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草莓的种植详细过程记录 草莓种植方法详细说明

网络整理 2024-01-03 花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草莓的种植详细过程记录的一些知识点,和草莓种植方法详细说明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草莓是如何种植的
  2. 草莓种植方法全过程
  3. 草莓的种植周期是多长时间
  4. 草莓种植过程
  5. 草莓的种植详细过程记录,什么季节种植合适

一、草莓是如何种植的

草莓通常为葡匐茎分株繁殖和地下茎分株繁殖。一般不直接种草莓上面的小仔.

露地栽培草莓,由于资金材料省,花工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栽培面积最容易扩大的栽培方法,而且也便于轮作或套作,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露地栽培在设施栽培困难的严寒地区栽培,有利于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还便于在旅游地区发展观光草莓园,可以增加旅游内容和情趣。

但是,露地栽培草莓,基本可以说是“靠天”的栽培方法,受气候所左右,人的主动性无法发挥,因此,产量因年份和地区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但在露地栽培的状态下,通过一定的低温量之后,草莓虽然通过了延期休眠期,而因冬季的延续低温迫使它继续处于休眠状态,待春季气温迅速回升时,草莓也随之开花、结果。如果冬季管理不善,植株小,叶片少,营养面积不足,顶花序发育**,造成果实小,质量差(往往是无效花、果),烂花烂果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因结果影响营养生长,使植株衰弱。如果在早春新叶开始生长之后,赶紧补施追肥,虽能见效,但不如在越冬前加强培育,养成健壮的植株更重要。

1、品种选择。露地栽培的品种选择,应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一般来说冬季温暖的地区宜选用休眠浅或较浅的品种,比较温暖地区宜选用休眠较浅或较深的品种,寒冷地区则宜选用休眠深的品种。在温暖地区栽培休眠深的品种,由于休眠所必需的5℃以下的低温量不足,植株处于完全矮化状态,虽能开花结果,终因营养生长**而果实小、产量低;反之,如果在寒冷区域栽培休眠浅的品种,因低温量(5℃以下低温)过多,春季植株营养生长过茂,甚至出现徒长,花序抽生少,一般只由上一年形成的花序结果,而且果实容易得病,降低产量。同时,因休眠浅,秋冬季现蕾开花,花容易遭致冻害,影响结果量。在江浙沪地区,目前露地栽培以宝交早生为宜,硕蜜、硕丰等可作寒冷地的品种应用。

2、选用壮苗。草莓苗素质的好坏对产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方法已在育苗部分详述。但对露地栽培草莓来说,由于开春恢复生长至开花、结果时期很短,所以培育壮苗是一极其重要的环节。

我国目前的露地栽培用苗,全部为匍匐茎苗(无假植),在新发展地区,多采用商品苗。匍匐茎苗因发生的早迟差异大,往往是老幼不一,大小参差,不但影响成活而且结果不齐,产量高低悬殊。因此,应尽力提倡采用假植苗,以求获得优质高产。

壮苗的标准,首先应是无**,无主要病虫害(线虫、炭疽病、萎凋病、萎黄病等)。此外,在形态上应是根系发达,初生根多,苗体健壮,叶大色浓,根茎粗。一般在采用假植苗时,苗体重量应在30克左右,根茎粗在1.2厘米以上,展开叶5~6张。采用匍匐茎苗栽培时,据作者的经验,以选用活力强、苗重25克左右,冠茎粗1.0厘米左右的第3~6次苗为宜,第1~2次的匍匐茎往往因老化程序高,定植后现蕾过早,冬季过早开花,不仅花多而影响产量,第6次以后的匍匐茎苗则因苗体偏小,冬季贮藏养分不足,次年开花结果少,产量亦低,果实偏小。一般一株母苗可采到40株左右标准苗。

(1)定植适时。为了使草莓在入冬前能培养成根系发达,地上部充实,且养分充足的植株,增强对代温的抗性,必须适时定植,使草莓在越冬前有较长的生长时期。

草莓的根在地温20℃左右时活动最旺盛,吸水、吸肥能力最强,在15℃左右时活动能力减弱,10℃以下时几乎停止生长。因此,可根据这一特征来选择各地的适宜定植时期。

据朱振林等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10月中旬定植的为最高,随着定植时期的推迟,产量逐渐下降。因此,江浙一带露地草莓的适宜栽培时间可推定为10月中旬(北部)至10月下旬(南部)。但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在11月中旬以前定植,均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因此,在江苏南部及浙江省的极大部分地区,可以在晚稻收割之后种植草莓,推行早稻→(晚)稻→草莓→杂交稻的水田轮作制,有利于改良土壤,培养地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收益。

我国是个跨纬度很大的国家,南北温差相关极大,杭州的气温状况,可以说是南北的交界线。因此,露地草莓的适宜定植时期越往北越要提早,往南则可稍推迟。但福建南部、广东大部及广西、云南等冬季暖和地区,露地栽培年内采收上市完全有可能,因此,宜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目的,适当提早定植。

(2)定植方式和方法。草莓的定植方式因各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在我国北方,雨水偏少,冬季又多采用覆土越冬,为了蓄积雨水和便于灌水和覆土,常采用洼畦或平畦栽培。但是在南方,因雨水偏多,尤其是在开花、结果和采收的3~6月间,春雨、梅雨相继而来,土壤水分过多,空气湿度偏高,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猖獗,容易引起烂花烂果而减产。因此,宜采用深沟窄畦栽培,而且都采用窄畦双行的定植方式,尽可能地开深沟排除积水,降低土壤含水量,这在水田栽培时尤为重要。

同时,为了便于通风透光,降低双行株行间的湿度,减轻灰霉病、**病、菌核病等病害的为害,以采用三角形栽植方式为有利。在栽植时必须把苗的匍匐茎蒂朝畦中心,或把根茎弯曲的驼背朝畦边种植,使花序向畦边抽生,结果后因重量而使花序架在不易积水的畦肩上。

此外,为了促进成活,提高成活率,以采用带土定植方法为宜。带土定植伤根少,种植后不易败苗,而且对**气候的抵抗力强,生长恢复快,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植株。

(3)定植密度。定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和培育管理水平等合理掌握。一般来说,水田土、肥水充足、生长势旺的品种、培育管理精细的宜疏;反之,则可适当增加种植株数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据试验,在目前的栽培管理水平下,宝交早生以亩栽8000株左右为适宜,其经济效益较高。

(1)定植后至成活前的管理。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保叶促成活。在定植当天必须充分浇透水或浇稀人粪。这对不带土定植苗尤为重要。若遇天气干燥,连续3天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各喷水或洒水一次,以保叶促成活。

(2)成活后至入冬前的管理。此阶段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生长和促进发根,培育健壮植株,抑制现蕾和不时花。

草莓顶花牙的自然分化期,在江浙地区为9月下旬至10月初,如成活后的管理不善,会促使植株老化,提早现蕾,11月中旬左右开始陆续出现不时花,影响产量。所以,在成活后应勤施薄肥,且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保持良好的生长势,抑制现蕾和防止不时花。一般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成活到11月中旬前,每隔7~10天施含氮量0.2%左右的薄肥1次。

(3)冬季的管理。草莓冬季管理的目标是防止土壤干燥,保持根际土壤的湿润,确保草莓**休眠状态下生命活动的需要。

草莓原产寒地,具有较强耐寒性。但草莓为浅根性植物,耐旱性较弱,在冬季往往发生叶片转红,甚至变褐枯死,只留心叶保持绿色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低温引起的一种生理干旱现象,土壤干燥会加剧生理干旱,特别是遇到秋冬干旱时更重。因此,应及时进行灌水或浇水,保持土壤尤其是根际土层的湿润,可避免或减少枯叶,保护越冬叶片。红叶、枯叶现象,水田种植草莓要比旱地草莓轻,阴湿地的草莓要比高燥地和阳光直射地的轻,道理即在这里。当然除了土壤干旱之外,诸如苗的素质、定植时期偏晚、定植后管理不善、成活**、根系生长不健等也是引起红叶、枯叶的间接因素。

冬季灌水的次数,宜根据各地的土壤水分状况和当年气候实际情况确定。一般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和3月初,至少进行沟灌2~3次,每次使水分渗透为止。冬季灌水宜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晚间沟内不能积水,同时沟灌时水面不能高于沟深的4/5,防止畦面水分过多,引起结冰而浮根。

(4)早春前后的管理。长江中下游地区,立春(2月上旬)前后,气温开始回升,草莓经过休眠和**休眠后,开始旺盛生长,并将逐渐进入抽叶、现蕾、抽生花序、开花、结果。因此,此时的培养管理工作是以肥培和防病、防虫为中心。作业应按松土除草、施追肥、清除植株黄叶老叶病叶、喷药、覆盖地膜的顺序进行。

①松土除草必须赶在晴天进行,以达到除草效果,同时将沟底肥土培土畦面,提高土壤肥力。

②追肥一般可用硫酸钾复合肥,每亩施纯氮量约1公斤,同时应增加钾的施用量,每亩应达1.1公斤以上。均需化成0.3%浓度液肥施。

③植株清理工作需认真仔细做好,将病叶、脚叶、枯叶全部清除,以**植株生长,同时拔除株基部的杂草,并将畦面土整平,培于株基部,以促进发根。

④喷药以防灰霉病和地下害虫为主要目标。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喷布宜仔细,植株、土面全面喷布,尤其植株根茎部位。

⑤地膜覆盖宜在前述作业完毕之后进行,一般应在2月中旬前完成,过迟易伤苗,在劳力紧张的情况下,宜将前述作业提前进行,以确保及时覆膜。

地膜先覆于苗上,铺至沟底,畦两侧同时用锹将地膜嵌入畦底土内固定,或用菜刀也可以,使地膜圆滑平整,然后对准苗心用利刀开“×”形小口,将苗引出膜外。用此法铺设,地膜容易保持圆滑平整,无皱折,不易积水。

抑制杂草生长以黑色、银灰色的地膜效果较好。但我国目前生产的黑色地膜遮光率不高,春草仍会生长,特别是畦两侧杂草往往使地膜凹凸不平,蓄积雨水。因此,在果实成熟前,仍要根据杂草生长状况,进行揭开畦侧膜拔除杂草的工作,以保持膜平整。日本产黑膜的遮光率良好,同时还生产含除草作用的薄膜,抑制杂草的效果良好,因此,在我国草莓生产中,除改进地膜的质量外,降草剂的应用推广研究已是不可少的内容。

(5)开花期前后的管理。地膜覆盖之后,气温上升,草莓新叶生长迅速,分株不断发生,叶量增加,这是适值春雨季节,灰霉病容易发生。因此,在地膜覆盖之后至开花前,应认真进行喷药防病和及时清理植株,增强株间通风透光的工作。一般在覆膜后至开花前需用托布津、乐果、克螨特等杀菌杀虫剂全面喷布(植株、膜面)2~3次。同时在沟间铺设稻草,防止沟土污染花果,提高果实的清洁度,确保卫生。

在开花后,随时摘除脚叶,清除枯叶,并摘除顶花序的无效花果和烂花烂果,保持株基部的清洁。与此同时,除了保留顶花序两侧粗壮的两个腋芽外,其余腋芽及时摘除,以防止植株密闭和养分分散,达到增强株行间的通风透光度,减轻病害,提高果实质量的目的。

(6)采收期的管理。宝交早生露地栽培的果实开始采收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结束时期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此时适值春夏交替,雨水特别多,而且气温亦高。因此,果实应及时采收,以防烂果而遭损失。同时此时匍匐茎、腋芽相继发生,须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损失。

此外,露地栽培草莓的鸟害损失颇大,一般的鸟都喜欢啄食,而且以啄食大果、好果为主,应予注意。蚂蚁、蜗牛、蜒蚰等为害也颇严重,尤其是蜗牛、蜒蚰除吃食外,经过之处还留下白色粘液,影响果品卫生,须及早在园地四周撒布灭蜗净进行诱杀。蚂蚁则可有**、敌百虫等**浇注于蚁巢进行灭杀,也可采用香饵进行诱杀。

二、草莓种植方法全过程

草莓的周年生产:草莓的果苗矮小,生长种植方便调控,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种植,可以周年进行生产。草莓的种植方法有:漏天种植和设施种植,设施种植可以用大棚种植的方案、塑料的大棚**廉价。

草莓设施种植要选择冬季和春季容易开花的、自己授粉容易授粉的品种、耐低温、果实硕大并且外形美观、果实口味香甜,选用休眠期限较短的品种。

土壤消毒:草莓栽种时容易得病,尤其是在联系栽种时,这就需要我们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的消毒也是有许多不同的方法的,当今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太阳高温消毒,他又这几方面特点,**低、效果好**作简单。

种植的时间一般在9中下旬,如果过早,容易花芽分化不利于坐果,气温过高不利于苗的种活。种植太晚,气温过低,影响草莓根发育,造成果实产量降低的后果。

三、草莓的种植周期是多长时间

1、草莓的生长周期(从种下到结果)大概需要85天的时间。草莓种下后,大约2个星期可发芽,再过3个星期左右可长出真叶,自叶片开始生长到花序露出约需15-20天,自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1个月左右。

2、土壤:草莓适合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3、温度:适合草莓生长的温度为5-30℃,气温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4、光照:草莓有很强的耐荫性,但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5、浇水:适量浇水,尽量在土壤变得干燥后再浇水。

6、施肥:草莓在结果前,要及时进行施用沃叶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其开花结果。

7、注意事项:草莓容易被病虫侵害,一般有叶斑病、根腐病或**病,发现之后要及时治疗。

四、草莓种植过程

草莓种植过程有土壤条件、种植方法、浇水管理、科学施肥、防治虫害等方面。

草莓适宜生长在保肥保水的土壤中,种植草莓时,需要选取有机质丰富且呈现微酸性的土壤,再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养分,可以选择草木灰、有机肥或饼肥,然后翻耕一遍土地,使其更为肥沃松软,有利于草莓旺盛生长。

种植草莓时,需要从完全成熟且无病虫害的果实上削下皮,再把果皮放入清水中进行**,使种子与果皮脱离,然后把草莓种子与细沙以1:3的比例进行混合,最后将其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且要覆盖一层地膜。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养殖草莓时,需要在种植一周内每隔2-3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草莓快速出苗,但是在暴雨时节,需要为草莓挖掘排水沟,使积水快速从土壤中流出。

养殖草莓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旺季为其追施2-3次的磷肥和钾肥,使草莓的生长速度加快,而在草莓孕蕾期间,需要向其喷洒1-2次的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坐果率,并且在草莓果实膨大期,需要向其施加草莓专用肥料。

草莓在生长期和花果期散发甜蜜的气味,容易吸引害虫,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用多菌灵溶液喷洒,保证空气流通,为草莓盖上一层细网,防止蚊子咬。

五、草莓的种植详细过程记录,什么季节种植合适

1、大棚:宽6m,长85-100m,或宽8m,长60-90m。2、土地整理:定植前15天,每亩地施加用2000-3000kg腐熟鸡粪肥,50-80kg饼肥,50-60kg专用肥,并深耕深翻,整平做畦。3、定植:株间距15-18cm,行间距30-35cm,每个畦地种植2行。

大棚规格为宽6m,长85-100m,或者是宽8m,长60-90m。

(1)选择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地下水位不高于80cm,表层有机质含量1.5-2%的地块进行种植。

(2)定植前15天左右,每亩地施加用2000-3000kg的腐熟鸡粪肥,50-80kg饼肥,50-60kg的专用肥(氮:磷:钾=1:0.36:1.14)。

(3)深耕深翻土地30-40cm,然后整平做畦。畦高20-30cm,宽50-60cm,沟宽20cm。

(1)每个畦地种植2行,株间距为15-18cm,行间距为30-35cm,每亩地最终定植8000-10000株幼苗。

(2)定植的时候,幼苗弓背往畦外侧弯曲。

(1)定植成活10天之后,每亩地施加15-25kg的草莓专用肥或者是10-13kg尿素,20kg的45%氮磷钾复合肥(16-9-20)。

(2)花芽分化之后,追肥一次,施肥量与定植成活后的施肥量相同。

(3)扣棚之前,每亩地施加15-20kg的专用肥或20kg的氮磷钾复合肥。

(4)开花之前,每亩地施加15-20kg专用肥,或者是每亩地施加10kg尿素、10kg硫酸钾。

(5)幼果膨大期的时候,每亩地追施10kg的专用肥,或者是每亩地施加4-8kg的尿素,4-8kg的硫酸钾,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采收时分别追肥一次。

(6)在结果盛期的时候,每隔7-10天叶面喷洒一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①扣棚之后,白天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晚上的温度控制在15℃左右。

②现蕾后,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晚上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

③开花期的时候,白天温度控制在24℃左右,晚上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

④膨果期的时候,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的温度控制在5-8℃。

⑤采收期的时候,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晚上的温度控制在5-8℃。

①现蕾开花期的时候,土壤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②果实膨大成熟气的时候,土壤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

开花结果期的时候,每天的光照时间以12-15小时为宜。

1、如果是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定植。如果是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如果定植时间过早,由于还处于夏季,气温较高,草莓的成活率较低。如果定植时间过晚,不利于缓苗后的生长,会影响到草莓的花芽分化。

2、定植的时候,以气温为15-23℃左右,土壤温度为20℃左右为宜。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草莓的种植详细过程记录和草莓种植方法详细说明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