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菊花古诗朗诵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菊花古诗朗诵的知识,包括菊花唐寅诗歌鉴赏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关于洛阳朗诵诗句
1.赞美洛阳的诗歌朗诵,适合小学生用的
美丽的洛阳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都市,当然历代的文人雅士也留下了赞美洛阳的千古传颂诗词: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唐韩愈
10、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唐韩愈
10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唐王建
12洛阳城里**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唐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宋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清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唐欧阳修
19春风**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唐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唐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唐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唐李颀
25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唐李贺
26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唐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唐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唐杜甫
29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唐崔颢
30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唐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唐李白
32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宋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唐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晋萧衍
36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唐谢珧
年代:【唐】作者:【王维】体裁:【乐府】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本诗是诗人十六岁时的作品。诗中的“女儿”似是一小家碧玉而骤名成为贵妇人,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除了陪丈夫玩乐之外,就只余下“妆成只是熏香坐”的空虚。和浣纱的越女究竟谁可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迥然不同的理解。诗的主旨是讽喻的,但也透出怜惜之情。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五古】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增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贾生——王安石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登郢州白雪楼——白居易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洛桥晚望——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董娇娆——宋子侯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一滴鸟啼飞出滑入晚唐的泥沼歌者罗衫不整无心捧起打碎的月光轻挽水袖商角像洛阳停不了的雨一座城池清泪涕下打湿牧童干粮你最后还是没离开诗卷洛阳的马蹄让你失魂春天已在你镜子后吹响铜音黄纸纷飞墨里你画出一顶王冠一个骨骼沙化的诗人何以承受土地的嘱托怎样量出子民的希望城门太厚了以至迟到一个冬天洛阳在晚钟下任人踩来踩去把土夯实硬如刀如你脖间一刹清凉在洛阳城酒肆颠狂的诗人鼻息沉重掷筷成笔电般撕破晦暗的诗句扯出一尺殷红把黎明梳妆打扮残卷成砖无心打量古城是个素雅的新娘黄沙飞扬太阳蒙上粗布把诗影打得老长老长。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乡愁。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作者:张抗抗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涛涛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234303135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
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间千朵万朵**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
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
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
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
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二、有关于江南风格的朗诵诗句(古诗词朗诵江南)
1.古诗词朗诵江南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寿秋水——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6、双调望江南寿张粹翁——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传。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7、江南好/忆江南——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炎昼永,**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江南好,**透帘栊。**东风吹柳绿,满塘碧水映桃红。心韵叠重重。
江南好,时夏正采莲。绿盖丛中花灿灿,妍葩径下叶田田。鸳侣醉留连。
江南好,一带锦秋声。丝雨飘梧看叶落,微风吻柳听蛩鸣。惬意是闲情。
江南好,冬雪胜京都。风霁百川依翡翠,云开千树挂珍珠。莫似石冰庐。
江南好,正月正梅红。纤骨瘦枝疏影乱,清寒寂夜暗香浓。窗月亦非同。
江南好,心醉尚幽兰。风飐蝶衣疑举舞,露沾娥面似妆鸾。芳蔻万千般。
江南好,绿竹景中骄。山径蔽天葱日月,庭园匝地绘琼瑶。雪里弄春潮。
江南好,秋野菊花黄。南陌碧空金世界,东篱粉黛秀鸳鸯。陶令咏诗章。
江南好,福祉喜盈门。舜日恩光真富贵,尧天喜气美诗文。绿意颂芳春。
江南好,灵地拥云霞。九陌祥风笼玉树,千川甘露酿琼花。祺纳吐光华。
江南好,人杰数江南。武伟文经垂竹帛,龙骧虎变列奇谈。惟独我形惭。
江南好,最贵是人和。三顾草庐成伟业,一分疆土听川歌。万古永堪磨。
江南旧梦仅以此诗悼念正逐渐在记忆中支离破碎滴杭州印象,七年的青春,七年的神采飞扬,七年的风华正茂,而如今不胜唏嘘绿色又染江南回首望昔日只见远山远山中的帝王正梦着江南时光窈窕了孩儿巷不见南宋的黑裳飞回的燕子衔来的可是旧时的夕阳?今夜的月照在西子湖面上笛声远远吹来吹动桃花扇底的忧伤远处画船灯火岸边疏影烛光明月入寒窗洒下一地幽凉盼归的渡口曾有年轻的女子轻挽长发抚摸水中的脸庞都城寥廓青砖石壁人去楼空绿水宫墙去了六朝的赢弱留下负手的沉吟五月清风飘来前朝的旧梦暮春烟雨落下江南的诗行。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双调望江南寿秋水【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炎昼永,**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人人都说江南好,来到这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肠寸断。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何时才能再次相逢。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河岸两边的人家,屋顶飞檐如画,似乎衔接在一起。江面上荷叶、菱叶丛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远处的画船正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是爱煞这江南美景呀!
三、求一首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诗朗诵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上一篇:菊花古诗朗诵?菊花这首诗怎么背诵
- 下一篇:菊花古诗(菊花古诗陶渊明)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1-01菊花古诗(菊花古诗陶渊明)
- 01-01菊花古诗朗诵?菊花唐寅诗歌鉴赏
- 01-01菊花古诗朗诵?菊花这首诗怎么背诵
- 01-01菊花古诗词100首?关于描写菊花的诗句
- 01-01菊花古诗词100首?最动人的菊花诗
- 01-01菊花品种(菊花品种大全及图片)
- 01-01菊花品种介绍及图片(十大名贵菊花图片)
- 01-01菊花品种介绍及图片?泡茶菊花的种类及功效
- 01-01菊花品种图片大全 菊花品种大全
- 01-01菊花品种图片大全,菊花种类大全图片
- 01-01菊花品种,小菊花品种介绍及图片
- 01-01菊花图片(一束菊花图片 悼念)
- 01-01菊花图片大全 九月菊花品种图片大全
- 01-01菊花图片大全大图,儿童简笔画菊花
- 01-01菊花图片大全大图?茉莉花图片大全大图
- 01-01菊花图片大全简笔画,简易菊花图画
- 01-01菊花图片大全简笔画,赏菊简笔画
- 01-01菊花图片大全高清图片,各种菊花的图片和名称
- 01-01菊花图片大全高清图片?秋天菊花盛开的图片
- 01-01菊花图片大全鲜花 中国最漂亮的菊花图片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