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葎草 葎草的功效与作用

网络整理 2023-12-31 花卉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葎草和葎草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葎草以及葎草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葎草的用法与功效
  2. 葎草是什么植物
  3. 葎草的生活在什么地方
  4. 怎么区分绞股蓝和葎草
  5. 葎草有什么功效吗

一、葎草的用法与功效

1、【别称】黑草、葛律草、五爪龙、拉拉秧、涩萝蔓。

2、【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有倒钩刺。叶对生,边缘有锯齿,上面生刚毛,下面有腺点,脉上有刚毛;七~八月开花,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成圆锥状花序,黄绿色小花;萼片披针形;雄蕊5个,花药大,花丝甚短;雌花集成短穗,腋生,有白毛刺和**腺点的苞片,无花被,花柱2个。果穗呈绿色,鳞状苞花后成卵圆形,先端短尾尖,外侧有暗紫斑及长白毛。八~九月结果,瘦果卵圆形,质坚硬。

3、【生长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夏、秋采收,晒干。生于路旁、沟边及荒地。

4、【性味功效】味甘、苦,无毒,性寒。清热,利尿,消瘀,解毒。

5、【验方精选】第一方:新鲜葎草150克。

6、用法:加水15000毫升,煎至500~600毫升,分4~6次服完,每日1剂。

7、主治:胆石症、胆囊炎疼痛。第二方:鲜葎草茎半斤。

8、主治:砂石淋。第三方:新鲜葎草一斤。

9、用法:加水煎30分钟,熏脚心,浸泡双足。每日3~4次,每日1剂。

10、主治:小儿腹泻。第四方:鲜葎草60克,鲜满日星50克,车前草30克。

11、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五~七日。

12、主治:泌尿系结石。第五方:新鲜萑草一斤。

13、用法:加水煎,待温洗脚,每日早晚各洗1次,每日1剂,半月为1个疗程,间隔5日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14、主治:慢性结肠炎、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第六方:葎草100克,千里光50克。

15、主治:湿疹、皮肤瘙痒。第七方:新鲜或干蓰草一斤。

16、用法:加水煮,加调味剂。分4~6次服。

17、主治:肺脓疡、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炎症。第八方:鲜葎草嫩梢7枚,食盐少许。

18、用法:取鲜草嫩梢洗净,加盐搓成团,温开水送服。主治:痧症腹痛、水泻。

二、葎草是什么植物

葎草是桑科葎草属的一种缠绕草本,在我国分布很广。其特点是在茎、枝、叶柄上有倒钩刺,叶片为单叶,掌状3-7浅裂;雄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雌花序球果状。通常生长在荒地、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在农田里通常作为有害杂草根除。用途主要是药用、纤维植物、种子榨油工业用等。

三、葎草的生活在什么地方

葎草常生于沟边、荒地、废墟、林缘边,适应能力非常强,适生幅度特别宽。此外,葎草在湖泊沼泽、河湾湖沿和草甸等环境中也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葎草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例如,在湖泊沼泽区,葎草的代表品种如杨叶葎等,需要生长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并且需要泥质或泥炭质的土壤,含有大量的水和有机质。在河湾湖沿地带,葎草如淡水菹等,通常具有耐水性较强的特点,需要的基质一般是泥质或砂质的,含水量较高但能够排水。在草甸上,一些常见的葎草种类如**菹、茅葎等,需要生长在阳光充足、水分含量较高且保持良好通气性的环境中。

四、怎么区分绞股蓝和葎草

绞股蓝和葎草很不容易区分,外形非常相似,常引起人的误会误认,其实他俩最大的区别是葎草茎有毛刺,绞股蓝没有;看芽头,绞股蓝有须比较长,葎草比较短较粗。《绞股蓝》皱缩,茎纤细灰棕色或暗棕色,表**纵沟纹,被稀疏绒毛,复叶,小叶膜质,常5~7,少数9枚,叶柄长2~4cm,被糙毛;侧生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一枚较大,长4~12cm,宽1~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叶缘有锯齿,齿尖具芒。果实圆球形,直径约5mm,果梗长3~5mm。味苦,有草腥气。《葎草》多年生或一年生之蔓性草本,茎粗糙,具倒钩刺。单叶,对生,3~7裂片,粗锯齿缘。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成圆锥状的总状花序,花被5裂,雄蕊5枚,直立;雌花少数,常2朵聚生,由大型宿存的苞片被覆;子房1室,花柱2枚。瘦果扁球形,宽0。5cm。

五、葎草有什么功效吗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疗结核性潮热、胃肠炎、痢疾、寒热、排尿困难、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疗脓疮、湿疹、蛇咬伤。乌梅花使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倒伏。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用于医药。它嫩嫩的茎叶是食草动物的饲料,性味甘寒,可入药治疗。清热解毒,益水消肿。内服可治疗肾盂肾炎等,外用可治疗胭脂肿毒、湿疹等。

1、葎草属桑科植物,葎草属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茎、枝、叶柄均为带刺。叶片纸质,肾形五边形,掌状,基部心形,表面粗糙,背**柔毛和**腺体,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有锯齿;雄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雌花序球果,苞片纸质,三角形,子房被苞片包围,成熟时瘦果暴露在苞片外面。

草适应能力很强,适应范围特别广,年平均气温5.7-22℃,年降水量350-1400 mm,土壤pH值在4.0~8.5的环境中都能生长。

葎草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但葎草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得更茂盛。雌雄株的花期不同。雄株在7月下旬开花,雌株在8月中旬开花,开花后生长缓慢。九月下旬,种子成熟,葎草停止生长。

苗高10-12厘米时要间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茎蔓长至1米时,要设立支架,使其缠绕生长。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4次。追肥在春、夏季人畜粪为主,冬季施用厩肥、堆肥或饼肥。

在北方环境中,3月下旬至4月上旬葎草出芽,5月底以前缓慢生长,直到高温多雨的6月才快速生长。葎草种子产量很高,1株可产数万粒,主要以风和鼠虫类为媒介传播。当年种子除土壤深层的以外,次年基本都能发芽。另外,葎草的分枝和再生能力也很惊人,每株分枝数个至十几个分枝,如留茬刈割,再生能力也很强。

用种子繁殖时,一般9-10月采收种子。4月间穴播,按行距36厘米×30厘米开穴,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后播种,薄覆细土,浇水。

关于葎草,葎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