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红叶杨?北美红枫

网络整理 2024-01-20 花卉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叶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美红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红叶杨的栽培技术
  2. 红叶杨的介绍
  3. 红叶杨树是什么品种的树
  4. 红叶杨的四大特点

一、红叶杨的栽培技术

一、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高、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二、整地:亩施有机土杂肥**0公斤,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公斤,均匀撒于土表,结合耕地深翻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三、育苗密度:由于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缺,**高,为降低成本,采用栽砧嫁接方法。根据我们的试验,这样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四、砧木选择与栽植:根据我们的观测与试验,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可买当年苗地径在2cm以上的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⒈选择:红叶杨为速生杨类,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充实的种条,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将上部发育不充实的芽,下部的瘪芽去掉。

⒉贮藏:无论年前或年后购买的种条,为保证种条的新鲜度,不失水,都要进行沙藏一段时间,嫁接时随取随用。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长度视种条数量而定,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一层沙,沙层厚度2-3cm,摆一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再覆一层沙,再放种条等,最上部复盖5-6cm的沙即可。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种条贮藏情况。

⒈嫁接时间:根据我们的经验,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

3,嫁接位置:在离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⒈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把芽放出来,然后在芽条生长到7-15cm时解绑将膜去掉。

⒉防风折:因为杨树叶片较大,易招风,引起折断。所以在红叶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⒊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叶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叶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⒋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红叶杨长到60-80cm时将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处剪掉。

⒌追肥:根据红叶杨的生长特点,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为好,第一、二次追肥20公斤尿素,第三次追含N、P、K各15的复合肥20公斤。

⒍浇水:红叶杨要求土壤湿润。所以视天气情况,旱则浇,涝则排。

⒎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⒏病虫害防治:红叶杨很少有病虫害。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以防治瘿螨类危害即可。

二、红叶杨的介绍

红叶杨又名中华红叶杨,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并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红叶杨是由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教授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起源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兴苗木种植有限公司。红叶杨的问世备受关注,曾受过CCTV1新闻联播的专题报道,知名度颇高。具有树形好、木质好、无飞絮,叶色三季四变等特点,是园林绿化和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

三、红叶杨树是什么品种的树

1、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的城市背景下,速生珍贵树种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种植,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介绍一种速生彩叶树种中华红叶杨以及其快速繁殖技术。

2、中华红叶杨(学名:Populusdeltoidscv.Zhonghuahongye),杨柳科杨属植物。中华红叶杨是由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中红杨”为强阳性树种,耐旱涝,可耐-33℃的极端低温,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10℃以上的地区。抗性强、适应性广。抗病虫,对天牛、瘿螨类、叶斑锈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在福建、广东、四川、新疆、内蒙、黑龙江均种植成功。

3、中华红叶杨为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挺拔,生长迅速、树冠丰满,发芽早,落叶晚。中华红叶杨叶色变化明显,从春季萌动到初夏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均为靓丽的玫瑰红色,初夏以后到10月中旬新发嫩叶及嫩枝为鲜艳的紫红色,而中下部成熟叶片则变为红绿色至绿色,10月中旬以后整株叶片逐渐变为杏红色,直至落叶。但叶柄、叶脉、树干顶端和侧枝顶端在整个生长期间始终是红色。叶片稠密、大而肥厚,有光泽,主干顶端和侧枝顶端的叶片始终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亮丽夺目。发芽早,落叶晚。3月下旬展叶(黄淮地区)11月下旬落叶,美化、彩化时间长,且雄性无飞絮。

4、中华红叶杨是世界唯一的高大乔木彩色速生树种,在道路、城市郊区、园林绿化中,可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叶面颜色的多变性,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中华红叶杨还是速生用材树种,树干通直**、挺拔,生长迅速,当年扦插苗可达4-5米,地径粗3-4厘米,5-6年即可成材,木质好,实用价值高。

5、中华红叶杨的发现,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为城市、郊区、道路、园林绿化带来了生机,它在彩叶树种和城市绿化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华红叶杨都将成为市场新宠。中华红叶杨体量大、观赏效果好,在城市、道路、郊区和园林绿化中有着一般灌草和彩叶灌草不可替代的效果。

6、2017年,博士生陈培培女士在导师的帮助下,对红霞杨、丹红杨、中红杨等优点基因采取,进行杂交选育,在123个选育品种中,彩叶杨7号品种表现奇特:“一树三色、树干翠绿不开裂、无飞絮、生长快”,长势第一,皮色第一,叶色独特,在123个品种中夺冠而出,取名“冠红杨”。

7、四、中华红叶杨的繁育推广技术:

8、虽然彩叶植物和速生树种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但要从总体上降低种植成本,使其在彩叶速生树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先建立能产业化生产种苗的快繁基地,但传统植物繁殖方法如种子、嫁接、扦插、压条等繁殖效率低,适应性差,成活率低,而采用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就能完全克服这些传统的植物繁殖方法和组织培养的缺点。下图为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与传统育苗的对比:

9、因此,大规模种植中华红叶杨等彩叶速生树种,必须采用全新的植物**快繁技术,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促进我国林业的产业化发展,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大大促进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红叶杨的四大特点

1、⑴叶色三季四变。6月中旬之前全株叶片为紫红色、有光泽、亮丽、**。随着季节的变化叶片由上而下逐渐变为浅红色、暗红色,但叶柄、叶脉和嫩梢始终为紫红色,落叶期叶面变为**或桔**。顶端始终象美丽的鲜花,色彩鲜艳,观赏价值极高,是彩色树中的珍品。

2、⑵发芽早,落叶晚。3月下旬展叶(黄淮地区)11月下旬落叶,美化、彩化时间长,且雄性无飞絮。

3、⑶抗性强、适应性广。抗病虫,对天牛、瘿螨类、叶斑锈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耐旱涝,耐-35℃低温。江苏、山西、福建、广东、四川、新疆、内蒙、黑龙江、河南等地均种植成功。

4、⑷两用树种。不但有极高观赏价值,而且是速生用材树种。树干通直**、挺拔,生长迅速,当年扦插苗可达4-5米,地径粗3-4厘米,5-6年即可成材,木质好,实用价值高。

5、中红杨,是世界唯一的高大乔木彩色速生树种,在道路、城市郊区、园林绿化中,可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叶面颜色的多变性,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随着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彩色世博会的相继召开和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中红杨将成为宠物,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关于红叶杨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