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蓝花鼠尾草高度 蓝花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区别

网络整理 2023-12-28 花卉

其实蓝花鼠尾草高度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蓝花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区别,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蓝花鼠尾草高度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天蓝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区别
  2. 墨西哥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区别
  3. 蓝花鼠尾草怎么养,4个步骤养殖茂盛
  4. 蓝花鼠尾草的栽培要点
  5. 蓝花鼠尾草花期

一、天蓝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区别

1、天蓝鼠尾草: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

2、蓝花鼠尾草: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湖北、广东及广西。

1、天蓝鼠尾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丛生,茎近于木质,较矮,叶对生,灰银色,椭圆形有锯齿,叶柄较长,上密布白色绒毛,触感犹如天鹅绒,基部叶片近叶柄较窄,茎上叶片长,较尖。

2、蓝花鼠尾草:分枝较多,有毛,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茎上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具短柄。轮伞花序2-6朵花,组成顶生假总状或圆锥花序,长约20-35厘米,花色为蓝色、淡蓝色、淡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花谢后宿存。

1、天蓝鼠尾草:第1年的生长速度较慢,第2年6月开花,开花期可长达5-6个月。鼠尾草喜肥,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还需在开花前(5月)和冬季(12月)分别施用肥料。

2、蓝花鼠尾草:喜光照充足和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但一般土壤均可生长,耐旱性好,耐寒性较强,可耐-15℃的低温,怕炎热、干燥。

二、墨西哥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区别

墨西哥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区别:

墨西哥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80-160厘米,全株被柔毛。茎四棱,叶对生有柄,披针形,叶缘有细钝锯齿,略有香气,长8-10厘米,宽1.5-2厘米。花序总状,长20-40厘米,全体被蓝紫色茸毛。小花2-6朵轮生,花冠唇形,蓝紫色,花萼钟状并与花瓣同色。

蓝花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植物,多年生草本。丛生,株高30-60厘米。分枝较多,有毛,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茎上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具短柄。轮伞花序2-6朵花,组成顶生假总状或圆锥花序,长约20-35厘米,花色为蓝色、淡蓝色、淡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花谢后宿存。

蓝花鼠尾草:原产于德克萨斯、墨西哥和欧洲南部,自西班牙到地中海北岸一带,有野生的分布。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湖北、广东及广西。喜光照充足和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但一般土壤均可生长,耐旱性好,耐寒性较强,可耐-15℃的低温,怕炎热、干燥。

绿化:蓝花鼠尾草的生长势强,花期长而芳香,可大面积栽培,可广泛用于路边绿化、花坛和园林景点的美化,同时还是很好的蜜源,让人们在欣赏典雅清幽的环境的同时享受缕缕清香。

食用:蓝花鼠尾草叶干燥后的气味浓厚,一般常被用于煮汤类或味道浓烈的肉类食物时,加入少许可缓和味道,其作用类似八角和大料。鲜食可掺入沙拉中,是西餐中的常见调味料,意大利人常与面包和黄油一起食用。花可拿来泡茶,散发清香味道,可消除体内油脂,达到减肥功效。

三、蓝花鼠尾草怎么养,4个步骤养殖茂盛

蓝花鼠尾草需要摆放在充足阳光下养护,但平时却不要摆放在阳光下暴晒,而且生长期间也需要给其2~3天给其适量浇一次水,并需要每个月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还要给其植株及时翻盆换土养护,冬季时也需做好保暖措施,使其能更好的生长。

蓝花鼠尾草喜欢阳光,平时需要将其摆放在阳光下养护,但却不宜在阳光下直晒,所以一般最好摆放在半阴的环境下养护,特别在夏季高温时,需给其做好防晒措施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暴晒植株。

蓝花鼠尾草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里,但平时养殖的土壤需排水性良好,一般在养殖的过程中,生长期间需要给其植株每隔2~3天给其适量浇一次水,并需要每个月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使其植株能更好的生长。

如果在盆栽养殖蓝花鼠尾草的过程中,那么蓝花鼠尾草怎么养最好呢,这时也需要给其植株及时翻盆换土养护,需要用普通的田园土、树叶、河沙混合做基质就可以了,翻盆换土尽量不要伤到植株的根须。

其实蓝花鼠尾草具有着一定的耐寒性,平时在冬天养殖的过程中,只要给其充足光照,那么将很难冻伤植株,不过在北方地区养护时,最好将其摆放在室内阳光下,并需要给其将温度控制在5℃以上就好。

四、蓝花鼠尾草的栽培要点

栽培参考:每克种子约**-300粒,适合春、夏播播种用覆土。

发芽土温:20--23℃发芽天数:5—8天。

生长适温:18--23℃播种至开花:70—100天。

PH值(酸碱度):5.5--5.8株高:20—35厘米。

1ppm是百万分之一,100ppm就是10公斤(10000克)的水加入1克的肥。

一般1—2月中旬播种,温室里面根据需要可随时播种。基质最好用泥炭+珍珠岩,也可用腐叶土。

将培养土过筛放在苗盘内,用500—600倍多菌灵液浸透,稍干后撒播,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播后覆土再喷上药液以利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盖上薄膜或玻璃,要遮阴、保持湿润。5天左右出苗,出苗后逐渐撤掉薄膜,逐步加强光照。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连续2—3次。真叶2对时,可移植于小盆中,一周后正常水肥管理,每7—10天浇一次复合肥液150PPM,(相当于10公斤水放1.5克肥),每次浇水加入稀薄的有机肥液。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为佳。

定植前若土壤混合有机肥,生育将更佳。3对真叶时留1—2对真叶摘心,促发侧枝。上盆后温度降至18℃,过一个月可至15℃。15℃以下叶黄或脱落,30℃以上则花叶小,停止生长。生长期施用稀释1500倍的硫铵,以改变叶色,效果较好。低温下不要施用尿素。

播种育苗种子每克920粒左右,一般选择200或者288穴盘进行播种,介质一般选择进口育苗草炭土或者经过消毒的国产育苗草炭土,其pH值应为5.5至5.8。播种后,需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然后用薄膜覆盖,发芽适温为20℃至23℃,发芽天数为5至8天。

发芽第一阶段胚根出现,并且根开始形成。此阶段不用施肥,但保持育苗介质的湿润非常重要,需要一定的光照。出苗后逐渐撤掉薄膜。

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连续喷施2至3次。发芽第二阶段继续生根,出现茎,且子叶已展开。保持适当湿度,防止过湿,可适当施用氮磷钾比例为20-10-20的水溶肥。发芽第三阶段根部可以**盘的孔穴中,并出现几片真叶。加大肥料浓度,控制湿度和温度,温度降低至20℃左右,需要一定光照,防止此阶段幼苗徒长。发芽第四阶段根系成团,有2至3对真叶。继续增大肥料浓度,温度和湿度与第三阶段相同,适当控制水分,加强通风,仍需防止徒长,为移栽做好准备。

植株真叶达到2至3片时开始移栽上盆,一般选择12厘米至13厘米的营养钵进行移栽,基质选择疏松通气性好的园土加有机肥和复合肥。摘心处理植株长出4对真叶时留2对真叶摘心,促发侧枝。温度上盆后温度降低至18℃,过一个月可降至15℃。如果温度在15℃以下,叶片就会发黄或脱落;温度在30℃以上时,则会出现花叶小、植株停止生长的现象。

施肥生长期施用稀释1500倍的硫铵,以改变叶色,效果较好。低温下不要施用尿素。为使植株根系健壮和枝叶茂盛,不断施肥非常重要,半月施用一次用含钙镁的复合肥料100ppm。光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炎热的夏季需要进行适当遮阴,幼苗期加强光照防止徒长。

播种后需间苗1-2次,苗高15cm时,定植于10cm盆内并摘心。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保持盆土湿润。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花后摘除花序,仍能抽枝继续开花。种子成熟不一致,需边熟边采。

盆栽介质保持稍干非常重要,应设法保持叶面干燥,防止病害。为使植株根系健壮和枝叶茂盛,不断施肥非常重要,用含钙镁的复合肥料100ppm(氮13-磷2-钾13-钙6-镁3)半月一次。

每7-10天喷一次7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杀菌。每10-15天喷一次2000倍敌**或1000倍**防虫。

五、蓝花鼠尾草花期

蓝花鼠尾草花期是在夏季时候,即6-8月份时间。其花朵颜色为粉蓝色或粉红色,从外形上看长有长惠状的花序,许多密集的小花朵都**在花惠上,看起来非常美观。在花期时候因光照比较强,所以要适当遮阴处理。保持土壤湿润环境,花后及时修剪。

蓝花鼠尾草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在每年夏季的时候就会开花,六到八月份是花开最茂盛的时候。其花朵颜色为粉蓝色或粉红色,从外形上看长有长惠状的花序,许多密集的小花朵都**在花惠上,看起来非常美观。

1、要想让蓝花鼠尾草开得更加茂盛,首先要保持合适的光照条件,夏季的时候光照比较强烈,由于蓝花鼠尾草比较忌强光,所以一定要适当遮阴,禁止暴晒。否则就会导致花朵出现枯萎现象。

2、蓝花鼠尾草喜欢生长在比较湿润环境中,所以在花期时候一定要适量进行浇水,这样促进根系充分吸收,利于枝叶生长青翠碧绿,达到花开茂盛目的。注意土壤不可过于潮湿,避免出现烂根现象。

3、在花期过后要及时修剪,可将花序剪掉,这样不但能避免养料消耗,还能再次促进开花现象。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徒长枝、瘦弱枝、病枝枯枝都一一剪除掉,保持整体通透性和美观性。

关于蓝花鼠尾草高度,蓝花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区别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