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牡丹亭作者 牡丹亭写的是什么

网络整理 2024-02-15 花卉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牡丹亭作者,以及牡丹亭写的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牡丹亭的作者简介
  2. 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3. 牡丹亭作者是谁
  4. 《牡丹亭游园》的作者是谁
  5. 《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一、牡丹亭的作者简介

1、《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

2、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3、不久,身处**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汤显祖辞官回乡后,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于是开始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

4、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5、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至情观,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思想与要求,反映了“情”与“理”的矛盾冲突。

6、汤显祖也曾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这样说过:“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之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7、从中都可看出,汤显祖是以“情”为核心进行剧作的写作,有意识地将“情”与“理”形成一对矛盾冲突贯穿于全文之中。

8、强调“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且在描写情与理的斗争中,通过艺术的想象,让这种“情”战胜了维护封建礼教的“理”。同时也把杜丽娘塑造成为了一个反对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真情”的叛逆者形象。

二、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1、《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2、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岁中举,因其风骨遒劲,不肯腼颜事权贵并拒绝大学士张居正、宰相张四维、申时行的招揽,直到43岁(1583年)才中进士,开始进入**。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值南京连年灾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却贪赃宴乐;他投袂而起,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疏抨击时政,矛头直指当权者申时行,结果降职为边远之地广东徐闻典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因抑制豪强、整顿税制招致非议,他苦于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49岁时愤然辞官回归故乡临川。不朽杰作《牡丹亭》就创作于这期间。他的作品有传奇《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种,因其都写了梦境,文学史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玉茗堂系其书堂名)。

3、《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全本55出。故事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膝下唯有一女,唤丽娘,因终日独守绣房,不免白日眠睡,被杜宝所训斥,并请来腐儒陈最良给丽娘讲授《诗经》;丽娘在侍女春香的诱导下,不满于终日闺塾的陈式生活,趁杜宝下乡之日偕春香游园遣闷,因困乏靠柳树而眠,梦中与一持柳少年在牡丹亭相亲相爱;醒后感伤不已,多次寻梦而不得,苦闷中描下自己的肖像,又感无处可寄,更加忧愁幽思,一**,终于死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拾杜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为魂游地界的丽娘所感识,遂令他掘坟而再生。丽娘**后,与梦梅同往扬州求其已升任淮扬安抚使的父亲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请求治罪于梦梅。梦梅亦上书自辩,丽娘敢于登朝申诉。皇帝英明裁断,翁婿父女欢欣和好,并皆加官进职封诰,全家皆大欢喜。

三、牡丹亭作者是谁

1、《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2、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3、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追求个性**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派反复古**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四、《牡丹亭游园》的作者是谁

1、《牡丹亭游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此剧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思恋成疾,抑郁而死。

2、三年后梦梅至南安养病,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死而复生,二人偕逃临安。梦梅应试后拜会岳父,杜宝拒不认亲。后梦梅状元及第,与丽娘同赴朝廷折证,杜宝不得已认亲,杜、柳二人终得结为夫妇。

3、剧本对封建礼教罪恶于以深刻揭露。盛赞丽娘反抗精神。曲词优美动人,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在“四梦”中成就最为突出。

4、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刻本,明泰昌间朱墨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清初竹林堂《玉茗堂四种》本,清雍正间芥子园刻本,**初暖红室刻本等数十种版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泰昌朱墨本影印。一九五四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重印。

五、《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1、《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

2、《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3、此剧在明末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