蛞蝓,同时达到施肥的目的。此外,用茶饼粉0.5千克,加水5千克,浸泡1天后,滤液加10倍清水喷洒,毒杀效果可达到90%以上,也可采用预防及捕捉的方法对付它们。

预防就是在幼苗移栽或植株定植时,对土壤和盆进行消毒,清除蛞蝓的卵。当发现植株已经被蛞蝓咬吃,则要设法捕捉。首先趁他们在阴天和黑夜出来活动是检查捕捉;其次是白天细察蛞蝓喜爱藏匿的角落;第三是在盆面上铺盖一些新鲜的瓜果皮和菜叶,引诱他们白天出来吃,然后进行捕杀。蛞蝓的再生能力很强,捕捉到的蛞蝓要丢到**溶液中**。

关于铁线蕨和铁线蕨生长在什么地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