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落叶松?落叶松秋天

网络整理 2023-12-31 花卉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落叶松,以及落叶松秋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红松什么是樟子松什么是落叶松
  2. 请教红松与落叶松的区别
  3. 落叶松属是什么

一、什么是红松什么是樟子松什么是落叶松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叶5针一束,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卵状圆锥形,种鳞先端钝,向外反曲,成熟时种子不脱落。种子大,长1.2~1.6厘米,无翅。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为建筑、桥梁、枕木、家具优良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干可采松脂;种子供食用或药用,又可榨油供食用及工业用。为产地主要造林树种,又为观赏树。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常绿乔木,高15-25米,最高达30米,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干挺直,3-4米以下的树皮黑褐色,鳞状深裂,叶2针一束,刚硬,常稍扭曲,先端尖。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圆形,**,聚生在当年生枝的下部;雌球花球形或卵圆形,紫褐色。球果长卵形。鳞盾呈斜方形,具纵脊横脊,鳞脐呈瘤状突起。种子小,具**、棕色、黑褐色不一,种翅膜质。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

落叶松(学名:Larix gmelinii(Rupr.) Kuzen.)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高达可达35米,胸径达90厘米;幼树树皮深褐色,枝斜展或**展,树冠卵状圆锥形;冬芽近圆球形,芽鳞暗褐色,边缘具睫毛,基部芽鳞的先端具长尖头。叶片倒披针状条形,先端尖或钝尖,上面中脉不隆起,球果幼时紫红色,成熟前卵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褐色或紫褐色,种子斜卵圆形,灰白色,5-6月开花,球果9月成熟。

落叶松是中国大兴安岭针叶林的主要树种,木材蓄积丰富,也是该地区今后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木材略重,硬度中等,易裂,边材淡**,心材黄褐色至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密,比重0.32-0.52,有树脂,耐久用。可供房屋建筑、土木工程、电杆、舟车、细木加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提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

二、请教红松与落叶松的区别

是被普遍使用的材料,落叶松的木筋粗,容易戗茬,容易开裂,但强度高,建筑中往往用来做房梁,柱子,门框等等。红松相对软的多,强度也较落叶松差,但表面细腻,纹理也漂亮,往往可以有隐约的横向纹,这种纹一般是老木匠鉴别该木材的一个依据。红松的特点最突出的是稳定性好,不容易变形。特别易于加工,所以特别受东北木匠的喜爱。多用于做家具的芯板,门窗,以前也有用来做地板的,**在东北的时候,所建的房子,多用红松做地板,红松的优点虽然突出。也是有缺点的,毕竟表面硬度不强,磕了碰了会留下痕迹,所以近几十年来,东北人也往往不用来做地板了。但红松终究是东北人特别认可的木材,应用很广,**现在也不低了。白松,各方面远不如红松,特点是木质更软更松,但节子特别硬。我对这些只是略知一点,说的不对的,还希望见谅。呵呵。

三、落叶松属是什么

学名:Larix Mill.。松科。因针叶在冬季凋落,故名落叶松。本属约18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高山与寒温带、寒带地区。中国有10种,1变种。

落叶乔木。有长枝和短枝。叶条形,柔软,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扁平,上面平或中脉隆起。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雄球花具多数雄蕊,花药2室,花粉无气囊;雌球花直立,珠鳞多数,每珠鳞腹**2枚胚珠;苞鳞显著。球果当年成熟,直立;种鳞革质,宿存。种子上端具翅。

木材较重,硬度中等,纹理通直,结构粗,颇难加工,钉钉易开裂,且不易钉入。抗弯,耐腐朽,耐水湿,是优良的水工用材,适宜做桩木、桥梁、排水涵洞等。也常作电柱、桅杆、枕木、坑木,以及船舶、车辆、建筑等用材。松脂可制取松香、松节油,是橡胶、冶金等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树皮是良好的栲胶原料。有些种的茎皮可入药。

①怒江红杉(L.speciosa Cheng et Law):小枝褐色或淡紫褐色。叶长2.5~5.5厘米。球果长7~9厘米;苞鳞长,显著露出,并向后弯曲。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及**东南部海拔2600~4000米地带。②四川红杉(L.mastersiana Rehd.et Wils.):1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棕褐色,疏生毛。叶长1.2~3.5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2.5~4厘米,成熟时褐色;种鳞背密被柔毛;苞鳞长,露出并反折。产中国四川灌县、汶川、宝兴、平武等地海拔2300~3500米山地。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③太白红杉(L.chinensis Beissn.):小枝下垂,1年生枝淡褐**至淡灰**。叶长1.5~3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苞鳞长,显著露出。产中国陕西秦岭太白山、玉皇山及佛坪、户县等地海拔2600~3500米山地。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④红杉(L.potaninii Batal.):小枝下垂,1年生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初有毛,后脱落。叶长1.2~3.5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圆柱形,长3~5厘米;种鳞背部有细小瘤点和短毛;苞鳞长,露出,不反折。产中国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岷江流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至康定附近海拔**0~4000米高山地带,上部组成纯林,下部与鳞皮冷杉、四川云杉等混生成林。⑤新疆落叶松(L.sibirica Ledeb.):1年生枝淡**至淡黄灰色,初被柔毛,后脱落。叶倒卵状条形,长2~4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圆卵形或长卵形,长2~4厘米;苞鳞先端微露出。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产中国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海拔1900~3500米、东南部海拔1000~2600米山地,天山东部海拔2100~2800米山地。⑥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1年生小枝淡黄褐色,有**。叶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上面平,下面有4~8条气孔线。球果长卵形或圆卵形,长2~4厘米,径约2厘米,熟时淡褐色,有光泽;种鳞26~45,近五边状卵形,先端平圆或微凹,边缘微有齿,不反曲,**;苞鳞不露出,仅球果基部的苞鳞先端露出。种子斜倒卵状椭圆形,连翅长1~1.2厘米。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产中国河北雾灵山海拔1400~1800米、山西太行山1800~3000米地带,形成小片纯林或与白杄、青杄、白桦、山杨等混生成林,在低山与油松、栎类混生。⑦兴安落叶松〔L.gmelini(Rupr.)Rupr.〕:又称落叶松。落叶乔木,高达35米。树皮鳞块状剥落。1年生枝淡黄褐色。叶线状条形,长1.5~3厘米,宽不及1毫米,上面平,中脉不隆起,下面中脉两侧有2~3条气孔线。球果圆卵形或椭圆形,长1.2~3厘米,熟时黄褐色;种鳞14~30,五角状卵形,先端平,圆或微凹;苞鳞不露出。种子斜卵圆形,长3~4毫米,连翅长1厘米。花期5~6月,球果9月成熟。产中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海拔300~1700米地带。苏联也有分布。生于山坡、山麓、沼泽、草甸等各种生境。在大兴安岭海拔500~1200米地带为大面积纯林,1500米以上呈灌木状;在小兴安岭常与白桦、山杨混生。⑧黄花落叶松(L.olgensis Henry):又称长白落叶松。1年生长枝淡红褐色或淡褐色。叶长1.5~2.5厘米,上面平。球果长卵形,长1.5~2.6厘米,稀达4.6厘米;苞鳞不露出。产中国东北长白山和老爷岭海拔500~1800米湿润山坡及沼泽地,干燥瘠薄山坡亦有分布。组成纯林或与红松、长白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沙冷杉、白桦、水曲柳、色木、紫椴等混生成林。⑨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Lamb.)Carr.〕:原产日本。中国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引种栽植,生长良好。

喜光,能耐寒、耐水湿。在土壤水分不足的干燥南坡和干旱沙地、土壤水分过多的沼泽化和泥炭质重粘壤土上,生长不好;在山区水源沿岸,土壤水分充足、通气良好、具有大粒结构的冲积土上,生长良好。落叶松基本上是浅根性树种,但根系发育有较大的可塑性,不同的立地条件上,根系的发育状况不同。生于冲积粗沙土上的植株,侧根发达,支根多,有许多不定侧根,主根有向深层生长的能力。落叶松生长速度较快,寿命长达200年以上。

落叶松木材易劈裂、干型弯曲、苗期易遭冻害、早期落叶病严重和抗旱性差等,是育种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不少国家已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①引种:落叶松的引种已有悠久的历史。英国于17世纪20年代引进了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在20世纪初日本落叶松引入中国,迄今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②杂交育种:早在19世纪前就有了美洲落叶松X欧洲落叶松**的报道。1905年苏格兰获得过既速生又抗溃疡病的日本落叶松X欧洲落叶松的**。1934年苏联作西伯利亚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的杂交试验,**明显地表现出生长优势。日本在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的杂交中获得了耐寒性、抗鼠害性强的**,并在日本北部大量繁殖。中国从60年**始进行落叶松的杂交试验,日本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正反交、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的**苗有明显的优势。1965年开始选优,并建立了初级无性系种子园。③种源试验:日本选出了日光地区的优良种源,既速生又抗病。

①采种:落叶松一般12~15年生时开始结实,但不同的种,开始开花结实有差异。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年生左右开始结实,大量结实于35年生以后。每100公斤球果可出种子3~4公斤。②育苗: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经雪藏处理的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播后5~7天开始出土,10~15天全部出齐。播种量依种子质量和不同种而定。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50%,播种量每公顷70~90公斤,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覆土后要**一次。幼苗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肥条件要求不同,灌水施肥应因时制宜。播种后到幼苗长出新梢前,灌水要少量多次,经常保持床面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幼苗扎根。在幼苗长出新梢,苗木进入高生长期,气温逐渐增高,要增加日灌水量,多量少次,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并开始追施氮肥,以防出现早期封顶现象,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当苗木生长趋向迟缓时,停止灌水,及时施磷、钾、氮,促进苗木木质化。苗木出齐后一个月左右进行间苗,过半个月再间苗一次,每平方米约保留450~550株。要及时除草,幼苗出真叶前后开始松土。松土前先少量灌水,松土后要灌足水。③造林:造林地最好选择具有良好结构、湿润、肥沃的沙壤土,疏松的粘壤土或河谷冲积土及滩地。排水良好的草甸土、山地棕色森林土也适于落叶松生长。一般均采用植苗造林。春季造林时,要防止主根卷曲和侧根缠结。降水量大和地势平坦的采伐迹地,土壤含水量过大,容易发生冻拔危害,可不整地,而采用窄缝栽植法。这种方法,在中国东北林区称为保土防冻更新法。造林密度要因地制宜。在土层薄、干燥的地区应进行密植,以培育小径级材和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为主,每公顷4400株。在土层深厚、肥沃、湿度较高的坡地和谷地,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的,每公顷**0~3300株。④抚育管理:造林当年及第二年除草、松土2~3次,第三年2次,第一至二年结合除草在幼树根部培土踏实,防止苗木露根影响成活。造林后4~5年时需要进行除伐。抚育间伐开始年龄、间伐间隔期以及间伐强度与初植密度、立地条件及经营强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造林密度每公顷为**0~4400株的林分,一般在10~15年开始间伐。砍伐时应注意不要造成林中空地,对偏冠位于林缘的,或干形弯曲位于林中空地的立木,可暂时保留待后期间伐。对个别影响周围树木生长的“**树”应伐除。第二次间伐与前一次间伐的间隔期一般为5~10年,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0.6~0.7。

主要病虫害有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种子小蜂、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干枯病、落叶松心材褐斑、落叶松癌瘤病、西伯利亚松毛虫、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球蚜等。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落叶松松林》,中国林业出版社,1962。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