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关于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头翁草药治尿道炎服用方法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白头翁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及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等。
2、白头翁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温。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3、白头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4、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冲积土和粘壤土次之,而排水**的低洼地不宜栽种。
二、白头翁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白头翁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白头翁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功效: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1、抗**毛滴虫:研究发现白头翁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
2、抗氧化、抗炎:白头翁具有阻止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的释放,增长MnSOD的活性,阻止乙型肝炎**的感染。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杀虫、抑菌:兰继毓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煎剂对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效果较好。曹景花等用K-B纸片扩散法测得白头翁水提液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白头翁又叫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作用。
4.煎剂对肠粘膜有收敛、止泻、止血等作用。
5.治疗腹泻:要辨证本品苦寒,要多配用些和胃药。对慢性泄泻,中医辨证是脾虚者,用了白头翁能滑肠,**更加稀薄。故只能用于辨证为湿热、热毒、湿毒的病人,不宜用于脾虚泄泻者。
6.抗菌: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白头翁虽然对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但如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再加党参、白术。
1.凡热毒痢疾,湿热泻痢,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可与黄连、黄柏、秦皮同用。
2.若产后血虚下痢,或痢久阴伤者,可与阿胶、甘草等配伍。
3.清热、解毒、排脓。适用于口周皮炎。
白头翁20克,苡仁25克,梗米50克。
白头翁煎水去渣,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
(1)将黄连、白头翁入沙锅,水煎,去渣取汁。吃什么好
(2)将锅中加清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待食。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10g。
3.白头翁汤的功能主治及药理作用
5.白头翁鸟的经济用途及人工选育
三、中草药: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异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经》),白头公(《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
【植物形态】白头翁,又名:奈何草(《吴普本草》),粉乳草、粉草、白头草(《履巉岩本草》),老和尚头、老冠花、老姑草、毫笔花、耗子尾巴花、猫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较肥大。叶根出,丛生,花期时较小,果期后增大;叶柄长,基部较宽或成鞘状;3出复叶,小叶再**,裂片倒卵形或矩圆形,先端有1~3个不规则浅裂,上面绿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先叶**,单一,顶生;花茎根出,高10余厘米;总苞由3小苞叶组成,苞叶通常3深裂,基部愈合抱茎;花直径3~4厘米,花被6,排列为内外2轮,紫色,瓣状,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3~3.5厘米,宽约1.2~1.5厘米,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花被的1/2,花药基着,**;雌蕊多数,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长羽毛状。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地。
本植物的茎叶(白头翁茎叶)、花(白头翁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此外,尚有下列几种同属植物亦同等人药:
根出叶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宽4~10毫米,先端锐尖,上方常有1至数个粗锐锯齿;花淡蓝紫色,花被长圆形,长2~2.8厘米。
根出叶2回羽状全裂,侧生的两对全裂片无柄,顶端的一片有柄,广菱形,再作2~3深裂;花鲜红色或紫红色。
根出叶3回羽状**,最终裂片狭线形,宽1~2.5毫米;花大,蓝紫色,花被片不反折,外面被伏毛。
基生叶2回3全裂,最终裂片宽0.8~1.5毫米,侧生裂片无柄,近羽状深裂,上面几**,下面被长柔毛;花紫色,花被外面密生柔毛。
【采集】春季开花前采挖,除掉地上茎,保留根头部白色茸毛,去净泥土,哂干。
【药材】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至圆锥形,稍扭曲,或有破皮处,长6~15厘米,直径0.5~1.7厘米。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脱落,残留者亦易剥落,不带外皮者呈灰**或淡黄褐色,具纵皱及斑状的支根痕,皮**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茎叶的痕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外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心淡**。气微,味苦涩.以条祖长、整齐、外表灰**、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主产**、辽宁、河北。此外,河南、山东、吉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亦产。
商品白头翁,各地使用的品种颇不一致,其主要的尚有: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有地上部分的根(参见"委陵菜"条),使用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翻白草的根或带根全草(参见"翻白草"条),使用于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参见"野棉花根"条),使用于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打破碗花花的根(参见"打破碗花花"条),使用于甘肃等地;大火草的根(参见"大火草根"条),使用于四川、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白头翁、兴安白头翁,**白头翁、细叶白头翁的根含皂甙约9%,水解则生三萜甙元、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另含白头翁素(又名银莲花素),是一种强的心**,但除去根的全草则有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有翁灵、翁因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①《本经》:"味苦,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③《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①《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④《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⑥《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⑦《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⑧《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⑨《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⑩《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③《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④《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选方】①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②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③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④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⑤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⑥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⑧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⑨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愈。(《小品方》)
**每日用白头翁根茎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为一疗程。病情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药液作保留***,每日1次.据23例观察,给药后**次数及红白粘液明显减少;**镜检阿米巴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为1.4天;直肠镜检查证明,溃疡愈合迅速,全部病例平均7天治愈。另文报道用白头翁煎剂治疗效十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者9天,最短者1天,平均2天。此外,亦可用白头翁组织浸出液,每日肌肉注射1次,初剂2毫升,其后每次增加0.5毫升,递增至3.5毫升为止;症状消失后继续注射5~10次,以后减为每周1~2次,全程为3个月。重症及慢**例兼用白头翁组织浸出液5~8毫升,加生理盐水60毫升作直肠灌注,每日1次。治疗23例,19例治愈,4例好转;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4.4天,**转阴为6.1天。
用单味白头翁治疗菌痢,**的观察似较少。曾报道用改良的白头翁汤(白头翁6钱,黄柏3~6钱,秦皮2~3钱,木香、陈皮、甘草各1钱,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为一剂),治疗123例急性菌痢,或慢性菌痢的急性发作型,都日服1剂,上,下午分服,连服5~10天或7~15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治愈率为78%,与对照组(用磺胺脒治疗)的治愈率76%相近。如按肠道病变的不同观察疗效,则卡他型的疗效较高,治愈率为95%,糜烂型的治愈率为75%,溃疡型的治愈率为56.7%。糜烂溃疡型的疗程均为7~15天,且同时加用10%绿茶煎剂行保留***。治疗有效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01天,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为6.9天,**次敷恢复正常时间为10.02天,**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为10.1天,**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时间为9.4天,**培养阴转时间为4.05天。
取白头翁5两,洗净剪成寸段,用白酒2斤浸泡,装坛内密封,隔水煎煮数沸,取出后放地上阴凉处2~3天,然后开坛,捞出白头翁,将酒装瓶密封备用。早晚食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饮1~2盅。一般1~2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瘰疬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的患者。经治10余例均有效。
白头翁2两,水煎股,连服数天。仍结合常规局部治疗。白头翁服后无**反应,少数病人服后有缓泻作用,对实热便秘患者,极为合适。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04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汤治大肠湿热型便秘
- 02-04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白头翁草药治尿道炎服用方法
- 02-04白头翁花图片 白头翁花的药用价值
- 02-04白头翁鸟(野生白头翁鸟怎么喂养)
- 02-04白头翁鸟几级保护 捡了一只白头翁鸟吉利吗
- 02-04白头翁鸟几级保护?白头翁鸟食配方
- 02-04白头翁鸟图片,小白头翁多大开口叫
- 02-04白头翁鸟图片?捡到白头翁要坐牢么
- 02-04白头翁鸟多少钱一只,养白头翁几只最佳
- 02-04白头翁鸟多少钱一只,白头翁鸟入宅的预兆
- 02-04白掌不开花原因及处理办法,白掌不开花怎么办
- 02-04白掌为什么不吉利(一帆风顺开白花吉利吗)
- 02-04白掌为什么不吉利?白掌的寓意和象征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办?水培白掌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办?白掌花变绿了怎么办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白掌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回事(白掌叶尾老焦是什么原因)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补救 白掌叶子尖像烧焦了
- 02-04白掌叶子发黄怎么补救,白掌叶子发黄的解决方法
- 02-04白掌图片 白掌的寓意和花语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