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花叶八仙花(八仙花是灌木吗)

网络整理 2024-01-09 花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花叶八仙花,八仙花是灌木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什么花是八片叶子
  2. 何为八仙花
  3. 八仙花的品种
  4. 八仙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仙花有毒吗

一、什么花是八片叶子

1、八角金盘,学名:Fatsia japonica(Thunb.)Decne. et Planch,[1]乃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

2、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茎光滑无刺。叶柄长10-30cm;叶片大,革质,近圆形,直径12-30cm,掌状7-9深裂,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离粗锯齿,上表面暗亮绿以,下面色较浅,有粒状突起,边缘有时呈金**;侧脉搏在两面隆起,网脉在下面稍显着。

二、何为八仙花

**花也叫绣球花、粉团花、八仙花、七变化、洋绣球,因为土壤中的酸碱度会改变颜色,外形长得像绣球而闻名,素有花中千面**之称。

诗人白乐天(就是白居易啦)曾到某寺庙中,住持曾以该寺不知名的花朵询问他,而他命名此花为"**"。后来这名称传至日本,所以日本就称此花为**花.

别名:八仙花、绣球、阴绣球、绣球花、**花、斗球、粉团花

科属: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

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高1-4m。叶大、椭圆表、阔卵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鲜绿色,叶背黄绿色。花大型,伞房花序,花色多变,初时白色、渐变蓝色或粉红色。

枝粗壮,暗褐色,皮孔明显,条片状裂剥;单叶对生,卵状椭圆形,长6-20cm,缘具粗齿,绿色,有光泽;顶生伞房花序,近球形,径可达20cm,多为不孕花,白色、粉红色以至蓝色。花期4-7月。其主要园艺变种和变型有:(1)大八仙花,叶大,长达7—24cm,全为不孕花,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蓝色或粉红色;(2)蓝边八仙花,两性花,深蓝色,边缘花蓝色或白色;(3)齿瓣八仙花,花白色,花瓣具齿;(4)银边八仙花,叶缘白色;(5)紫茎八仙花,茎紫色或黑紫色;(6)**花,萼片大型,花瓣状,粉红色或蓝紫色;(7)玫瑰八仙花,花粉红色。不耐寒,在长江以北冬季宜于5”C以上室内越冬。花为聚伞花序,花色有白、粉、蓝等色。

八仙花原产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及日本也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耐阴,忌直射光曝晒,为短日照植物,每日10小时以上置黑暗中,约6周即可形成花芽。适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温暖、湿润、半荫、不耐曝晒。要求肥沃、疏松、排水稻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与花色关系较大,酸性土种的花多蓝色,碱性土种的花为红色。

用扦插、分株或压条法繁殖。其中扦插最易生根,扦插于夏季选粗壮充实的当年生枝条,四季均可进行,剪成长10cm左右的插穗,插后遮荫,保持湿度,一般30天左右生根。分株在秋、冬季或春季萌芽前进行;压条在生长季的前期进行。八仙花在北方地区多用盆栽,盆土由松针土、腐叶土或混入泥炭土的沙壤土配制;生长季节可用烧灌矾肥水的方法进行追肥。以保持土壤呈酸性;土壤的pH值直接影响花的颜色,当pH4-6时花多呈蓝色,当pH7.5以上时,则多呈红色;萌蘖力强,花后可行短截,促使萌生新枝;秋末移入温室,保持5℃以上越冬,生长适温20℃左右。栽培选半荫环境,小苗上盆的一筹莫展有4对叶片开始摘心,培养5-6个分枝。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每天浇水三次,但不宜过湿。施肥以每月施3:7的水肥2-3次,以有机液肥为主。八仙花为短日照花卉,如每天控制光照在8-10小时内,约45天就产生花芽,因此可通过控光来调节开花时间。

①浇水:八仙花喜湿忌涝,所以浇水不宜过多,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夏季干热时,每日下午三时浇清水或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入冬以后,见干再浇。

②施肥:生长旺季每周追肥一次,夏季干热时节,宜适当控制施肥,防止植株徒长。

③其他:每年花后,宜适当修剪基部萌发的过多的枝条,留基部2~3芽,防止树形杂乱。新芽伸长达10厘米左右可摘心一次,促进分枝。

八仙花花大色美,是长江流域著名观赏植物。在家庭小院中,由于八仙花不要求太多阳光而非常适宜种植。在屋前列植一排或在庭院丛植一角都很理想。有人将花球剪下瓶插于室内或悬挂于床帐之内,更觉雅趣

八仙花叶形秀丽,花团锦簇,株形端整、是优良的盆栽观赏花木。极耐室内环境,可摆放数月之久,仍正常小长。适合布置在室内外光线较弱处。

症状:植株矮小、萎缩;花序颜色减退,花瓣通常变成淡黄绿色,花小或无花。

传染途径:是由类菌质体(简称MLO)侵染引起的。类菌质体主要是在雏菊、春白菊、大车前、飞蓬、无人菊、苦苣菜等各种多年生植物上存活和越冬,并主要通过叶蝉从这些植物侵染危害。此外,菟丝子也能传毒。

防治方法: 1、及时淘汰病株并销毁,减少侵染源。注意清除栽植区周围的杂草及其他野生寄主。

2、虽然种子不带病原物,也应从无病健康的植株上采种作繁殖用,培育健壮的幼苗可提高抗病力。

3、杀虫剂防治传毒叶蝉;及时清除传毒菟丝子,控制病害发生。

症状:近地面叶片、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并蔓延到茎部,导致叶片干枯,茎秆变黑腐烂。在潮湿的土壤,病株基部可见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物: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发病条件: 15-18℃左右,土壤潮湿,植株萌生的新蘖嫩弱易感染发病。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茎。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零星白色粉状小斑块。随着病害的发展,叶子像涂了一层**。幼叶严重受害时,生长停止;老叶受害后,叶色变浅,逐渐枯死,嫩茎有时也可受害。

病原:为**病菌 Microsphaera alni(Wallroth)Salmon。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气温高、湿度大,发病严重。另外,种植过密,通风**或施氮肥过多,都有利于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栽植。栽植不宜过密,以利通风透光。入秋后,及时拔除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八仙花叶斑病为八仙花上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受侵染后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到1~3毫米,最大可达15毫米左右。后期病斑暗褐色,中心部分变灰白色,边缘部分紫褐色,略隆起。病部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病原为八仙花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hy-drangeae Ell. et

Fv.)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生开叶面,直径100~115微米。初埋生于表皮下,后外露。分子孢子长圆形,大小为10~12×2.3~3.5微米。

传染途径:病菌在被害叶内落在土表越冬,第二年八仙花重新展叶之后病菌也开始活动,从分生孢子器中产生分生孢子,借丽水飞溅传播。通风**时容易发病。

八仙花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翻土地,减少侵染源。

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7%可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http://**gg88**/pic.htm?GG88=003/0033/b001/99-011-3_33_b001-GG88_COM_114

http://**gg88**/pic.htm?GG88=003/0033/b001/99-003-3_33_b001-GG88_COM_316

http://**jnocnews**/ZhuanGao/2004/YingHua/04.06/04.06.18.05.htm

http://news.sd**.net/72339069014638592/20040615/1281526.shtml

三、八仙花的品种

1、这是很长见的品种,一般花色为深红色或玫瑰红色。

2、叶片小为深绿色,花色为淡玫瑰红色至洋红色。

3、叶片深绿色,花色鲜红,若生长在pH值在5以下的土壤中,花会变成深蓝色。

4、叶小花大,花径5厘米,为洋红色。

5、叶片小,呈锯齿状,正常情况下花色为玫瑰红色,适宜条件可变为蓝色。

6、花色为洋红色或玫瑰红色,可转变为蓝色或淡紫色。

7、该品种为矮生,日本培育,花色为粉色或蓝色。家庭盆栽观赏效果极佳。

8、叶小紧密,花色较为特别为淡绿白色,是德国选育的品种。

9、从名字可以看出大雪球花大,花茎在20~25厘米,为洋红色。

10、另一种德国品种,花色为粉红色。

四、八仙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仙花有毒吗

八仙花的养殖方法种类多样,先从最熟悉的给大家介绍起走。扦插,这样方法大家都不知道,就跟无心插柳柳成荫差不多。剪去顶端的新鲜嫩枝,在春天大概15度左右的时间**土壤中。第二种是压条法,跟第一种方法差不多,区别就在于枝条并没有和母体切断,在芽萌动时进行,30天后可生长,翌年春季与母株切断,带土移植,当年可开花。

然后是分株法,早春天的时候,将根部的枝条与母株分开,直接栽进土壤里,不过要注意在半阴出悉心养护,等待发芽。最后一种是组织繁殖,这个就高级了,是普通家庭没有办法使用的。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8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培育出不定芽。待苗高2~3厘米时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0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上,长成完整小植株。

注意以下几点盆栽八仙花常用15~20厘米盆。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后注意充分浇水,保证叶片不凋萎。6~7月花期,肥水要充足,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盛夏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花期。花后摘除花茎,促使产生新枝。花色受土壤酸碱度影响,酸性土花呈蓝色,碱性土花为红色。每年春季换盆一次。适当修剪,保持株形优美。

早春,可将扦插成活的绣球花小苗移植于盆中。盆栽时宜,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河沙2份、饼肥1份混合成的培养土,或用堆肥土4份、沙土5份、饼肥1份混匀配制,或用腐叶土6份、沙土(或炉灰渣)3份、饼肥1份的混合土。上盆后浇透水,放在室内养护,5月上旬出室。绣球花应每隔1~2年于早春换盆1次,换进新的培养土。换盆时去掉部分陈土和烂根,并结合换盆进行修剪。

绣球花喜肥,生育期间,一般每15天左右应施1次稀薄饼肥水。为使盆土经常保持酸性反应,可结合施液肥时加入 0.2%的硫酸亚铁,使其变成矾肥水浇灌。孕蕾期增施1~2次0.5%过磷酸钙浸泡液,可促进花大色艳。

绣球花叶片较肥大,需水量较多。春夏要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盛夏高温时要早晚各浇1次水,并注意适当庇荫;冬季少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度即可;生长期问浇水要充分,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夏季,更要给以充足的水分。

5~8月除满足盆土的需水外,每天还需向叶面喷1次水。但绣球花为肉质根,浇水也不可过多,水分过多易造成烂根。9月份以后天气渐凉,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生长健壮,以利于冬季休眠。

绣球花喜阴,春季出室后需先放置在半阴环境中养护,盛夏季节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防止叶片发生日灼病。9月以后光照强度日渐减弱,为促进花芽分化,应将花盆移至光线较多的地方。

绣球花的生长适温为18~28℃,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条件下6~8周,20℃温度可促进开花,见花后维持16℃,能延长观花期。但高温使花朵褪色快。

当新枝长到10~15厘米左右时即可摘心,促生分枝;待分枝长至8~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摘心,以利株形端正匀称。9月以后花芽分化,花谢后及时将枝条短剪,促生新枝,待新枝长至8~10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新枝芽充实,以利于来年开花。

以后每年早春3月应从基部剪去病枯枝和纤弱枝,保留3~5个健壮的主枝并短截,每枝留2~3个芽,促发新枝,使之开花繁茂。通过修剪整形,可使树形紧凑、丰满、匀称、花多、朵大、色艳。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木质化,不易萌发新枝,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虚,影响观赏价值。

首先是病虫害的防治,病害就是经常有萎蔫病、**病和叶斑病来袭,这就需要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是以蚜虫为主,可以用偏方,烟**泡水来冲洗,比较有效,或者用40%**乳油1500倍液喷杀。

然后要注意栽培过程中八仙花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亦忌水涝;喜半阴环境,不耐寒,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建议每隔半个月就施一次肥,可以用农家肥,如果觉得太臭可用1%-3%的硫酸亚铁加入肥液中施用。经常浇灌矾肥水,可使植株枝繁叶绿。

有细心的朋友会对植物的各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有人会问道八仙花是否有毒的问题。其实八仙花是有毒的,如果你不小心误食它的茎叶会造成疝痛、腹痛、腹泻、呕吐、呼吸急迫、便血等情况,所以在观赏八仙花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觉得花朵好看就摘几朵,甚至放在嘴里拍照等等,这样是很危险的。

关于本次花叶八仙花和八仙花是灌木**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