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竹子的生长过程,竹子的详细生长经历

网络整理 2024-01-25 花卉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竹子的生长过程的问题,以及和竹子的详细生长经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竹子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
  2. 竹子的生长速度规律是什么
  3. 竹子生长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4. 竹子的生长过程(附图)
  5. 竹子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一、竹子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

竹子的生长经历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长叶期、开花结果期和枯死期。

1、出苗阶段:先是通过根部发芽生长成竹笋,在竹子没有长出地面之前,都是通过竹笋的方式在生长。

2、长叶阶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到了春季,竹笋会出土,慢慢的外面的壳会脱掉,然后从中间抽出竹枝。此时竹杆细胞壁逐渐加厚,竹子内的营养含量逐渐减少,逐渐从湿润的内壁转变成干枯的根茎,竹子的硬度性质也从出生的稚嫩不断发育生长,竹杆的材质生长处于长叶阶段。

3、开花结果阶段:竹子就会开始拔节,短短几个月就能长到十几米的高度,但一般情况下,竹子只是会不断地升高,不会再变粗。竹杆的营养物质含量和生理活动强度处于生长的最高状态,通常可以维持3至4个月。当竹子生长到了成熟时期,竹杆内的细胞活性及材质硬度都是最坚韧的状态,此后竹杆会逐渐老化,植株会有生长缓慢的趋势,相连的竹鞭也逐渐开始退化,慢慢出现失去植株发笋的能力。

4、竹叶枯死阶段:开花结果后的竹子,生命力就会明显衰退,由于植株呼吸的消耗和物质的流失,竹杆的重量、硬度和营养物质含量都会有明显的降低。在竹子结完果实之后,就会迎来竹子的枯死期,此时竹叶慢慢枯萎变黄,竹秆开始落叶,不再长出新的叶片,一直到变得枯黄死亡。不过来年的时候新植株又会重新开始生长。

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旺盛的生长。竹子生长的过程是从无性繁殖到了后期的有性繁殖,一般周期为60年。各种竹子的所需环境不同,毛竹喜欢在湿度较大的地方生长,不能接触强烈阳光。罗汉竹就需要充足光照补给生长,否则会影响到生长形态。方竹需在阴凉处生长,否则种植困难。

二、竹子的生长速度规律是什么

1、竹子长高的速度比同等尺寸的其他植物快,主要原因是竹子的枝干分成多节、同时生长,同等尺寸的其他植物通常是顶端的分生组织在生长;而且,竹子的空心茎比同等尺寸的木本植物茎要轻得多。

2、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在雨季时,竹子的生长速度可以达到每昼夜长高150厘米~200厘米。竹子生长最慢时,它的生长速度为每昼夜长高20厘米~30厘米。不同种类的竹子的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毛竹在30天~40天内可以能长高15米~18米,巨龙竹在100天~120天内可长高30米~35米。

3、竹子的生长周期是60年,它会从笋芽生长到竹笋,接着会长出新竹,但是高度不会继续。等竹子开花后就会掉叶子,也说明竹子将面临死亡。一般它是5月份长笋的,寒冬时它就会停止生理活动,等到温度升高时就会恢复。

4、这跟“能量的观点”没什么关系,竹子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不突出。竹子每茎的光合作用面积约28平方米,每年固碳能力约16千克。有些人不知道竹子是通过竹鞭(地下茎)分生的,以为竹笋独自扩增体积,那自然显得非常惊人——但很多木本植物也有大规模的地下根系、形成**群体,其地上部分的长高速度却比竹子慢得多,显然“依托地下构造取得供应”不是竹子让人吃惊的原因。

5、竹子对土壤当然是有影响的。世界范围内的多项研究表明,竹子在短期内对新种植的土壤状况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由于竹林的生物量大、竹材含有丰富的养分且生产周期较短,经过数个轮伐期,土壤养分输出量大于输入量,会导致竹林的土壤逐渐变得贫瘠。但是,竹子造成的肥力下降可以被人施肥有效地抵消,持久地种植、收获下去。

6、植物不是从土壤里直接吸取能量变换成“有机质”的,其“有机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等光线,材料是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根部等处吸收的水。

7、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土壤取得氮、磷、钾等必需营养素,会影响土地的肥力。不同的植物需要的营养素含量有很大差异,这与植物的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关系。

8、竹子对土壤的影响变化规律已经被人们深入研究,可以控制其种植密度来减少不利影响。

三、竹子生长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竹子的生长经历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长叶期、开花结果期和枯死期。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旺盛的生长。

竹子生长的过程是从无性繁殖到了后期的有性繁殖,一般周期为60年。

1、先是通过根部发芽生长成竹笋,在竹子没有长出地面之前,都是通过竹笋的方式在生长。

2、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到了春季,竹笋会出土,慢慢的外面的壳会脱掉,然后从中间抽出竹枝。

3、竹子就会开始拔节,短短几个月就能长到十几米的高度,但一般情况下,竹子只是会不断地升高,不会再变粗。

4、竹子开花结果之后,竹秆开始落叶,不再长出新的叶片,一直到变得枯黄死亡。

各种竹子的所需环境不同,毛竹喜欢在湿度较大的地方生长,不能接触强烈阳光。罗汉竹就需要充足光照补给生长,否则会影响到生长形态。方竹需在阴凉处生长,否则种植困难。

四、竹子的生长过程(附图)

初期笋尖露头但笋体仍在土中,横向膨大生长较为显著,节间增长得较慢,基部各节陆续生根。

上升期的地下部分各节间的拉长生长基本停止,竹根大量抽发,根系逐渐形成,节间生长活动从地下推移到地上。盛期的竹笋高速生长,笋箨开始脱落,上部枝条开始伸展。末期笋箨全部脱落,枝条长齐后,竹叶全部展放,竹笋成为新竹。

1、竹子需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并调至中性或酸性。不要用太粘重的或碱性的。可将农田土和腐殖土混合起来,并加入一些细沙,以增加它的透气性。

2、竹子特别怕涝。因而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浇太多。夏季的时候可以每天一次。冬季时就需要严格控制浇水,以免出现冻伤。另外,刚移植过的植株需浇透一次,之后进入正常养护。

3、在刚栽种或移植时,可以同时在土壤里面混入一些肥,作为基肥。进入正常成长状态后,需追肥,用百分之零点五浓度的尿素,跟浇水一并进行。

五、竹子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竹子生长全过程是一个从无性繁殖营养生长到有性繁殖**交替生长的过程,从笋芽生长成竹笋,再长出新竹,生长到4个月左右,高度就不会再生长,一旦竹子开花结实之后,叶子就会脱落,也就代表着它的死亡将会来临。

通常竹子是在春季5月份左右开始长笋,在6月份生长基本完成,进入寒冬时节,随着气温的降低,竹子的生理活动也会逐渐减慢,来年春节气温回升,竹子生理活动就会逐渐恢复,这个生长周期一直不变,持续60周年。

栽竹的最佳时机应在2月份左右,在夏季也可以栽竹,虽然天气炎热,竹子的生理期薄弱,但是成活率却大大提高,但是要提醒大家春季5月份,竹子正处于出笋期,所以不宜栽竹。

竹类适合在温暖湿润环境中生长,所以在**带、热带极易常见,少数竹类生长在寒带,由于太平洋的雨量充沛,温度暖和,所以竹子不仅数量多、品种也多,也因此成为全世界竹子分布地区中心。

竹子对土壤的要求也非常高,适合在偏酸性土壤种生长,由于竹笋根部入土较深,所以在刚开始生长时木质化会不充分,更加经受不起寒冷,所以在北方竹子的生长空间会受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竹子的详细生长经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