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秋茄子播种最佳时间)

网络整理 2024-01-04 花卉

很多朋友对于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和秋茄子播种最佳时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茄子怎么种植
  2. 茄子种植技术: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3. 茄子种植管理注意事项(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茄子怎么种植

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比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①苗床及定植地应选择以前作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水稻田最宜,深耕曝晒,有30厘米以上的高畦。畦宽包沟,双行植1.7米,单行植1米。

②苗床在播种前的7-10天,需要用五氯**或500倍**+800倍**喷洒苗床,并用薄膜覆盖进行消毒。

①定植地要施足基肥,每亩一般在起畦时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牛鸡粪1000-1500公斤、花生麸8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80公斤。

②播种前1-2天,每亩地用充分腐熟的细碎农家肥加2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并与表土充分混合。

①春茄的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苗期一般为60-70天。

②秋茄的适播期为6-7月,苗期一般为25-30天。

③冷凉地区反季节栽培可在3-4月份进行播种,5月份移植。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5-20斤。

④定植时间应选择寒流刚过的回暖期,定植当天应在10-14时高温期进行。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打破休眠处理。

①采用双行植的行距为50-60厘米、株距为50厘米,每亩植1000-1200株。

②单行植的株距为40厘米,每亩植800株。

③定植后要淋足定根水,经一周缓苗后,可开始施入少量水肥,同时要注意检查地老虎的危害及立枯病的发生,及时补苗。

①当植株出现花蕾时,可以开始培土,培土后适当插竹绑蔓、整枝,主茎上的第一朵花(根茄花)要摘除,只保留根茄以下的第一侧枝,主茎下部的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②大果型品种,上部各分枝除在每一花序下留一侧枝外,其余侧枝也建议全部摘除。生长过于茂盛或栽培过密的植株,应摘除部分叶片,保证果实正常生长,色泽鲜嫩。

①盛期可以适当加大肥水量,一般7-10天浇1次水,交替使用化肥与有机肥。

②同时加大通风量,满足茄子所需的光合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①茄子常见病害有: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褐纹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早疫病等。

②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茄黄斑螟等。

③要想茄子优质高产,必须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轮作可减轻为害。

④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合理密植,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在发病点施用石灰,可以有效防止病害蔓延。

二、茄子种植技术: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茄子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茄子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茄子根系发达,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内,株高0.6米~l.0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呈丫形分枝。叶单生、卵回或长椭圆形。叶柄长,叶身大,容易招风倒伏,栽培时需要培土。花紫色或白色,单生或序生,着生于节间。花序间隔4~5叶,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6%~7%。浆果形状有长、圆、椭圆等。果皮有紫色、白色、绿色或绿紫丝状相间条纹。茄子果实与萼筒交接处呈白色或绿色称茄眼。茄眼为果实夜间伸长部分,茄眼宽表明生长快,果肉嫩。果皮颜色与茎叶颜色相关。茎、叶、花紫色,果皮紫色或黑紫色,茎、叶绿色,花白色,果皮绿色或白色。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4克~6克,发芽年限3~4年。

茄子生长适温为22C~30C,白天适宜25C~28C,夜间为17C~20C。17C以下生长缓慢,夜间温度 15C以下会落花,7C~8C时有冻害。茄子比较耐热,35C~40C时尚能生长,但花器发育**,45C以上叶面引起坏死斑点。茄子要求强光,光弱时,光合产物少,生长**,授粉授精能力弱,容易引起落花。茄子根系吸收力强,较耐肥。氮、磷、钾适宜的浓度是氮240PPm、磷160PPm、钾 60PPm~180PPm。

栽培的茄子有长茄、卵茄、圆茄三个变种。

1.长茄类多数属早熟或中熟品种,长势中等,叶较小,果长棒形,长20厘米~30厘米,皮薄肉嫩,果重50克~60克,单株结果多。如杭州红茄、宁波条茄、苏州牛角茄、南京紫面条茄、苏崎茄等。

2.卵茄类多数属早熟种,植株较矮,叶小而薄,果实为卵形至长卵形,如南京电灯泡茄、上海牛奶茄等。

3.圆茄类植株高大,叶宽而厚,果实为圆球形、扁圆球形或短圆球形,多数属晚熟种。如南京紫圆茄、徐州圆茄、北京大圆茄等。

茄子的栽培季节依栽培设施而定,长江下游茄子育苗、移苗的时间、设施及定植期见下表。

长江下游地区春季茄子栽培都要求早熟,育大苗。茄子壮苗的标准一般是株高18厘米~20厘米,开展度大于株高,茎粗0.7厘米~1.0厘米,节长1.2厘米~1.5厘米,有真叶12~15片,叶大而厚,叶色深绿,带即将开花的大花蕾,根系白色,无锈根,健壮无病,有直径8厘米~10厘米的护根钵或营养钵。

茄子植株高大,叶大而茂盛,株间容易郁闭,其密度应比辣椒、番茄稀。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5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栽2 600~3 000株左右。早熟种比晚熟种密,打叶的比不打叶的密。

茄子定植后要早松土,勤松土,早追肥,提高土温,疏松土壤,促使发棵。茄子喜肥、耐肥,除提苗肥外,在开始挂果时追肥一次,在第一层果实采收后施一次重肥,以供旺果期的需要。茄子叶面积大,需水量多,生长前期要保持土壤干干湿湿,大量结果后要灌透水,在雨水较多的黄梅季节还要注意排水。茄子叶大株高,移栽的苗根系人土不深,为防止土壤板结,在植株封行前应中耕,结合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茄子因夜间温度过低、白天温度过高、土壤干旱、光照不足、营养**等都会引起落花落果。如 5月上旬前夜间温度低于15C,为防止低温引起落花,可用30ppm的2,4-D溶液处理花朵,也可用40ppm的水溶性防落素喷花。

为改善茄子通风透光的条件,应摘除第一花朵以下的侧枝。当茄子第一、二果实收获以后,基部叶片过多影响通风透光,应打去部分黄叶、老叶以减轻病害。

茄子的病虫害有绵疫病、褐纹病、青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幼苗。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褐色、黄褐色圆形凹陷的病斑。在高湿条件迅速扩大,果实软腐,表面生白色绵状菌丝体。褐纹病危害茎叶及果实,病斑近圆形,褐色,后期为灰白色,有轮纹或无轮纹,斑面生许多黑色点状的分生抱子,病部薄脆易穿孔,茎干基部的病斑由于皮层腐烂,如遇强风可使植株折断倒伏。这两种病害都是真菌**害,高温、高湿、通风透光**等**的环境条件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种子、床土进行消毒;实行轮作;清沟排渍;铲除杂草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等。在发病期间及时喷药,如0.5%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蚜虫与红蜘蛛可用 40%乐果乳剂 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 1500~2 000液、50%二澳磷乳剂 15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 1000倍液以及**、辛硫磷等药剂均可防治。

茄子采收的标准可看茄眼的颜色,若茄眼与果皮颜色分明,表明果实正在生长,组织柔嫩,品质好。茄眼不明显表示生长慢应及时采收。温暖天气开花后 18~20天为采收适期。6~8月高温天气应在早晨或傍晚采收,中午果实温度高呼吸旺盛,容易干瘪,皮薄的品种和供应外地的或远距离运输的茄子尤应注意。

留种茄子栽植宜稀,应增施磷钾肥料,少施氮肥。田间管理上应注意整株摘心,立支柱防倒,长形果可用短竹竿架起,以免果实与泥土接触腐烂。一般每株可留 2~3果,待果实黄褐色时摘下放在室内后熟7~10天,使种子和果肉分离,然后切成数块,在水中捣烂揉出种子,洗净后在布上晾干,避免种子在烈日下曝晒。

茄子皮薄多肉不耐贮藏,一般都鲜食或加工,很少进行贮藏。我国民间茄子的加工有腌渍茄子、酱制茄子及干制茄子等3种方法:

1.腌渍茄子产品质量以甜、鲜、柔、嫩、内部带有油质为上品。初腌时一般每100公斤茄子用食盐10公斤~12公斤,双手**软化茄子,放一层盐,一层茄子,装满后用蒲包、蔑垫、石头压紧,经12小时开缸,上下翻动一次,再用石头压紧,过一昼夜取出转入复腌。复腌时将初腌的茄坯平放缸中,放一层茄坯,撒一层盐,每 100公斤茄坯再加盐8公斤~10公斤。发现有硬性的茄身,应补行**手续,装满后仍用蒲包、蔑垫、石头压紧,并加入15~18度浓盐水,使茄子不露出水面。加工过程中勿沾生水,可保持半年以上不会腐烂变质。每100公斤鲜茄可得咸茄45公斤~50公斤。

2.酱制茄子将已腌渍的咸茄坯放在日光下晒半天或压去水分,投入甜面酱内浸渍。每100公斤茄坯放甜面酱20公斤,每天上下翻拌一次,使酱味渗人茄内,15天左右即可食用。每100公斤咸茄坯可出酱茄子95公斤~100公斤。

茄子幼苗牛长较缓慢,特别是在温度不足条件下,苗龄不足,难以培育出早熟的大苗,其苗龄一般需85-90天。

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除注意维持适宜的夜间土温外,也可用“五代台剂”(即五氯**及代森锌等量混合)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消毒土8-9g.与床土拌均,用药后应适当增加灌水量,防止药害,床土应肥沃,不易过干。

1.播种茄果类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的方式都是采用温室、温床或阳畦育苗。但茄子催芽比较困难,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播种前用55-60℃的温水烫种,边倒边搅拌,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停止搅动,浸泡一昼夜捞出,搓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间应维持85%的环境湿度,有30%-50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苗床先用温水洒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到床内,覆细土0.8- 25px厚。播后立即扣上拱棚,夜晚加盖草苫保温,出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6-28℃,夜晚20℃左右,约4-5天即可出苗50%-60%,出苗后及时降温,白天25℃左右,夜晚15-17℃,阴天可稍低些。

2.分苗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可以分苗。分苗主要是分到阳畦或塑料拱棚中。床土要肥沃,尤其要保持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另外,分苗单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面积,以**px×**px为宜。分苗后要立即覆盖塑料拱棚,夜晚必须加盖草苫封严,并保持一定的高温(达20-25℃)。缓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25℃,夜晚15℃,特别要注意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苗床板结可用小齿耙松土,定植前10天通风炼苗,但也要防止冻害,壮苗标准以苗高16-575px,叶片5~7叶,茎粗0.5-0。175px为宜。

三、茄子种植管理注意事项(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1、茄子不宜与其它茄果类蔬菜如番茄,马铃薯,辣椒等连作,以免传染立枯病、青枯病等土壤传染的病害。茄子是夏季主要蔬菜,茄子种植管理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2、茄子适宜25—30℃比较高的气温,春茄子的越冬苗要前一年的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播种,冬季定植不要过早,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定植大田。每亩种2000-2200株,密植可以提高早期产量。

3、秋茄子生长季节短,宜6月播种育苗,使开花结果期在9—10月温暖的季节里。每亩可种2200-**0株。

4、开花结果期,要多施氮肥,对茄子的增产作用很大,而很少引起徒长的现象。一般每亩基肥用腐熟厩肥30~50担,并施过磷酸钙50斤,追肥用人粪尿或化肥。约十余天追肥一次。结果盛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可用尿素或全粪在两株间挖**施入。

5、结果前需水份较少,果实膨大时需水最多。但是在排水**的粘土中,茄子根易腐烂。

6、四月下旬前开花的茄子(夜间最低气温在15℃以下)容易落花。用2,4-d20—30ppm或防落素25--40ppm溶液喷花,都可防止落花,提早成熟。

7、茄子的枝条生长及开花结果习性都相当有规则。一般不行整枝。而只是把第一朵花以下靠近根部的分枝繁密的几个侧控剪除,以免枝叶过多,通风**。但是可以在主干第一朵花下叶腋留1-2条分枝,以增加叶面积和增加结果的数目。

8、茄子的生长势强,侧枝多,叶子长得快,尤其在温度适宜,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枝叶长得过密,会形成烂果和果实色泽差,因此适当地摘去花叶、病叶和部分过密的健叶是必要的,以利通风透光,摘叶在整个生长期间要分几次进行,不要一次摘叶过多。

关于本次茄子种植技术与管理和秋茄子播种最佳时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