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白芨种植适宜的条件?白芨的种植方法

网络整理 2024-02-02 花卉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白芨种植适宜的条件,以及白芨的种植方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白芨适应什么地方种植,白芨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2. 白芨怎么种植(详解白芨的种植条件和环境)
  3. 白芨的种植方法
  4. 海拔800米的地方是否适宜种植白芨

一、白芨适应什么地方种植,白芨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人工种植的地方:温暖且荫蔽湿润、腐殖质含量较多的地方比较适宜种植白芨,我国大规模种植白芨的地方位于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区。自然生长的地方:白芨常生长在比较湿润的石壁和苔藓层中,或者是生长在林缘、草丛以及有山泉的地方,同时也会生长在具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下。

白芨一般适宜种植在温暖而又荫蔽湿润、腐殖质含量比较多的地方,我国大规模种植白芨的地方一般位于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陕西以及甘肃等地区(北方多为大棚栽植,比如北京和天津就有栽培白芨的种植户)。白芨常生长在比较湿润的石壁(生长白芨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并且牢牢地吸附在上面)和苔藓层中(而且经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是生长在林缘、草丛以及有山泉的地方,亦会生长于海拔为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栋树林或针叶林下。

1、土壤:种植白芨要选择土壤为沙质壤土、靠近水源、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湿性与保肥性良好的地方作为种植地,如果土壤不符合种植条件,则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沙子,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2、温度:如果种植地区的昼夜温差过大或温度过高,则要在某季节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控温来进行管理(白芨能在6-30°C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但比较适宜它生长的温度为2-25°C,当温度低于5°C时白芨就会出现叶子发黄、枯萎的现象),否则会因为影响到白芨的成活率而导致减产。

3、湿度:白芨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浇水(不能等土壤干燥后再浇水,通常是在土壤还微微湿润时就要开始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浇水时不能让种植地中出现积水;若遇到阴雨天或连续的降雨天,则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影响到白芨的生长。

4、光照:白芨具有耐阴、怕强光的特点,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做好遮阴处理,以防白芨受到阳光的直射,具体做法为选择在有天然的遮蔽物下种植白芨(保证田间具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或者是采用人工搭棚的方法来进行遮阴,但搭棚后要让种植地里面保持一定的光照,不可完全无光。

二、白芨怎么种植(详解白芨的种植条件和环境)

1、白芨属于兰科白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白芨属于温带气候植物,所以适合在我国种植,白芨开花很漂亮,叶子也具有观赏性,可以制作盆栽,白芨还是一味中草药,主要功能主治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咯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皴裂等。

2、白芨喜光,有一定耐阴能力,原生长于杂草丛中,喜阴凉湿润的环境,白芨4-5月春末夏初开花,在秋季的7-9月果实成熟。

3、了解了白芨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根据白芨的这些特性进行盆栽养护。

4、首先是选择好土壤,白芨对土质要求不严,微碱、微酸、中性性土壤都能生长的很好,尤其是肥沃的中性土只需要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所以选土范围很广,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珍珠岩或者泡沫颗粒增加土壤疏松透气性。

5、其次是光照,白芨属于喜光照植物,怕夏季暴晒,夏季暴晒会使白芨叶片前端烧叶,白芨耐阴,盆栽放到院子的树荫下或者客厅明亮的地方,在院子里可以种植在树下。

6、再次是施肥,白芨比较耐耐贫瘠,这是因为它属于宿根性植物,硕大的根球可以保持养分,但是盆栽也需要施肥,在春季施肥一次,秋季施肥一次即可,施肥以有机肥最佳,有机肥的肥效持久,也可以采用液态肥料配合浇水,一般也液肥料分解快需要经常施肥可以每季施肥一次。

7、最后是浇水管理,白芨不耐旱,喜湿润环境,所以出现干旱要及时补水。浇水后,需要翻土使土壤疏松透气。

8、白芨繁殖方式一般是分株法和种子繁殖。分株法:一般选在春季,将植株取出,将植株带根分开,重新栽种就可以了,刚栽种的需要浇一次透水。种子繁殖一般是直接将种子埋入土里,静静的等待发芽即可。

三、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的种植方法,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禁忌人群对这种食物会比较敏感,想要自给自足白芨,学习白芨的一些种植方法,我在这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关于一些白芨的种植方法,来看看吧!

在白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中,选择适宜的盆土是首要任务,养殖白芨所用的花盆以及土壤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其配土方法为腐叶土3份、田园土2份、河沙土1份然后加入少量有机肥。在上盆之前可以往盆地铺上一层小碎石或者碎瓦片,增加土壤通透性。

养护白芨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换土处理,还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换盆。换土的目的就是为植株提供更加充裕的养分,还能够避免土壤板结对植株带来的影响。在换土的`过程中,需要剪去其老弱病残的根系,保证植株的生长。

养护白芨需要合理的进行浇水以及施肥,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进行浇水,植株生长季节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冬季需减少浇水,连续阴雨天可暂停浇水。白芨的施肥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则,生长季节20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花期前后适当追施磷钾肥。

白芨喜半阴,日常养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遮阴措施,尤其在夏季,提前搭建好遮阳棚,让植株处于半阴的环境中生长即可。冬季的温度非常低,为了帮助植株安全越冬,此时可以加强植株的光照条件,接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冬季的生长。

1、养殖白芨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日常养护一定要保证植株的通风条件,一旦感染病虫害,需配合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

2、白芨的养殖还需要合理的修剪,其修剪主要是针对发育**、徒长、发病的枝叶,避免养分的流失,促进植株的生长。

白芨的种植,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种子后进行,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除草、翻整、开沟、除虫、施肥。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确保种子萌发,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并控制好环境温度,肥水适宜。

白芨的种植选择好合适的时间非常关键,白芨在每年秋季收获,南方地区在收获后即可进行种植,此时的气候温暖,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另外,北方地区的温度较低,建议将白芨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

种植白芨一定要提前整地,首先对土壤的杂草进行处理,防止杂草汲取土壤的养分。然后对土壤进行翻整、开沟,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同时往土壤中撒入适量的杀虫剂以及有机肥,防止土壤长虫同时保证土壤的肥力。

整好地之后放置2~3天即可进行播种,将白芨种子均匀的播在土壤当中,控制好播种的密度以及深度,注意不要过密,深度在3cm左右即可。完成种植之后加强养护,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水分,等待种子萌发并生长。

白芨的生长必须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照,夏季要做好遮阴措施,冬季需要盖上地膜进行保暖。日常养护的过程中,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0天左右还需要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保证植株的生长所需。

四、海拔800米的地方是否适宜种植白芨

1、海拔800米的低山地区可以种植白芨。白芨又名地螺蛳,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呈螺蛳状。白芨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2、[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野生于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3、[种植方法]:一般白芨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1份种茎与2~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

4、[栽种时间]:长江以南地区多于9~10月秋栽;西北地区宜于3~4月春栽。秋栽,选当年生,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然后,按行距33厘米,株距23~25厘米,挖深10~13厘米的穴,搂平穴底,每穴栽入种茎3块。将芽嘴处呈三角形错开平摆于穴底。栽后,覆细肥土或火土灰,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盖土与畦面平齐。

5、[注意事项]:白芨是常见中草药,也是一种食叶、块茎类野生蔬菜;其喜肥,可用过磷酸钙+腐熟农家肥作基肥,土壤需湿润,但不能淹涝。因是块茎肉质,地下害虫较多,可用少量樟脑粉兑水喷雾驱赶;病害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兑水喷雾。一般以熟地栽培为宜(也可间套其它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及产出率)。

关于白芨种植适宜的条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