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肾蕨?肾蕨药用价值

网络整理 2024-01-12 花卉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肾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肾蕨以及肾蕨药用价值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2. 什么是肾蕨
  3. 肾蕨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4. 肾蕨有哪些生活习性
  5. 肾蕨是什么植物

一、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全草或根茎捣敷。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淋浊,不孕。

2.《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3.《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治湿热黄疸,**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二、什么是肾蕨

1、肾蕨属肾蕨科,又名蜈蚣草。四季常青,叶形秀丽挺拔,叶色翠绿光滑,是制作花蓝和插花极好的配叶材料。肾蕨属低等蕨类植物。

2、原产于热带及**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在15℃左右可正常生长,最低温度不低于8℃,忌强光直射,喜阴湿环境。肾蕨的用途十分广泛,通常为切叶材料,若用以吊篮式栽培,更有情趣,其块茎含有淀粉,还可入药。

三、肾蕨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肾蕨的形态特征:株高30~600厘米。根状茎直立,下面向四周发出长的匍匐茎,再从匍匐茎的短枝上长出圆形的块茎。根状茎、匍匐茎均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片羽状深裂,密集丛生,好似条条蜈蚣,长30~70厘米,宽3~5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紧密相接,无柄,45~120对,鲜绿色。孢子囊群生于侧小脉的顶端,囊群盖肾形,棕褐色,**。

四、肾蕨有哪些生活习性

1、肾蕨的生活习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环境。

2、净化对象:有一定的净化有毒气体的功效。

3、吉祥配饰:用紫砂盆盛栽。也宜配饰外形古朴,寓意深远的石质或木质饰品。

4、摆放位置:温暖湿润、荫凉通风处。

5、观赏品评:株形直立丛生,复叶深裂奇特,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叶片展开后下垂,形态自然潇洒,十分优雅,丰满的株形富有生气和美感。如谦谦君子临风而立。

五、肾蕨是什么植物

1、肾蕨是真蕨目骨碎补科植物,又叫篦子草、蜈蚣草、石黄皮等,原产热带和**带地区,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都有野生。肾蕨能吸附重金属,以全草和块茎入药,有清热利湿、软坚消积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结核咯血等症状。

2、肾蕨是真蕨目骨碎补科植物,又叫篦子草、蜈蚣草、石黄皮等,原产热带和**带地区,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都有野生。

3、肾蕨喜阴凉环境,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由于其叶片稍厚,能耐10℃左右的低温,但是长时间的低温会严重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

4、肾蕨被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棕褐色匍匐茎向四方横展,不分枝,有纤细的褐棕色须,叶形似蜈蚣。

5、肾蕨能吸附重金属,以全草和块茎入药,有清热利湿、软坚消积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结核咯血等症状。

文章分享结束,肾蕨和肾蕨药用价值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