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以及和牛蒡茶能提高性功能**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草药: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异名】恶实(《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蝙蝠刺(《纲目》),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粘苍子(《辽宁主要药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江苏植药志》),大牛子(《山西中药志》),牛子(《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
【植物形态】牛蒡,又名:鼠粘草(《别录》),夜叉头(《救荒本草》),蒡翁菜、便牵牛(《纲目》),饿死囊中草(《医林纂要》),象耳朵、**猪耳朵、疙瘩菜,老鼠愁、鼠见愁。
二年生草本,高1~1.5米,上部多分枝。根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大,有长叶柄,表面有纵沟;叶片广卵形或心脏形,下部的叶长40~50厘米,宽30~40厘米,在茎上部的叶逐渐变小,先端钝圆而具一小尖头,基部心脏形,边缘稍带波状或呈齿牙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密生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丛生,着生于枝端,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厘米;花梗长3~7厘米,表面有浅沟,密生细柔毛;总苞球形,由多数覆瓦状排列之苞片组成,苞片披钊彬或线形,基部密接,先端延长而成针状,末端钩曲,着生多数简状两性花;花冠先端5浅裂,裂片呈狭长三角形,下部连合成筒状;雄蕊5,生在花冠筒内上部,与裂片互生,花丝分离,花药连合成筒,围绕在花柱四周;子房椭圆形,下位,1室,顶端圆盘状,盘上着生分离的白色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分叉。瘦果略呈弯曲之长倒卵形,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本植物的根(牛蒡根),茎叶(牛蒡茎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生用或炒黄用。
【药材】瘦果呈长扁卵形,长约6毫米,中部直径约3毫米。外皮灰褐色,有数条微突起的纵纹,中间一条较明显,全体有稀疏的斑点,又似致密的网纹.一端略窄,微弯曲,顶上有一浅色小点;另一端钝圆,稍宽,有一小凹窝。纵面稍隆起,边缘光圆而厚。外皮较坚硬,破开后种仁两瓣,灰白色,富有油性。无臭,味微苦。以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者佳。
主产河北,吉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亦产。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
【化学成分】含牛蒡甙、牛蒡酚A、B、脂肪油等。
【炮制】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并略有香气,取出,放凉。
《雷公炮炙论》:"凡使恶实,采之净拣:勿令有杂子,然后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后焙干,别捣如粉用。"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辛,温。"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
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
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
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
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
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含漱。
【宜忌】《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选方】①疏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本草衍义》)
②治喉痹: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八分.上二味捣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渐加至一匕半,日再。(《广济方》)
③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为末,热酒调下一钱匕。(《经偏方》)
④治风热客搏上焦,悬痈肿痛:恶实(炒)、甘草(生)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六分,旋含之,良久咽下。(《普济方》启关散)
⑤治瘄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细)五钱,柽柳煎汤,调下立透。(《本草汇言》)
⑥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⑦治风肿斑毒作痒:牛蒡子、玄参、僵蚕、薄荷各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⑧治痰厥头痛:旋覆花一两,牛蒡子一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侯,以腊面茶清调下一钱。(《圣惠方》)
⑨治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牛蒡子、苍耳子、甘菊花各三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⑩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秘即作:牛蒡子三两(隔纸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芦)各一两,干生地黄二两半,黄耆一两半(蜜炙)。上为细末,汤调二钱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本事方》牛蒡子散)
⑾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牛蒡子、薄荷、荆芥、山栀、丹皮、石斛、元参、夏枯草,水煎服。(《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
⑿治风龋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⒀治吹乳:鼠粘子加麝、酒吞下。(《袖珍方》)
⒁治便痈:鼠粘子三钱炒,细末,入蜜一匙,净朴硝一匙,温酒空心服。(《袖珍方》)
取牛蒡子炒研成粉,过筛储存备用。2~5岁每次1克,5~9岁每次1.5克,10~15岁每次2克,**每次3克,每天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共服2天。流行期间,除服药预防外,仍应注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临床观察344例,发病者7名;服药后12天内未发病者,计327例,占98%。一般在接触后3日内服药预防效果较佳,6日后服药的预防效果不佳。如再次接触需重新再服1次。服药中未发现**反应。
二、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
5牛蒡子的药理作用
1、牛蒡子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水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牛蒡子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水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牛蒡子有解热、利尿、降低血糖、抗肿瘤的作用。
3、牛蒡子苷有抗肾病变作用,对实验性肾病大鼠科抑制其蛋白尿**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一般药用牛蒡子用水煎服,每剂用量6-12克,炒用可减缓牛蒡子苦寒特性,降低其滑肠作用。
牛蒡子200克,捡去杂质,放于锅中,用小火炒至起微鼓起,外面呈微**并略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末。每服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
功效:能够清热解表,适用于发热偏重,外感风热,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咽红肿痛,色黄粘稠,鼻塞头痛的热毒不太严重者饮用。
材料:牛蒡子15克,**适量、粳米80克。
做法:将牛蒡子加水煎汤,去渣后放入粳米、**,在加水煮到米花粥稠,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效:可以清热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咳痰不爽,感冒咳嗽,麻疹透发不畅者服食,但需要注意,凡是胃寒、气虚、便溏者谨慎服食。
牛蒡子性寒而滑利,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初饮者部分会出现腹泻现象,所以本身脾胃虚腹泻的患者应该谨慎食用。牛蒡有辅助降三高作用,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请间歇饮用。牛蒡子它属于涩液很多的蔬菜之一,如果有过敏性皮性肤炎或者湿疹的朋友,应该禁忌食用牛蒡子。
孕妇和婴儿为特殊人群,建议不饮用。女性**期间不要饮用。
三、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
2、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
3、用于热毒疮肿尚未溃者,常与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
4、牛蒡子,中药名,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15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牛蒡根的功能主治
- 02-15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牛蒡茶能提高性功能吗
- 02-15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女人长期喝牛蒡茶的好处)
- 02-15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牛蒡根伤肝最大
- 02-15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茶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 02-15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茶的适宜人群
- 02-15牡丹(牡丹百科知识)
- 02-15牡丹(牡丹是国花吗)
- 02-15牡丹333多少钱一包 一条牡丹怎么看是333
- 02-15牡丹333多少钱一包(牡丹336是小中华吗)
- 02-15牡丹亭作者 牡丹亭的人物形象
- 02-15牡丹亭游园作者(牡丹亭是两个女人的爱情吗)
- 02-15牡丹亭游园作者?牡丹亭是明代谁的名作
- 02-15牡丹亭,牡丹亭最经典的一句话
- 02-15牡丹什么季节开花,牡丹花 哪个季节开
- 02-15牡丹什么季节开花?牡丹什么季节移栽成活率高
- 02-15牡丹什么时候开花(十月牡丹是什么意思)
- 02-15牡丹什么时候开花季节?洛阳牡丹什么季节开花
- 02-15牡丹什么时候开花季节?牡丹花是春天开还是夏天开
- 02-15牡丹几月开花,1~12月各开什么花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