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羊肚菌种植技术与步骤,最新羊肚菌种植技术

网络整理 2024-01-14 花卉

大家好,关于羊肚菌种植技术与步骤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最新羊肚菌种植技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羊肚菌如何种植技术
  2.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3. 羊肚菌种植技术
  4. 羊肚菌种植 羊肚菌种植的步骤
  5. 羊肚菌种植方法

一、羊肚菌如何种植技术

1、第一步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之后,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

2、第二步就是往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培养料要求铺的均匀,铺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这样培养出来的羊肚菌可以保证品质。

3、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羊肚菌的栽培也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已有许多栽培成功的例子,同时探讨了羊肚菌子实体发生的生理条件。

4、但还存在着产量低、不稳定、重复性差等问题,至今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鉴于羊肚菌是一种有极大开发前景的珍贵食用菌,对它感兴趣的栽培者越来越多。

二、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1、种植条件:种植羊肚菌时要将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维持在70%,并提供弱光环境。2、配制养料:使用木屑、面筋、磷肥、石膏和腐殖质配制养料,并利用高温灭菌。3、接种培育:将羊肚菌的菌丝接种在袋装养料的两端,然后放入25度的环境中。

种植羊肚菌要使用中性或者微碱性的土壤,土壤pH值保持在6.5-7.5之间,而且要将养殖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维持在70%,有利于菌种的生长,并且羊肚菌不喜光,养殖期间最好营造弱光环境。

种植羊肚菌要使用木屑、面筋、磷肥、石膏、腐殖质配制养料,然后将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后放入装有清水的锅中,加热蒸煮三小时,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再将袋装养料放在阴凉处晾至常温。

灭菌完成后,可以向袋装养料的两端接种羊肚菌的菌丝,然后将接种完成的培养料放在25度的环境中,定期喷洒水雾,等待菌丝长满菌袋后,放入大棚或温室中,维持湿度和温度不变,一个月后子实体就会长出。

三、羊肚菌种植技术

羊肚菌对于种植环境内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议使用肥沃疏松的偏碱性黑土栽植。生长环境内的温度在20℃为好,湿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响羊肚菌生长,并且随长随采,及时收成。

羊肚菌对于土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种植在中性或者偏微碱性的土质环境中,建议选择肥沃疏松的黑土。在土壤使用前确保透气排水性俱佳,不可残留病菌或虫卵。

羊肚菌的生长旺季是春秋两季,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温度稳定在20℃左右最好,浇水灌溉要保证湿度在70%上下。避免强光照射,弱光下滋润就能够发育很棒了。

这里说的不要除草,主要是指不用人工手段去松土除草。羊肚菌可以和杂草共生,翻土不当,羊肚菌会丧失和土壤的适应性伤害到土里的菌丝,影响其生长。杂草也是很好的遮**具,避免强光照射到羊肚菌上。

作为菌落实体生长的植物,有的单生有的同生,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所以要随长随采,及时采收。一来保证新鲜,二来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长的子实体被未及时收成的菌落影响。

四、羊肚菌种植 羊肚菌种植的步骤

1、种植时间。因为羊肚菌喜欢生长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只要温度保持在3-25度的范围内的话,都能够正常生长,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18度内。

2、种植前准备。在种植前,我们要为羊肚菌配制好适宜种植的栽培料。栽培料的配制一般以秸秆、木屑及麸皮等物质为主,也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物质。调好栽培料之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发酵三周左右后再放入塑料袋内。然后放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杀菌,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便可以开始进行菌丝的接种工作了。接种的方法以两头接种为主,然后覆膜盖土,将其压实,平整放在床面上,最后再适当洒水覆土。大约一个月左右后子实体便可以长出来了。

3、出菇期管理。羊肚菌的子实体一般可以在10-18度的环境中生长,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的话,那么子实体生长明显受阻,其最适温度在12-15度。在子实体长出后,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光线,光线对子实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子实体发育的时候,光线是必不可少的,要为羊肚菌提供适量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对子实体的颜色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光线深的话,那么羊肚菌的颜色就会比较深,相反则弱。而在出菇期的时候,为羊肚菌提供30%左右的光照即可。

4、通风水分。在羊肚菌子实体生长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合适的含水量才能够保证羊肚菌的正常生长,整个菇棚内要保持湿润的环境,最好是将湿度保持在88%左右。然后我们还要做好通风工作,因为羊肚菌是一种好气的真菌,因此要保持菇棚内有充足的氧气。每天早晚都要适当打开遮阴网,适当通通风,保持空气质量。

五、羊肚菌种植方法

1、栽培料配制:栽培料配方为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或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含水量控制在60%。

2、菌棒制作:栽培料堆积发酵20天后装袋,然后将菌袋置于100℃环境下处理8小时,接着接入菌种,待菌丝长满菌袋后5-6天,进行栽培。

3、栽培管理:将菌棒排列在床架面之上覆盖腐殖土,并保持环境的湿润。

1、配方一: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2、配方二: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3、配方三:粉碎玉米芯40%,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4、配方四:农作物秸秆粉74.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5、栽培料的料水比为1:1.3,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1、按照料水比为1: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20天左右,然后使用17×33cm聚丙烯塑料袋装袋,每袋500-600g。

2、将菌袋放置在100℃环境下灭菌处理8小时,然后接入菌种,并封好袋口,放置在22-25℃环境下培养30天。

3、等到菌丝长满袋后5-6天左右进行栽培,一般以11月份栽培为宜。

1、对菇房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硫磺熏蒸消毒),然后在床架面上铺垫一层塑料薄膜,并铺上一层3cm厚的腐殖土。

2、将腐殖土拍平后,脱去菌袋,并将菌棒排列在床架面之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列40个塑料菌袋)。

3、菌棒摆放结束后,轻喷水一次,然后覆盖3-5cm厚的腐殖土。

4、覆盖一层2cm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并保持土壤湿润,大约30天后即可长出子实体。

1、羊肚菌喜湿,因此生长环境需要保持湿润,同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发育适宜温度为4.4-16℃。

2、一般情况下,羊肚菌在出土后5-7天左右即可成熟采收,具体标准:深灰色变为浅灰色或褐**,菌盖网眼充分张开,由硬变软。

羊肚菌种植技术与步骤和最新羊肚菌种植技术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