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珍珠黄杨,以及珍珠黄杨最好的品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珍珠黄杨是不是不好养
1、珍珠黄杨性喜凉爽湿润气候,注意以下事项还是比较好养的。
2、多年的调研与实践经验证明,野生珍珠黄杨下山后难以成活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所至。
3、与其他生命体一样,珍珠黄杨在其漫长的生态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长惯性。即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习惯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方式,来调节细胞组织的适应功能,吸收外部养分,以维持其生命成长。改变了这种惯性,就极易导致生长**甚至死亡。道理跟我们人类常见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几乎没什么两样。
4、一般来说,野生珍珠黄杨根据树龄和根系受损程度的不等,在移栽后的数月甚至两三年内,只要能给予适当的水份并精心护理,表面看来枝叶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树龄越小,根系细胞的的活力较强,成活的可能性则稍大。但即使得以成活,往往表现为春季返青迟缓,休眠期长,枝叶稀疏薄弱,多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树龄越大,则根系萎缩越快,尽管主干中的养分仍可维持叶片不致立刻枯萎,但终究难以改变死亡的命运。偶有新根发生,则应注意控制水份并适当光照,以利保根壮根,切忌急于施肥。
5、珍珠黄杨上盆四季均可进行,以植株休眠期或梅雨期最佳。上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或山泥等为主,土壤以微酸、中性或微碱为宜。如对您当地的土壤不太满意,可以植株所带土壤配以三分之一兰花土或蛭石、泥炭等拌和使用。同时可先在土中适当加上少量豆饼或豆屑等,任其在土中发酵挥发成为迟效型养料,使植株缓慢受益。地栽的植株根系十分发达,上盆时可适当剪去部分主根,须根太多也可抽去一些,不要团缩在盆内。上盆时,先在花盆底孔处固定筛网或瓦片,然后放入植株,填入培养土并浇透水份。
6、夏季换盆后起初应放置在荫凉通风的地方。春秋季节则应给予较多光照。
7、浇水是珍珠黄杨盆栽养护的主要措施。植株上盆后应浇足或浸透水份,以后可掌握不干不浇、浇(浸)则浇透的原则。所谓干,是指土壤表面开始呈干白状态,而非彻底干透。
8、树木栽植于盆中,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进行水分补充,树木就会因缺水而掉叶乃至枯萎。一般来说,珍珠黄杨在室内放置时,浇水不需过勤,若浇水过勤,盆土长期过湿,又缺乏通风和充分光照,则易引起根部缺氧而腐烂;同时浇水的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天气冷暖和土壤的透水性而定。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或连盆浸泡数分钟,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如经常外出不便浇水,可视花盆大小,用2-3根棉纱或绒线,将一端从底孔穿入盆内,另一端浸入盆、杯或其他容器内,根据水的自吸原理进行供水。冬季水份蒸发较慢,浸入水中1-2根即可,夏季可适当增加,具体可根据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
9、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是有限的,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但珍珠黄杨生长较为缓慢,施肥不需太多、太频繁,每年以初春和入秋两次为宜。珍珠黄杨盆栽施肥以氮为主,一般20cm蓬径的植株,可用黄豆20粒左右或豆饼浸泡并充分腐熟后兑水施入盆土中。
10、施用其他液体肥料注意不可过浓,以免伤根,刚上盆和新翻盆的植株不宜急于施肥。
11、珍珠黄杨除春夏两季偶有可见得的黄杨绢野螟外,少有其他虫害。危害症状为局部叶片变黄,发现后只要及时捉除或以敌百虫等普通**喷施即可。
12、珍珠黄杨病害发生,参照瓜子黄杨的病害特点,如叶面出现黑色斑点、小枝枯萎等症状,有可能是枝枯病或叶斑病,可用多菌灵、代森猛辛等广普杀菌剂溶液间隔5-7天连续喷洒3-4次。
13、珍珠黄杨分蘖性极强,随处都有新芽萌发的可能,如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降低其观赏价值。所以要适时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但切记:修枝应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期以后进行。除刚萌发的嫩枝外,盛夏生长期修剪易导致枝稍萎缩。
14、摘心:对生长过快的树枝,为抑制其高生长,促使侧技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头。
15、摘除花蕾:对于树龄较长的植株,每年8-9月份以后,在其枝干或枝端往往会生出一些珠形的花蕾,如过多,应随时摘去生在枝茎的部分,枝端处留着赏花。这样可避免消耗太多养分,保证植株枝叶繁茂。
16、修枝:珍珠黄杨常在干基上生出新枝条,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注意适当去除。修技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型,则将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应予剪去。
17、珍珠黄杨根系发达,修剪后新根的萌发力很强,在盆中生长一年以后,须根就能够密布盆底。如数年不翻盆并修剪老根,浇水难以渗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将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应考虑翻盆换土。翻盆可用原盆或换稍大一号的盆,根据树木大小来决定。换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增加土壤养分,有利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其观赏效果。修剪老根则可促使新根萌发,提高根系活力,利于养分吸收。
18、珍珠黄杨换盆所用的土壤和方法与上盆大体相同,翻盆时间可根据以下几方面决定:
19、一般微型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4年左右翻盆一次。翻盆可根据根部生长情况来决定,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将盆倒翻过来,用手拍打盆底,使树木连土带根全部倒出来,检查土块板结情况以及根系分布情况,如土块板结、根系密布土块底面,则说明必须翻盆。
20、翻盆时间四季均可进行,以选择初夏新枝萌发后或梅雨期为最佳。
21、珍珠黄杨为喜荫树种,室内放置以通气透光处为佳。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最好能选择早晚和阴雨天,适当置于户外或阳台。长期荫蔽并通风不畅,易使植株枝叶软弱。珍珠黄杨耐寒性较强,可耐零下20度左右严寒,但对晚秋或早春萌发新枝的植株则应注意保温,最好置于室内,以防产生冻害。
22、八、珍珠黄杨叶片颜色四季各异,休眠期多光照可使叶色变红,否则仍会保持绿色。
二、珍珠黄杨与龙鳞黑珍珠黄杨的区别
珍珠黄杨和龙鳞黑珍珠黄杨在外观和一些生长特性上有明显的区别。
1.叶子形状:珍珠黄杨的叶子呈椭圆形,表面平滑光亮,深绿色,叶边平整,较少波状。而龙鳞黑珍珠黄杨的叶子也是椭圆形,但叶面有许多小突起,呈波浪状,并且叶子是黑色的。龙鳞珍珠黄杨的叶子也呈龙鳞形状,但没有黑色的特征。
2.生长特性:珍珠黄杨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由于其叶子形状美观,珍贵而闻名。而龙鳞珍珠黄杨和龙鳞黑珍珠黄杨被认为是珍珠黄杨的变种,具有更加独特的叶子。
无论是珍珠黄杨、龙鳞珍珠黄杨还是龙鳞黑珍珠黄杨,它们的养护方法基本一致。要注意的是,在生长期内要适度浇水,避免积水,以免导致地面的根系腐烂。
三、哪里的珍珠黄杨最正宗
珍珠黄杨原产在江西、云南、贵州等一些山区,当地的最为正宗
养殖珍珠黄杨对土壤有一定要求,养殖珍珠黄杨的土壤要求疏松、透气、肥沃、排水性好,这样既可以给珍珠黄杨提供足够的养分,同时也能避免出现积水的情况。建议使用腐叶土、山泥、沙土混合配置。
珍珠黄杨具有一定耐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将珍珠黄杨养殖在光线阴暗的地方,否则珍珠黄杨会因为不能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而出现生长**的情况。建议把珍珠黄杨放在散光较好的地方养殖,夏季高温强光时进行遮光降温。
养殖珍珠黄杨在浇水方面要遵循“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原则,每次浇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珍珠黄杨根系糜烂。而施肥要遵循“薄肥勤施”原则,生长期要以氮肥为主,并且最好选择碧卡水溶肥,这样会更有利于珍珠黄杨根系吸收。
珍珠黄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珍珠黄杨最好的品种、珍珠黄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上一篇:珍稀竹子品种,中国稀有竹子排名
- 下一篇:珍珠黄杨?珍珠黄杨多少钱一棵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07珍珠黄杨?珍珠黄杨多少钱一棵
- 02-07珍珠黄杨?珍珠黄杨最好的品种
- 02-07珍稀竹子品种,中国稀有竹子排名
- 02-07珍稀竹子品种,内门竹有几个品种
- 02-07珙桐为什么叫鸽子树(鸽子树一棵多少钱)
- 02-07珙桐为什么叫鸽子树,中国鸽子树是啥
- 02-07珙桐图片(珙桐的形态特征)
- 02-07珙桐图片,珙桐的价值
- 02-07珙桐怎么读,桫椤怎么读
- 02-07珙桐怎么读,珙桐的英语
- 02-07珙桐树?珙桐园林用途
- 02-07珙桐树?珙桐树有什么价值
- 02-07珙桐花 珙桐现状
- 02-07珙桐花图片,珙桐树果子能吃吗
- 02-07珙桐花,珙桐树图片
- 02-07珠兰花图片 珠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02-07珠兰花图片,珠兰一年开几次花
- 02-07珠兰花的养殖方法 珠兰花图片
- 02-07珠兰花的养殖方法(白花珠兰栽培)
- 02-07珠海花店 昆明花店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