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大棚种菜技术

网络整理 2024-02-18 花卉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以及大棚种菜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温室大棚蔬菜如何种植
  2. 在温室大棚里面种植蔬菜,它栽培技术是什么
  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一、温室大棚蔬菜如何种植

1、择适宜的蔬菜种类和品种为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应考虑选择经济价值高,季节差价大,覆膜保温栽培早熟,增产效果显著的蔬菜种类。

一些喜温的果菜根系生长的最低土温为10。C左右,只有扣棚10天后,土温能稳定保持在10。C以上时,方可定植。并应选择晴天栽种,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新根的发生。但由于早春气候变化大,塑料棚内气温变化更加剧烈,晚间的气温往往会降至0。C以下,地上部极易遭受霜冻。所以,除了考虑土温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外,还要考虑避免茎叶遭受霜冻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上常有单为提高地温覆盖地膜,使棚内温度下降,晚间热辐射增强,土壤中积蓄热量不易散出而补充气温,致使棚内更易出现逆温现象,且因土温较高,植株生长好,耐寒性差,更易出现冻害。因此,晚间在没有加盖保温物的情况下,大棚里铺地膜的栽培期,应晚于不铺地膜的塑料棚。

3、充分利用植株调整技术,进行合理密植

由于棚内关照条件不如露地,且空气湿度又大,一般在大棚覆膜期长的情况下,尤其是蔓生搭架的蔬菜应扩大栽植的行距,以利于通风透光。但为了提高早期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则应适当缩小株距,以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栽植密度,在管理上应及时摘除侧枝或对年侧蔓进行摘心。或应用严格的植株调整技术,实行密植栽培。

不同种类的蔬菜其生长适温常有差异,如生长适温较高,不耐低温的茄子,辣椒等,应维持较高的棚温;而生长适温较低,比较耐低温的番茄、黄瓜等,棚温则不能过高,否则,植株容易发生茎秆细、节间长、叶片小而薄的黄化现象。

各种蔬菜在定植初期和缓苗期,都应紧闭薄膜,不宜撩膜通风,以保持较高的棚温,促进新根的发生和迅速恢复生长生长。待植株生长恢复,新叶长出后,才可撩膜通风。此后,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状况以及不同蔬菜对生育适温的要求,决定是否撩膜、盖膜的早晚和通风撩膜的程度。

定植前10天施足基肥,以补充腐熟的堆积肥为主,并配施一定量的复合肥。

为了提高地温,促进定植苗发根,缓苗期要控制浇水,而缓苗后则应及时浇水,以后每隔7~10天浇水一次。在早春温度低,通风少的情况下,每次浇水量宜少;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通风量加大,棚内土壤蒸发量也增大,加上植株本身的扩展,,需水量增加,浇水量也应相应增加。

棚里关照弱,湿度大,许多病虫害的发生都较露地严重。应加强防治。此外,为了减少土传病害,特别要注意轮作。

需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保花、保果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使植株多接受阳光;植株生长过旺,则应适当降低棚温,控制植株生长,使同化养分积累,促进花,果的发育和膨大。

二、在温室大棚里面种植蔬菜,它栽培技术是什么

蒜头白、瓢儿白等小白菜8-11月均可以播,乌塌菜耐寒不耐热,不宜早播,一般10-11月播,雨季播种虽能生长,但品质差。红菜苔早熟种7-8月播,晚熟种9-10月播,菜心适温范围较广,4-10月均可以播,但以8-9月播的品质好。播种育苗小白菜类型可以**也可育苗移栽,生长期短,植株矮小的多行**。早熟种对温度反应敏感,生长发育快,要预防未熟抽苔,中晚熟种对温度要求较严,又不宜过早播种。秋冬播用种量0.75-1公斤/亩,夏秋播要1.5-2公斤,可以撒播也可点播,间拔采收。定植或留苗距离秋季20-24厘米,冬季15-18厘米。田间管理小白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弱,生长期短,**定苗后及移栽成活后应及时追肥,以后隔10-15天再施一次追肥,用尿素15-20公斤。追肥要结合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首先调节好土壤,施用一下羊粪有机肥,可以保地温,有利于种子发芽,翻耕,漫水,地干后播种,就可以啦。(1)土壤处理种植前必须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处理,比如石块多的清理石块;土壤有板结现象的通过多施磷肥以解除板结,必要时可对温室进行换土。(2)常规育苗技术方案常规育苗温室,其生产流程包括:种子精选包衣、营养土处理、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喷水、催芽到温室驯化等。主要培育的品种包括:蔬菜类有大白菜、菜瓜、青椒等常规蔬菜和一些新品种的试验种。

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

大棚蔬菜生产有着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生产技术要求不严等优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一起来看看。

随着设施栽培的普及和推广,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条件。但是,设施条件下温湿度极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和传播,特别是土传病虫害。如何进行温室大棚的土壤消毒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般土壤消毒用**、**等药剂消毒,这不但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而且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现在介绍一种既省钱效果又好的消毒方法——太阳能消毒方法。

每年将用旧的废薄膜收好留作土壤消毒用,在7、8月份利用太阳直射时间长温度高来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为:每667平方米施入碎稻草1000—2000kg、生石灰30-60kg(ph6.5以下,如ph6.5以上用同量的硫铵),深耕,整地成宽60—70cm、高30cm的小厢,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地表面积使地温升高快。厢面上盖上旧薄膜,沟内灌满水至厢面湿透为止。将温室大棚天膜盖严密封7d以上(天气晴好时为7d,如阴雨天多时间要加长),采用该方法地表温度可达80℃以上,一般的病虫都能**。这种消毒方法因为室棚内温度高,要将室棚内的不耐热的物品搬出室棚外。

每种病害都需有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在棚室管理中尽量避免出现发病的环境条件,既可防病于未然,又省下了打药的成本,避免了**污染。湿度是多种病害发生的关键条件,棚室内防病要以降低湿度为中心。

1、浇水。播种前、定植后要浇足底水,缓苗后浇足缓苗水。尽量减少在生育期浇水,防止生长期过频的浇水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期如需浇水,可开沟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2、覆盖无滴膜。棚室由于内外温度差异大,棚膜结露是不可避免的。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结露分布均匀面广,因而滴水面大,增加空气湿度严重。采用无滴膜后,表面虽然也结露,但水珠沿膜面流下,滴水面小,增加空气湿度不严重。

3、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灌溉时用膜下灌水法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4、合理密植,利用大小行栽培。棚室内定植密度勿过大。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

5、中耕松土。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空气湿度。

6、通风。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可有效地降低棚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

7、浇水时间。寒冷季节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立即密闭棚室,提高温度。等到了中午和下午时再加大通风,排出湿气。

8、减少传播病害途径。蔬菜病害的病菌从越冬、越夏或病株中心传染到其他植株,都有一个或数个传播途径。

在管理中阻断这些途径,可减轻病害的流行。以芹菜为例: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均依靠水滴传播,在栽培中防止水滴形成即可减轻病害的流行传染;软腐病、**病等主要依靠农事**作、接触传播,在田间管理时,尽量避免病、健株的交叉接触,减少病害的大流行;**病主要依靠蚜虫传染,及时防治蚜虫可减少传染。

一、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可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

三、改进架膜方式: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

四、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五、选用无滴棚膜:此种植上不会凝聚水滴,适光率可达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日坚持清扫,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强光照。

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经常撒干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促使蔬菜健壮生长。

七、增施二氧化碳。在棚内燃烧沼气,既提高了棚温,又增补了二氧化碳气体。

八、设置反光幕。在棚室后墙设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强弱光区的光照,提高2℃-3℃地温。

九、施用生长调节剂。正确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关于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全,大棚种菜技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