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

网络整理 2024-01-11 花卉

大家好,关于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2.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芍药花的种植注意事项)
  3.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4.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芍药花怎么养(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等,芍药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名花之一,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芍药花期在5~6月,芍药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朵直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芍药根极耐寒,在北方地区可以露地栽培,在一个充足处生长旺盛,在荫处生长**。芍药是人们喜爱种植的一种花卉,我们村寨中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坝中都种植有,芍药花可以观赏,根可以作为中草药利用或者销售。芍药花如何栽培和养护呢?

一是芍药的繁殖方法,芍药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繁殖,也可以播种繁殖。现在主要采用分株繁殖,俗话说:“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说明芍药最忌讳在春分分株。通常是在秋季九、十月份分株,分株时先把地上枯萎的茎剪去,再把整个芍药植株挖起来,挖芍药时注意不要损伤细根。抖落附着的泥土,然后顺其自然的分离,主要上用手掰分。分株时每丛留有3—5个芽,剪除腐朽的根部。剪口涂抹硫磺粉,以免病菌侵入,最后将植株放在种植**的**直立,根系要舒展,填土至一半处压实培养土,栽种时不宜过深,保持根茎与地平就可以,一般以根颈低于土面2—3厘米为合适。浅了影响成活,深了影响芍药移植以后的生长,栽植后浇一次透水,再培土越冬。

芍药也采用播种方法繁殖,芍药种子在八月份成熟后采收,九、十月份**,必须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在第二年春天出苗,幼苗期生长缓慢,大约需要4—5年才能开花,由于栽培时间太长,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采取分株繁殖。

二是芍药的栽培,在庭院栽培时,要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土壤要肥沃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芍药的根系比较深,因此,院坝露地栽培需要深耕并且施足底肥,采用花盆栽培的要用疏松肥沃的培养土,并且加入适量的骨粉或者过磷酸钙与土壤拌均匀,不能让芍药的根接触肥料。栽培时注意芍药根茎处的顶向上,在芽上盖泥土3—5厘米,与地面或者花盆面相平。栽培不宜过深或者过浅,过深出芽缓慢,生长**,茎细弱,开的花朵不鲜艳。过浅芍药的根容易露出土面遭到太阳暴晒,而且植株容易倒伏。

三是日常管理,芍药栽培管理简便,芍药栽培后就要浇水,第一次水要浇透,院坝地栽培的平常少浇水,土壤以稍微湿润为好,气候干旱就要及时浇水。盆栽的时候要保持土壤湿润。

芍药植株在3月中旬就开始萌动,春季三月中、下旬除去培土,灌溉中耕一次,在4月上旬出芽后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5月初花蕾迅速生长,在花蕾现色前施第二次肥料,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加水三份追肥。花凋谢后半个月就是在6月份下旬进行第三次追肥,同样是采用腐熟的饼肥加水三份追肥。在5月上、中旬芍药花蕾长到1—1.5厘米时,要摘除侧蕾,使养分能够集中供应顶蕾,这样开的花才大而鲜艳,将过密的枝干顶蕾除去。开花时对容易倒伏的植株要设立支架。10月下旬后,芍药就开始进入休眠期,要剪去枯萎的植株并且进行追肥,然后浇足水分。入冬前清除枯枝枯叶,再浇一次水,在根部培土越冬,植株每隔4—5年就要分株一次,分株时换土或者更换栽培地点。

二、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芍药花的种植注意事项)

芍药和牡丹长得特别像,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因为都太漂亮了,很多人非常喜欢。芍药花色丰富,白色、红色、紫色、**,在家里养芍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芍药长得这么好看,非常适合观赏。开花是关键,要是不开花就失去了观赏价值,要是因为不会养把芍药养死了,那就太亏了。

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缺少光照了就会不开花。因此一定要提供充足的光照。每天保证6个小时的光照。这样开出来的花就会绚丽多姿、花色艳丽,枝叶也会繁茂。尤其在冬天,应该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尽量放在向阳的阳台。

夏天需要遮阴。很容易被晒伤,害怕高温。因此可以洒水降温,提供一个比较凉爽的环境。

在冬天可以忍受寒冷,因此可以放在室外养护,但是需要通风透气,要提供充足的阳光。

营养不足了就会让芍药不开花,缺少一定的养分。因此过一段时间就要补充一下肥料。在花期之前施肥还可以促进芍药开花。

避免施加氮肥,不然枝叶非常容易徒长。在开花以前施肥可以为生长积累营养,促进开花。

在冬天休眠期。一定要施加足够的基肥,这个时候应该选择有机肥。可以为来年的开花做准备。

芍药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需要选择一些酸性土壤。碱性土壤是养不活芍药的。就会出现叶子发黄、营养**的状况。

芍药的根系比较粗,因此需要一个比较深的花盆。土壤要求肥沃、透气。

在浇水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浇水频率和浇水量,让芍药可以充分吸收到水分,又不要让根部积水。有积水就会影响根部的吸收。芍药可以忍受比较干燥的环境,不需要比较频繁的浇水。但是在开花之前就需要比较多的水分。

在冬天浇水的时候尽量选择在温度比较高的中午,因为冬天温度低,在傍晚浇水的话非常容易遭受低温冻害。温度高了还有利于水分蒸发。

芍药比较耐寒,在冬天基本上不会被冻死。想要栽培芍药的花友可以在秋天动手。

芍药在花期的修剪非常重要。及时剪掉残花、长势很弱的枝条、枯枝、残叶,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让芍药有更多的营养。细一点的枝条可以全部剪掉,只留下长得粗壮的。在秋天及时剪掉枯叶,不然很容易滋生病虫害。将侧蕾摘除之后可以让顶蕾开得更灿烂。

在养护芍药的时候尽量少移植。选择在休眠期移植。

芍药虽然长得很像牡丹。但是没有牡丹那么艳俗,更清新美丽,在春天**,花期比较短,但是开的绚烂。和牡丹相比,芍药的叶子比较窄,颜色更深一点。芍药被称为花相,非常适合观赏。芍药还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

三、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耐低温,喜欢肥沃的土壤,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喜欢充足阳光,但在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夏季喜凉爽气候,应注意遮阴。

芍药的养殖有4个要点:1、种植时间:芍药喜阳光、耐寒,对气温要求宜凉怕热,夏季高温时会生长**。秋季为栽植芍药的最佳时期。2、土质:芍药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而又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壤。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若土壤碱性过大,会引起叶片黄化,甚至萎缩枯死。3、整形修剪: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生长健壮,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芍药栽植2-3年即可进行定干。对生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对生长势弱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4、病虫害防治:芍药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部腐烂病及根瘤线虫病、天牛、红蜘蛛、金龟子、蝼蛄等。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期预防为主。对于真菌类病害,要选用稀释400倍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而对于虫害,要用稀释100倍后的苯丁哒螨灵乳油进行喷洒防治。

芍药种植注意事项:1、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2、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3、盆栽芍药霜降后要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4、芍药要经常修剪花苞,在植株开花期,要剪掉过密的枝条,并且每个枝条上花苞不能超过8个,可以使养分更加的集中,让植株开出更鲜艳的花朵。5、芍药具有一定的抗寒耐热性,最适宜植株生长的温度在18℃~26℃之间,夏季气温不能超过40℃,以免造成植株枯萎现象,冬季气温不能低于5℃,避免芍药因温度太低进入休眠期。

四、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1、芍药可通过芍药根来种植,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下旬这段时间。种植时间不能太早或太晚,要不会影响到生长,秋季正好气候凉爽适合栽种,并且能愈合长出新根,等到第二年春季可以迅速生长。

2、先准备好块根,在气候凉爽的9-10月份,将块根挖出来,然后抖落土壤,晾晒好切成带小芽的块根。不能立即栽种到盆中,可先放在旁边晾干切口,涂抹上硫磺粉杀菌。

3、将种植地区的土壤平整好,选择土层深厚的栽种地点。如果是盆栽种植的话,要提前配置好疏松透气、营养肥沃的沙质土,提前施入底肥。

4、整理好土壤,将带有小芽的块根栽种进去,然后覆盖上土壤轻轻压紧,大约覆盖10厘米厚的土层即可。要使小芽露在外面,栽种好浇次透水,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5、种植之后还是要注意好管理养护,养在散光下,定期浇水保持湿润,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除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