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睡莲和荷花的区别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睡莲和荷花的区别的知识,包括睡莲的寓意象征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荷和睡莲的区别
1、睡莲是与荷花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的水生植物,是比较名贵的品种,外形和荷花相似,叶片浮在水面,有花中睡美人之称。
2、荷花是睡莲科莲属的水生植物,与睡莲的最大区别是叶子和花挺出水面。
3、荷花:荷花的花和叶高挺水面水面,也叫做挺叶,有的能高出水面1米多,亭亭玉立!
4、睡莲:睡莲的花和叶大多是浮在水面的,高挺一点而贴近水面。叶片上有明显的V型缺口。
5、荷花:多个部分可以食用,如莲子、莲蓬、莲藕。其茎叶还可以入药。
6、睡莲:睡莲能应用的部分相对较少,只有花朵可以使用,可以泡茶或制作香水,香气四溢!
二、荷花、莲花、睡莲、水莲区别
1、品种不同:荷花为莲属,睡莲为睡莲属。睡莲是浮叶植物;荷花(莲花)是挺水植物。
2、外表不同:莲花的叶片没有分岔,挺出水面。而荷花的叶片有分岔,是浮在水面,其实,莲花也就是荷花。
莲花根茎横走如藕,肉质,深入水中,其上具多数细根;细根细长,线形。睡莲的块根生长于水中或水湿地,细根细长
3、茎不同:荷花和莲花无茎,睡莲和水莲茎短,稍肉质,不具分枝。
4、叶不同:莲花和荷花是单叶互生,有长柄,圆形或阔圆形,先端圆钝,纸质,全缘或波状缘,表面有光泽绿色,背面淡绿色。
睡莲和睡莲则是单叶互生,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心形,先端圆,纸质,全或波状缘。
5、花不同:荷花和莲花的花两性,紫蓝色,单生,腋生;有长花梗;花萼片多数,披针形;花被片多数,披针形,扩展;雄蕊多数;子房上位。
睡莲和水莲的花则是两性,单生,有很长直立的花柄;花被片多数,排成数列,展开;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呈蜂巢状。
6、果不同:荷花和莲花的核果藏于莲蓬内,内有种子一枚。
睡莲和睡莲则是园艺栽培种,较少结果实。
7、用途不同:荷花和莲花多用于观赏,食用,药用。睡莲和水莲则单纯是水生观花植物。
8、性状不同:莲花的心皮为离生,埋在花托筒里,其它的睡莲科植物多为心皮合生,且不埋在花托筒里,因此莲花与睡莲虽然同为睡莲科植物,却被分置在不同属,荷花为莲属,睡莲为睡莲属。
睡莲的叶片有分岔缺口,浮(睡)在水面上。花朵授粉沉入水中,种子成熟漂出水面。
荷花(莲花)的叶片没有分岔缺口,挺出水面。花朵授粉在水面上成熟果实莲蓬,种子莲子,地下茎。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水芝、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荷花(莲科植物)
三、莲花、荷花和睡莲,是一回事儿吗有何区别
莲花与荷花是同一品种,与睡莲在科目、外形与习性上有所不同。
1、莲花: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2、睡莲:睡莲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直立或匍匐。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萼片4枚,花瓣、雄蕊多。
1、莲花: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
2、睡莲:生于池沼、湖泊中,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睡莲能耐-20℃的气温(水下泥土中不结冰)也不会冻死。为白天开花类型,早上花瓣展开、午后闭合。稍耐荫,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四、荷花和睡莲是一种花吗
荷花属于睡莲科睡莲属睡莲目植物,而莲花属于睡莲科睡莲属山龙眼目植物。也就是说荷花和莲花属于比较近的体系,但不是同一种。
1、莲花又称作荷花,是大家熟悉的水生花卉,原产印度热带地区。而睡莲原产地则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南非、美国等地区。
2、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
3、花朵的部分,莲花的花朵较大,花瓣基部宽广,图案有白、红、粉红,集中在清晨开花;睡莲一般的花型比莲花来得小(大王莲例外),花瓣长狭,图案有白、黄、紫、粉红、红、紫红、蓝,图案多,在清晨或夜晚开花。
4、莲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地下茎)都可拿来食用,不过莲花的花期只限於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
5、就植物学上的科别而言,莲是宿根性水生植物,有专供欣赏用的花莲,也有专供采莲子用的子莲。大致可分为二大类:睡莲及荷莲。
6、睡莲与莲花同为睡莲科睡莲属,但为不同种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睡莲又可分为子时莲及午时莲二类。子时莲通常在夜间开花,白天闭合;午时莲通常在白天开花,夜间闭合。
土壤这个就不用说了,荷花一般都是种植在塘里面,所以土壤最好选择塘泥或者稻田的泥土作为培养土,另外温度在8到10度以内会萌芽,温度如果达到十四度后莲蓬就会长出来了,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将荷花的温度调到15度以上,否则荷花会长得很慢,而且夏季时温度非常高,不利于它的发育,荷花最适的温度为22-35度。
荷花每天的光照至少要在7小时以上,所以属于纯露天养殖,光照时间越长其花蕾生长速度越快,不要将其放在阴暗的地方否则会让其花期变短,严重的话会不开花。施肥的话虽然荷花喜肥,但是浓肥会烧坏荷花的根,所以我们要勤施淡肥,大约半个多月施一次翠姆磷酸二氢钾即可。
1、病害:荷花在生长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病害,像**病和叶枯病,这些可以使用**进行喷洒防治,只要不是很严重不会对荷花造成很大的影响。
2、虫害:一旦发现蚜虫及大蓑蛾等冲一定要及时将病叶摘除,尽量避免其传染到别的植株上,对荷花周围进行杂草的清理,避免杂草上的虫害传染到荷花上面,定期喷洒杀虫药,做好消毒的处理。
五、荷花,莲花,芙蓉与睡莲怎么区分啊
荷花就是莲花,两者是一个东西。
荷花或莲花与睡莲、芙蓉的形态及利用价值区别
1、荷花:荷花的花和叶都高离水面,叫做挺叶,有的能高出水面一米以上,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睡莲的花和叶多半浮在水面上,其“睡态”更现得娇柔妩媚,或者抬离水面一点点而贴近水面。叶片大多有V字缺口。
3、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条较密并生有星状毛。叶为互生,呈阔卵圆形或圆卵形,掌状3~5浅裂,先端尖或渐尖,两面有星状绒毛。木芙蓉花朵较大,单生于枝端叶腋,有红、粉红、白等色,也有单瓣或重瓣之分,花期为8~10月。蒴果扁球形、10~11月成熟。
关于睡莲和荷花的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睡莲图片 睡莲开花的特点
- 下一篇:睡莲和荷花的区别,什么是睡莲,它和荷花有什么区别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1-30睡莲和荷花的区别,什么是睡莲,它和荷花有什么区别
- 01-30睡莲和荷花的区别?睡莲的寓意象征
- 01-30睡莲图片 睡莲开花的特点
- 01-30睡莲图片 睡莲最漂亮的一张照片
- 01-30睡莲图片大全(睡莲是什么样子的)
- 01-30睡莲图片大全(睡莲长什么样子图片)
- 01-30睡莲图片大全大图?睡莲叶子画法
- 01-30睡莲怎么养 水培(水养睡莲要换水吗)
- 01-30睡莲怎么养 水培?睡莲好养活吗
- 01-30睡莲怎么养 睡莲不放泥只放水怎样养
- 01-30睡莲根可以全水养吗?睡莲水培就直接扔水里会活吗
- 01-30睡莲正确的栽种方法 睡莲的水缸养殖方法视频
- 01-30睡莲正确的栽种方法(睡莲根块的种植方法)
- 01-30睡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睡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 01-30睡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秋季睡莲能切根繁殖吗
- 01-30睡莲的图片 睡莲的种植方法与管理要点
- 01-30睡莲的图片,睡莲的形态特征
- 01-30睡莲的寓意 睡莲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 01-30睡莲的寓意(睡莲家养有什么寓意)
- 01-30睡莲的寓意和象征风水 睡莲的摆放位置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