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网上悼念花圈?悼念老人花圈挽联模板

网络整理 2024-01-15 花卉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网上悼念花圈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悼念老人花圈挽联模板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花圈上的挽联怎么写
  2. 花圈挽联称呼怎么写
  3. 悼念长辈花圈挽联有哪些

一、花圈上的挽联怎么写

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上联有称呼在前和在后两种:称呼+名字千古和悼念称呼+名字,这两种是最常见的。通常还有男灵佑,女仙逝。

下联格式则都是称呼在前:称呼+名字上挽、称呼+名字敬挽、称呼+名字拜挽、称呼+名字泣挽、称呼+名字顿首、称呼+名字拜挽等。当然在这种基本的格式下,是可以适当的进行词语的选择的比如:敬爱的雷锋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某某小学某某班敬挽。能真挚体现心中的感情就好,但是选词要严肃。

上面提到的称呼指的是逝者和你的关系。

面对着花圈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这是因为挽联有上下句句意之分所以不能贴错。挽联有上下句之分,所以要注意上下句的内容。上句是表达对某某人的悼念,故去者的名字出现在上联。下联是体现某某人赠送的花圈表达的哀念,赠送花圈者名字出现在下联。

花圈通常是在参加逝者遗体的告别仪式时、参加葬礼或者清明扫墓的时候经常会送上一种祭奠之物,用以缅怀故人,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

在花圈上面写上挽联,用来简单表达对逝者的纪念,并且注明谁赠送的花圈,又叫挽带。因为各地风俗的差异化,也都略有不同。

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上,也可以写在上长幅白纸上。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需要特别注意写挽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如果写上去的文字有错误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也会影响我们生者对逝者诚挚的敬意。

五、对于不同用途的花圈的挽联写法

1.普通祭奠花圈花篮挽联右边一般用: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千古、哀悼(逝者名字)千古、(逝者名字)安息、(逝者名字)仙逝、(逝者名字)一路走好等。

左联:(名字)敬挽、(名字)拜挽、(名字)泣挽、(名字)叩挽、(名字)顿首、(名字)拜挽、(名字)哀献等。

2.****花圈花篮挽联右联:(逝者名字)安息主怀。

左联:(名字)敬挽、(名字)携全家敬挽。

3.直系隔代长辈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4.公墓烈士陵园纪念碑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⑴单位送男员工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右联:沉痛悼念(逝者名字)千古

⑵单位送女员工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右联:沉痛悼念(逝者名字)音容宛在

右联:沉痛哀悼严父(逝者名字)大人逝世

右联:沉痛哀悼慈母(逝者名字)孺人逝世

左联:子女(名字)+配偶(名字)携全家跪拜

右联:沉痛哀悼(逝者名字)老师千古

1、称谓,称谓指的是赠送花圈的人与逝者的关系。所以称谓就可以按照亲属关系、朋友、同事、师生关系等等即可。

2、写署名的时候,一种是个人署名,一种是集体署名。个人署名是是关系+署名。集体可以是单位名。如果是家庭,可以是家中长者或者家长名字携全家敬挽:称呼(指的是你和逝者的关系)+某某携全家敬挽。

3、挽联的书写采取白底黑字的形式,字体工整统一就行了。注意下联在书写的时候要比上联低一两个字,切记!

二、花圈挽联称呼怎么写

1、(1)祖父之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

2、(2)父之胞兄弟:称伯叔大人,自称脉侄。

3、(3)父胞兄弟之妻:称伯叔母,自称脉侄。

4、(4)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回称,贤叔,自称愚嫂。

5、(5)侄妇:称贤侄媳,自称愚叔。伯父,回称伯叔翁。

6、(6)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7、(6)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8、(7)祖母之亲伯叔:称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9、(8)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10、(9)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11、(10)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12、(11)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13、(12)祖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姻兄,自称愚姨表姻弟。

14、(1)母之父:称外祖父大人,自称愚外孙。

15、(2)母之内伯叔:称外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16、(3)母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17、(4)母之亲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18、(5)母之脉侄女之夫:称表姊夫,自称姻弟。

19、(6)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20、(7)母胞兄弟:称舅父大人,自称愚外侄或甥。

21、(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22、(9)母之母:称外祖母,自称愚外孙。

23、(10)母胞内伯叔母:称外伯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24、(11)母胞兄弟之妻:称勐母,自称愚甥或愚外侄。

25、(12)母服内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26、(13)母胞姊妹:称姨母,自称姨甥或姨侄。

27、(14)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兄弟。

28、(1)妻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29、(2)妻之祖父:称岳祖父大人,自称愚孙婿。

30、(3)妻之父:称岳丈大人,自称婿。

31、(4)妻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32、(5)妻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33、(6)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34、(7)妻之亲表侄:称贤表内侄,自称表姑夫。

35、(8)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36、(9)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37、(10)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侄,自称愚内姑夫。

38、(11)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黍子婿。

39、(12)妻母之母:称岳母大人,自称黍子婿。

40、(13)妻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41、(14)妻胞兄弟之妻:称姻嫂,自称姻侍生。

42、(15)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婿。

43、(16)妻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44、(17)妻胞姊妹之婿:称贤婿,自称黍姨丈。

45、(18)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黍姨丈。

46、(19)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夫母。

47、(1)祖亲家:称老太翁先生,自称姻内侄。

48、(2)父之亲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49、(3)亲家之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50、(4)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愚弟。

51、(5)婿之伯叔:称姻兄台,自称姻愚弟。

52、(6)亲家:称姻翁×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53、(7)亲家母:称姻母×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54、(1)女之夫:称贤婿,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

55、(2)侄女之夫:称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56、(3)女之子:称贤外孙,自称黍外祖(黍上祖母)。

57、(4)侄女之子:称贤外侄孙,自称内兄弟。

58、(5)姊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59、(6)姊妹之子:称贤外侄或贤外甥,自称愚舅氏。

60、(7)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母),自称姻晚。

61、(8)姑夫:称姑丈大人,自称愚内侄。

62、(10)女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黍姻外祖。

63、(11)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64、(12)姑母:称×府姑母,自称脉侄。

65、(1)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门生)。

66、(2)业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67、(3)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68、(4)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你门下晚生。

69、(5)业师之子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世侍生。

70、(6)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71、(7)子之业师:称老师,自称世侍生。

72、(8)学生:称贤友贤世侄,自称友生。

73、(9)学生之父:称仁兄,自称世愚弟。

74、(10)同乡:称仁兄,自称乡愚弟。

75、(1)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76、(2)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77、(3)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很重要的地方。

三、悼念长辈花圈挽联有哪些

1、流芳百世,遗爱千秋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2、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3、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4、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5、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6、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7、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在仪式现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大声地接打电话;在举行送别仪式时漫不经心,或中途退场;还有些人浓妆艳抹,披红戴绿等,这些行为都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极不尊重,是参加丧礼的大忌。

在丧礼上不能蹦蹦跳跳,步伐要沉重缓慢,显示出心情的沉痛。还有在语言上也要注意。比如人死了叫“过世”、“走了”,忌讳说“死”字。

网上悼念花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悼念老人花圈挽联模板、网上悼念花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