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野生田艾草图片,以及野艾蒿的食用方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农村有哪些野菜堪称美食能否晒晒照片
农村的山间田野无人耕作打理,时间久了自然就遍地都是生长的野菜,而且野菜种类特别多,前几天我刚回答了“南方有什么好吃的野菜吗?”的问题,可以看下,现在又看到农村有哪些野菜堪称美食?能否晒晒照片?,也是忍不住想进一步完善问题。野菜要绝对堪称美食的话,得因人因地域不同评价也不同,但野菜不是经常吃,偶尔吃一顿也算是尝鲜,所以每一种野菜都可以说是堪称美食。下面就通过名称和照片晒出来吧!
由于篇幅有限,图片只有晒到这里了。其余美味野菜还有石胡荽、东风菜、清明菜、菊芋、秋英、茼蒿、**菜、菊花脑、茵陈蒿、金盏菊、兔儿伞、刺儿菜、泥胡菜、蒲公英、苦苣菜、黄鹌菜、多头苦荬菜、眼子菜、野慈姑、毛竹笋、鸭跖草、野百合、野韭菜、小根蒜、牛尾菜、野黄花菜、孔石莼、鹅肠菜、鹅掌菜、裙带菜、羊栖菜、条斑紫菜、圆紫菜、长紫菜、鸡毛菜、角叉菜、毛木耳、地钱、蕨菜、薇菜、蛎菜、石莼……太多了,只要处处留心,在美丽乡间小路边,随处都能找到你喜欢的野菜。
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又到了挖野菜做各种美食的最佳季节。不过,今年初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因此在城里的大小菜市场里,各种野菜依旧难觅踪迹。
其实谈到野菜,我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同龄人,会与我一样内心深处五味杂陈——挖野菜、吃野菜是我们既痛苦又甜蜜的童年回忆。
1.紫背菜(这种菜有专家说会致癌,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野菜也不宜多吃的。)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农村人,全家无论男女老少每天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却依然穷得叮当响。
七八岁的小孩子不管是放学还是周末或多或少都得帮家里分担一些家务或农活,比如洗衣做饭、带弟弟妹妹、放牛放羊、打猪草、喂猪喂家禽等等。嘿嘿,用现在的话来说,当年我们的童年可真是非常接地气啊!
2.白花菜(此种野菜比较常见,在两广、云南等地一年四季均有,跟猪肝、瘦肉、鸡蛋煮汤味道鲜美,余味回甘。)
那个缺肉少油的年头,谁会稀罕吃什么鬼野菜哦!煮野菜不仅耗油多,而且大多数野菜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芳香或苦涩味,吃下肚刮肠洗胃的寡水得很,饿得快。
一般是在三种情况下才会吃野菜:一是家里实在是没什么菜煮;二是有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咳嗽、上火咽喉痛、积食、中暑之类的,不需要或没钱去医院治疗,就摘些有针对性的野菜或草药或煮或煨水吃;三是用时令野菜做糕点、粑粑改改口味,图一下新鲜感。
3.鼠曲草(也叫清明菜,多用于做糯米糍,广东潮汕以之做出的糯米糍称之为“清明粿”。)
那时候野菜的最大作用就是喂猪。一般家庭都养有两三头猪,开春时买小猪崽回来,养到春节前卖一两头,剩下一头劏做年猪。
一头猪要吃的潲水多得很,但是家里连人都吃不饱,哪来的余粮喂猪!所以,周末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任务就是背上个比自己身体还要大许多的竹篓,去田间地头找野菜喂猪。
4.艾草(艾草是我们最常见、也是用途最广泛的一种野生植物,可用嫩芽做粑粑、煮汤,亦可用其老叶洗药浴、制作艾条等。)
讲真,以前用野菜养的猪那种肉质、那种香味才真正是让人吃了唇齿留香、余味无穷啊!主要是我们捡的野菜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剁碎煮成潲水再喂猪,猪相当于每天都在喝百草汤,而且养殖时间比较长,与现在养殖的速成猪真是没有可比性的!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真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恐怕连野菜自己也没想到,当年四处泛滥只能喂猪的它们,如今居然可以身价不菲,从每斤十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地摆在人们的餐桌上。并且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许多曾经的野菜如今都正儿八经的由人工繁殖和种植了。 5.益母草
当然,这么贵的**一般都是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或长期在城里务工的人员才会买,野菜或苦或甘或清香的滋味让他们的味蕾享受到不同的体验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不过,即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需要去挖野菜喂猪了,但是长住乡下务实的农村人也不会经常吃野菜。
毕竟在农村,勤劳的村民随便扒拉一小块地种各种各样的蔬菜,吃都吃不完,没必要去挖野菜吃,而且各种野菜的性味不同、效果不一,也不宜常吃和多吃。除非想要达到某种针对性的疗效,才会常吃。 8.灰灰菜
他们仍然像当年那样,只是偶尔挖些时令野菜制作各种传统美食或糕点等,换换口味,改改馋而已。
记忆中,我曾经认识的野菜多达七八十种,但是现在已有许多种类的野菜销声匿迹了,加之有部分野菜无法找到图片,所以只能给大家在此文中推荐约40余个品种的野菜。各个地方对野菜的称呼不同,有些我只知道我本地方言版名称,不知学名,还望大家海涵!苋菜(苋菜有很多种类,如红苋、白苋、反枝苋、凹头苋、皱果苋、刺苋等等。)
11.香椿(香椿近年大受城里人的青睐,看看**可见一斑。)
12.红蕨(蕨菜也有好多种类,我只罗列了三种。) 13.山蕨
17.野生竹笋(野生竹笋的种类也不少,比如金竹、毛竹、刺竹、苦竹、甜竹等,野生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数清明笋和重阳笋口感最佳。)
22.竹叶菜 23.菊花菜 24.紫苏(紫叶)紫苏(绿叶)
农村野菜那就多了去了。能做美食的也不计其数,例:蒿子,荠菜,蕨菜等等。堪称美食的就数蒿子粑粑了!下面给大家分享这道美食的源远文化以及制作方法。蒿子粑粑不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篇历史,它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每年的寒食节江淮都要吃蒿子粑粑,是这一带民间传统习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说法,因为每年寒食节(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吃蒿子粑粑是纪念先人亡者,祈愿家人不为**所侵,祝愿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蒿子要选香蒿,香蒿比较稀少,可用白蒿代替。叶底微白带点绒毛。老话说的好: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这种白蒿必要在清明节的前后也就是二三月分,打春之后野草发芽,我们掐其嫩芽即可。错过了这一季就得等到下一年。采集于田埂野地,洗净捣碎,泡去汁水,揪干,腊肉爆香,米面烫熟,制成蒿子粑粑。贴满一大锅,底壳香脆,表面香糯可口。其乃最具地方代表特色的美味佳肴。
江淮地区的蒿子粑粑和安徽皖南一带(长江以南例:池州,宣城,黄山,广德等)是以另一种制作方法我稍微了解过,那边是用糯米面加上蒿汁制作出出来的里面夹心可配笋干,豆沙等。那边称为蒿子馍馍或青团。因为以前皖南居民为了躲避战乱跑到江北城市(舒城,六安,霍邱,金寨,霍山)安家,就把小吃也带过来。皖北还没有完全认识这种小吃。
所需材料:牡蒿(找不到香蒿就用白蒿),米面(就的大米磨的面),糯米粉少量,农家腊肉,大蒜,菜籽油。
1、把田根野地里摘的嫩鲜蒿叶尖,洗干净,找一块干净的石板把蒿子捣碎并搓出汁水,在再放入清水漂去汁水,并且拧干汁水(汁水没有拧
2、把做好的蒿子切成末,农家腊肉切丁,大蒜切末。
3.锅底留油把腊肉丁炒出油,加入准备好的米面和糯米面(少量),切好的蒿子,,大蒜末。用开水浇入,搅拌均匀。手蘸凉水做成粑粑形
4.另起锅,农村大铁锅由于过的形状和过的本质特点不需要带油,锅底留水,贴满粑粑盖上锅盖等着闻香即可,一锅能做好几十个呢!!没
有大锅的条件就平底锅放油煎制就行了。
好了一道特色风味的蒿子粑粑制作完成,底壳香脆,表面香糯可口,入口满口蒿香和腊肉的芬芳,回味无穷。别吃太多,吃多了猝心。。。
在农村,不仅仅是野菜是美味,在每个季节,特别是春天,那些满山遍野,地头的野花也是难得的美味,一起来看看吧。
图一,棠梨花,采摘回来后,焯水浸泡两天,洗净可以超韭菜或者酸腌菜吃。
图二,白刺花。采摘回来后,焯水浸泡两天,洗净可以超韭菜吃,或者青煮豆米吃。
图三,小黄花,采摘回来后,洗净,舂细,放红糖和糯米面,油煎做粑粑吃。好香,还有药用。
图四,羊耳朵花,采摘回来后,洗净,舂细,放红糖和糯米面,油煎做粑粑吃。好香,还有药用。
农村美味,到处都是,欢迎关注交流。
今天刚采的马兰头(图一二),前几天采的野小蒜(图3.4),还有荠菜,忘记拍图片了
地菜,也叫荠菜,做馅,包饺子,包包子,还有直接烫火锅或者凉拌
我们这里经常能见到的野菜有六、七种,比如竹笋,每年阳历五月中旬,有许多竹子,竹笋是可以搬来吃的;这段时间是荠菜、鱼星草、莆公英,见图2,图3;到四、五月份,还有水琴菜,(大多生长在山野水塘边、水库边缘),到四月底五月初,又能见到一种名叫谷根菜的野菜(见图1),此菜微苦,听说有清热去火之功效。总致陕西农村野菜很多,被当地的农家乐用到了极致。
我是河南的,现在春季正是吃野菜的时候,麦田里很多的芨芨菜。灰灰菜都是不错的选择,芨芨菜包包子,包饺子都很好吃的,小时候经常吃的。
小时候经常去地里边挖野菜,想想那个时候还真是很快乐呢,现在就分享一下我小时候挖的最多的野菜。
1.荠菜,这个真的是我最爱吃的了,可以做汤,下火锅,包子馅儿,饺子馅。。。荠菜要数田埂边野生的好吃,叶子深褐色,根很粗,吃的时候连着根一起吃,麦地里长的荠菜就是绿油油的,因为有肥料的关系,根很细,这种吃的时候要把根去掉。
2.野葱,小的时候靠近河滩的地里经常长这种野菜,但是大人老是吓唬我们说这个是死人的头发[捂脸][捂脸][捂脸],我估计是怕我们挖着挖着就去河里洗澡了,河里水流很急,到夏天的时候还经常发洪水,所以大人最怕小孩子往那边走。
3.野枸杞,这个经常长在池塘边,杂草丛生的那种野外池塘,下面会经常有蛇,所以也是大人禁止去的,好像坟地也经常长野枸杞。所以这个大人编什么谎言来骗我们就忘了,反正都是和鬼有关,也枸杞小的时候就是偷偷吃过一两回,就被大人吓回来了。
4.野苋菜,要用开水烫一下去除苦味,然后拿来凉拌,味道很好。小的时候大人嫌比较麻烦,毕竟家里种的苋菜长得快,一般都吃不完,所以野苋菜比较少吃。
5.马齿苋,这个小时候都拿来喂猪了,也是怕麻烦,其实夏天的时候大人忙着收割,都比较忙,好多人都不愿意做,偶尔妈妈会拿来蒸,和蒸槐花一样。
6.香椿,拿来炒鸡蛋。也是美味啊。
7.黄姑娘果,这个我们老家叫什么忘记了,这个是大人唯一允许我们吃的野果子,等到它变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春天来了,农村郊野各种野菜应有尽有,我最喜欢的是荠菜,没有特殊味道,凉拌做馅或做汤都可,每天早上荒野徒步,方圆几里哪儿地方长哪种野菜都一清二楚,老同学或朋友们想吃哪种野菜去哪里能挖到都会问我,有时我就多采些送给他们,我的冰柜里现在还存着不少野菜,前几天发了盆面,冰柜里找出一袋槐花蒸了一大锅槐花包子,满屋槐花香,特别好吃。
二、艾蒿的叶子长什么样
问题一:艾蒿一般叶子长什么样子,有几个中累 10分艾蒿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目前已经接近成熟期,高度一般在一米左右,其主杆挺直,强势突出,直径约11毫米,而分枝细小,每个仅仅三片叶,两个翼叶,一个形状如同三片叶的主叶。
问题二:有一种草跟艾草一样的,但是它比艾草的叶子还要小是不是艾草?不是艾草
艾草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
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
问题三:艾草的叶子有几种形态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亦会在端午的时候插于门口以避邪。
问题四:野生艾叶长什么样图片艾叶草是我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在广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叶草的叶子包米饭来做着吃的。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中草药就是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的药物,因为艾草对病菌有着抑制和**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疾病也有着防治的作用。
问题五:有一种叶子长的像艾草枝却长得很高的植物叫什么?是佛甲草吧开**小花,佛甲草【草药名】:佛甲草学名:Sedum lineare Thunb. T,【内容介绍】:佛甲草(《本草图经》)【异名】火烧草、火焰草(《履f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禾雀蜊(《广州植物志》),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枪药(《江西民间草药》),狗牙瓣、小佛指甲(《贵阳民间药草》),尖叶佛甲草(《浙江民间草药》),枉开口(《本草推陈》),鼠牙半枝莲、猪牙齿(《江西草药》),土三七、养鸡草(《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生长习性:佛甲草属多浆植物,含水量极高,其叶、茎表皮的角质层具有超常的防止水分蒸发的特性,即使在夏季干旱的屋顶上也无需浇水。其耐旱时间可长达1个月,而与佛甲草同时栽培的其它杂草早已干枯死亡,佛甲草却安然无恙,保持着勃勃生机的绿色。应用:佛甲草是一种耐旱性极好的属多浆植物的常绿草种,应用于屋顶绿化,采用无土栽培,负荷极轻,可取代传统的隔热层和防水保护层。佛甲草生长在仅为30毫米厚的特殊的生长基质上,种植成活后,无需浇水、施肥、管理,根本不会生虫。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良好的绿化和隔热效果【植物形态】佛甲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全体**。
问题六:艾草叶子细小与叶子大的哪种好他们的功效一样,野生的为好。大叶艾,叶厚而宽绒毛多,艾绒纤维粗产量高,气味芬芳,火力柔和。小叶艾,叶小而薄,产量低,烟大火烈,产量低。好的艾绒多采购北方的大叶艾制绒。大叶艾茎长叶宽大,小叶艾茎短叶细长。大叶艾品相好如果**门上更美观,小叶艾草可以吃。
问题七:这是什么花草?长的像艾草也像菊花,叶子有香味香料植物科属列表
百合科:芦荟蒜铃兰风信子洋葱菝葜
豆科:紫穗槐油楠金**三叶草葫芦巴甘草银白金**落花生尖叶香泻树罗望子黑香豆黄香草木樨
杜鹃花科:头花杜鹃兴安杜鹃冬青滇白珠
马鞭草科:兰香草牡荆蔓荆蒙古莸毛球莸马鞭草防臭木
马兜铃科:北细辛细辛蛇根马兜铃山草果
木兰科:八角茴香白兰花黄兰花紫玉兰野八角
木犀科:**素馨茉莉桂花暴马**大花茉莉
蔷薇科:玫瑰杏苹果樱桃墨红山楂洋李??复盆子草莓木香
樟科:云南樟黄樟月桂山胡椒乌药山苍子玳玳花杨叶木姜子斯里兰卡肉桂猴樟川桂新樟柚樟岩桂檫树:阴香柴桂香桂
芸香科:柠檬甜橙枳球花毛麝香中国肉桂香柠檬白鲜圆柚佛手红桔九里香芸香花椒弥陀香橙白柠檬苦橙香橙香橼金柑黎檬竹叶椒
菊科:黄花蒿茵陈蒿蒙古蒿艾蒿苍术菊苣菊花云木香蒲公英土木香加拿大飞蓬蜡菊金盏花万寿菊
禾本科:毛鞘茅香香根草柠檬草橘草扭鞘香茅芸香草香茅玉蜀黍爪哇香茅大麦甘蔗
胡椒科:海风藤胡椒小叶爬岩香蒌叶
姜科:砂仁沙姜小豆蔻高良姜姜大高良姜姜黄蓬莪术草果**
伞形科:小茴香莳萝芫荽辽蒿本胡萝卜泽芹当归茴芹变豆菜小窃衣红柴胡北柴胡旱芹印度莳萝
松科:红松马尾松铁杉臭冷杉***长叶松
桃金娘科:柠檬桉**蓝桉大叶桉番石榴香桃木**树
如果更专业的话可寻找朱亮峰,陆碧瑶,李宝灵等编著《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一书,海南出版社,1993。
问题八:艾草和艾蒿区别题主应该是想问艾草和蒿草有何区别吧?艾草又名也是蒿草
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
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
问题九:路边发现这种植物,叶子有香气,跟艾草像,以为是艾草,好像不是,谁知道是什么?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茎中部的叶子二回羽状**,线形小裂片。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成圆锥状,花管状,外面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
三、艾草长什么样子图片
艾叶草遍布在中国全国各地,极其普遍,但有的人_是不清楚艾叶草长什么样子,艾叶草的根处又粗又长,尖部稍木制化,而它的发枝较短,此外艾叶草的叶片较为与众不同,叶子有裂齿呈卵型或是披针形状,花柱长细,每每盛开时花柱必须外伸卡罗拉以外,卡罗拉呈高脚红酒杯样子,这种特性都很容易令人鉴别。
艾叶草经常出_在我们身旁,但许多爱花之人却不清楚艾叶草长什么样子,艾叶草主茎比较显著,比一般的绿色植物必须又粗又长,直_为1.5公分,根处交叉式横躺地底,叶茎呈深褐色、暗红色,它的尖部稍木制化,发枝多见较短。
艾草叶像薄纸一样薄,上边被灰白短毛绒遮盖,每裂片有3枚上下的小裂齿,裂片呈卵型或是披针形状,那样的叶子较为与众不同,令人非常容易鉴别。
艾叶草的头状花序椭圆型,发枝上带10数枚中小型的总状花序或是复总状花序,它的花柱长细,每每盛开时,花柱必须外伸卡罗拉以外,卡罗拉的模样也极其独特,呈高脚红酒杯样子。
艾草生命力顽强,有很强的耐寒性,一般喜欢生长在高寒的地区,也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下,南北方的农村遍地都是嫩绿的野生艾草,它生命力极强,路边上,荒地里,荒山上,水塘边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艾草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重要,具有除湿祛寒,理气血,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诸多功效,而且文化价值比较高,人们可以用它祈福生活的美满和平安,又能解除病痛,但是要注意阴虚血热者忌用。
一般可将艾叶放入水中,开火煮15至20分钟左右,然后沥出艾叶,打入1至2个鸡蛋,蛋熟后加点红糖即可,这道菜适合宫寒不调或宫冷不孕症的人食用,有暖宫、止血、安胎的功效。
新鲜艾叶采摘后,可放置沸水煮5分钟,将艾叶取出,剩下的水可用来沐浴,有祛湿寒、理气血、安眠的功效,也可以用艾草、花椒泡脚,有驱湿寒作用,对于湿疹、脚臭、妇科都有辅助疗效。
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时间。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
艾草,产新期在每年的5-9月。当前国流通规格可分为蕲艾、艾叶与五月艾三种。艾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种植,其播种时间如下:
1、选种艾草留种以2~3年生植株为好,选生长健壮、丰产、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下不收,果实成熟时剪下果枝摊晾至干,脱粒、过筛、簸去杂质,种子装于布袋里,放于阴凉干燥处贮藏。
2、播种艾草应于早春播种,南方2~3月,北方3~4月,可**或育苗移栽,**行距40~50厘米,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出苗后注意管理,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株距20~30厘米定苗。
艾叶草是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在广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叶草的叶子包米饭来做着吃的。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
因为中草药就是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的药物,因为艾草对病菌有着抑制和**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疾病也有着防治的的作用。
艾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较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佳,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土生长良好。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进行合理布局,坡地和平地均可种植,也可以在房前屋后、田间边角地种植。但是作为食药用的艾,栽培中除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艾原料的质量安全及其药效。因此,种植地块周边空气应洁净无扬尘,附近无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水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国标GB3059.2012的规定。
地块选好后,先进行深耕,耕深30厘米以上。深耕土地不仅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耕质土下积淀的氮、磷、钾元素;同时,也起到部分除草作用,使当年的草籽基本上全部深埋,可除掉翌年50%左右的杂草。关键是将往年未分解的非艾专用除草剂深埋于地下,解除其对艾生长的影响。深耕时墒情过大,应适当进行晾(晒)垡,防止旋耙时耙不碎,出现过大的明垡和过多死垡,影响种植。
有农家肥的,可结合犁耙整地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家肥30-45吨/公顷;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一层作底肥。无农家肥的,可选用颗粒状艾专用有机肥,在深耕后、旋耙前,均匀撒施750千克/公顷左右。用作艾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20%以上,氨基酸类含量超过20%,有机质超过20%,腐植酸大于5%,硫元素含量大于10%,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厢)。畦(厢)宽5米左右(视地块情况而定),便于人工除草和机械作业。每2畦(厢)间开一浅沟,沟深2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便于防涝排水。每畦(厢)中间高、两边低(呈龟背形),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便于排溉。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沟深50厘米左右、宽60厘米以上,便于旱时灌溉、涝时排水。整地后,喷洒1次艾专用除草剂(遇水分解),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10-15天后即可栽苗。
普通种植行株距为45厘米-30厘米(7.5万株/公顷);密植行株距为45厘米-15厘米(15万株/公顷);合理密植行株距则为45厘米-20厘米(10.5万株/公顷)。每穴1株。在黏性较大的黄土地或黑土地上,种植深度5-8厘米左右;砂土地或麻骨石地种植深度以8-10厘米为宜。
艾种植时也可以半机械化作业。一人驾驶拖拉机带犁开沟,一人摆苗,一人撒艾专用有机肥(施有底肥的,可以不用再撒肥)。第一犁摆艾苗,注意犁开沟的间隔和深度、摆苗的间隔和深度;第二犁撒艾专用有机肥,开沟深15-20厘米,使翻出的土刚好埯住第一犁的艾苗根;第三犁按第一犁标准执行,第三犁翻出的土刚好埯住第二犁的有机肥,依此类推,直至栽植完成。结束后应检查有无露根现象,若有,及时用土封掩。
中耕与除草:开春后,当日平均气温达到9-10℃时,艾根芽刚刚萌发而未出地面时(及时拨开地表观察),保持一定的墒情,用喷雾机全覆盖喷一次艾专用除草剂封闭,切忌有空白遗漏。待艾苗长出后,若仍有杂草,则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各中耕除草1次,要求中耕均匀,深度不得大于10厘米,艾根部杂草需人工拔除。第1茬收割后,对仍有杂草的地块,用小喷头喷雾器,对艾空隙间的杂草进行喷杀,防止喷溅到艾根部;第2茬艾芽萌发后,仍有少量杂草的,进行人工除草。除草剂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严禁不经技术指导,私自选用除草剂。紧邻地块其他农作物施用双子叶或菊科除草剂时,严禁喷溅到艾上。每茬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特别是带有草籽的杂草,应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追肥:每茬苗期,最好苗高30厘米左右时,选在雨天沿行撒匀艾专用提苗肥60-90千克/公顷,若是晴天则用水溶化蔸施(浓度0.5%以内)或叶面喷施;遇到湿润天气,追肥也可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艾专用肥,再松土,松土深度10厘米。化肥催苗仅适合第1年栽种的第1茬,以后各生长期(即二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则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降低艾品质。
灌溉:艾适应性强,且在种植之前已将畦(厢)面整成龟背形,有相应的排水沟,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干旱季节,苗高80厘米以下时进行叶面喷灌;苗高80厘米以上则全园漫灌。
艾叶第1茬收获期为6月初,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并进行茎叶分离,摊晒在太阳下晒干,或者低温烘干,打包存放。7月中上旬,选择晴好天气收获第2茬,下霜前后收取第3茬,并进行田间冬季管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15野生爬山虎图片大全(爬山虎的药用价值)
- 12-15野生田艾草图片 野艾蒿的食用方法
- 12-15野生田艾草图片,野艾草长什么样子图片
- 12-15野生白芨图片 小白芨药材图片
- 12-15野生白芨图片 白芨的食用方法
- 12-15野生石斛图片,正宗野生石斛图片欣赏
- 12-15野生石斛图片,野生石斛的种植方法
- 12-15野生石竹图片 石竹叶降三高吗
- 12-15野生石竹图片?石竹的别名
- 12-15野生石竹花图片 石竹花的毒性有多大
- 12-15野生红豆杉图片(红豆杉抗癌正确的吃法)
- 12-15野生艾草图片(野生艾草长什么样)
- 12-15野生艾草图片大全 野艾和家艾的区别图片
- 12-15野生艾草图片大全(正宗艾草图片)
- 12-15野生艾草图片?艾草长什么样子图片
- 12-15野生芍药花图片(芍药根价格)
- 12-15野生芍药花图片?芍药什么样子图片
- 12-15野生芦苇图片(芦苇最经典的诗句)
- 12-15野生芦苇图片?蒲苇和芦苇的区别图片
- 12-15野生苏铁图片 铁树的17个品种及图片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