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椤木石楠,以及石楠木材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石楠,光叶石楠,红叶石楠,椤木石楠的区别
1、石楠与红叶石楠都是蔷薇科石楠属植物。两者的植物学名均为Photinia serrulata。两者均在园林绿化中都有着广泛的栽培与应用。
2、它们的区别在于:通常提到的石楠是小乔木,叶常绿,革质,常孤植或作行道树。而红叶石楠是石楠属杂交品种,它的叶通常为红色,为观叶植物,常丛植或成片种植,也可用做绿篱。
二、石楠和椤木石楠的区别
1、1,石楠:石楠(原变种),常绿灌木或中型乔木,高3-6米,有时可达12米;枝褐灰色,全体**;冬芽卵形,鳞片褐色,**。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2、2,椤木石楠:常绿乔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有稀疏平贴柔毛,老时灰色,**,有时具刺。
3、1,石楠:产安徽、甘肃、河南、江苏、陕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日本、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4、2,椤木石楠:分布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越南、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5、1,石楠:生于杂木林中,海拔1000-**0米。
6、2,椤木石楠:椤木石楠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灌丛中。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椤木石楠
三、椤木石楠的栽培技术
1、待树苗基本出齐时(约经过30天),应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将树苗拔出。树苗密度过大的应
2、及时间苗,时间在5月份,密度过小的应及时移栽或补种。将间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随栽随浇水,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每半个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复合肥,每亩用量约为4千克。天旱时及时灌溉,涝时及时排水。苗床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蛴螬、地老虎等,应及时防治。还要防止鸟兽为害树苗。病害
3、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石楠叶片上,初期病斑褐色,扩展后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干枯,着生黑色颗粒,严重时可引起落叶。病菌一般从伤口和皮孔侵染,病叶可作为病源引起再侵染。该病常年发生,梅雨季节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理病叶;二是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100-150倍液、60%-75%代森锌500-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或用5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5、主要有介壳虫、石楠盘粉虱、**虱和蛀干害虫。防治介壳虫可用40%**乳油1000-2000倍液喷洒处理。石楠盘粉虱的防治:人工摘除有虫叶片,杜绝其大量繁殖和蔓延;利用其成虫对**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在羽化前两天,于植株旁布置黄板进行诱杀,杀灭效果很好;利用其主要天敌如细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进行生物防治。防治**虱,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树冠喷雾,能迅速杀灭**虱群体;用40%**乳油15毫升/株根施,不仅能保护天敌,而且防效很好。防治蛀干害虫如天牛幼虫、吉丁虫等,可用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喷洒,以喷至树干流液为止;成虫出现时,用80%**1000倍液喷雾;9月下旬在树干基部喷洒80%**或辛硫磷200倍液毒杀成虫。
四、椤木石楠和石楠的区别在哪里
石楠的叶柄较长,叶片较大,新叶通常为红色,花瓣近基部**;而椤木石楠为黄褐色,花序有柔毛,花和果较大,易于区别。椤木石楠为常绿乔木,高一般在6-15米;其幼枝为黄红色,后成紫褐色,有稀疏平贴柔毛,老时灰色**,有时具刺。嫩叶桃红色,老叶暗绿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梨果球形,可生食,成熟期9~10月,落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椤木石楠为常绿乔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叶片革质,长圆形、倒披针形、或稀为椭圆形;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花瓣圆形;果实球形或卵形,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其枝繁叶茂,叶、花、果均可观赏,是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最适宜园林树种,其木料可做农具,同时,根及叶可入药,又具清热解毒之功效。椤木石楠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赤实累累,艳丽夺目,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最适宜园林栽植的树种。形态特征编辑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小枝幼时具长柔毛,不久脱落**,紫褐色,有近圆形皮孔。叶片薄革质,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疏生细锯齿,上面光亮,两面**,侧脉6-9对,叶脉在叶片上面显著深陷,在下面隆起,达边缘前即网结,细脉不显;叶柄极短,长1-2毫米,**,带红色。伞房花序顶生,直径3-4厘米,具少数花;总花梗和花梗**,有疣点,花梗长4-10毫米;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直径约4毫米,外面**;萼片三角卵形,较萼筒稍短,先端急尖,内外两面**;花瓣白色,卵形,长3-4毫米,先端圆钝,**;雄蕊20,长于花瓣,**;花柱2,近中部合生。果实卵状椭圆形,先端有宿存萼片如坛子状,长8-10毫米,直径6-8毫米,红色,**,有少数斑点,含种子1;果梗长1-1.8厘米,密布疣点。花期4月,果期10月。
椤木石楠生长习性:椤木石楠生于灌丛中,海拔600-1000米。椤木石楠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阴、耐干旱,不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适温10—25摄氏度,冬季能耐-10℃低温。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椤木石楠的价值 1、椤木石楠木材坚硬沉重,结构细密均匀,为家具、油榨坊、农具、器械的优良用材。 2、椤木石楠树冠整齐,耐修剪,可根据需要进行造型,是园林和小庭园中很好的骨干树种,特别耐大气污染,适用于工矿区配植。 3、椤木石楠的根及叶可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疖。
五、椤木石楠是楠木的一种吗
金丝楠木是专指桢楠中出的,金丝含量较高的才叫金丝楠木,所谓金丝是桢楠老料多年与空气接触,自然氧化而形成的一种结晶体。而其它楠木也有金丝,但含量少得多,而且质地也没有桢楠致密,桢楠老料颜色比新料深一些,常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桢楠的香气比较好闻,有一种幽香的感觉。
比桢楠差一点的是香楠木,色泽香气等都比桢楠差一些,但也是一种好木料,打磨得好,也能呈现一些如虎皮纹,水波纹等,其它的如水楠润楠等质地纹理等都疏松得多,香味也淡得多。
主要区别有,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不同、分布范围不同,具体如下:
1、石楠别名红树叶、石岩树叶、水红树、山官木等,属蔷薇科、石楠属、石楠种。
:别名火焰红、千年红、红罗宾、红唇、酸叶石楠等,为石楠属杂交种。
常绿灌木或中型乔木,高3-6米,有时可达12米,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复伞房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果实红色,后成褐紫色,花期6-7月,果10-11月成熟。
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乔木高可达5米、灌木高可达2米。叶片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叶端渐尖,叶基楔形,叶缘有带腺的锯齿,花多而密,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梨果黄红色,5-7月开花,9-10月结果。
主产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
红叶石楠主要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的**带和温带地区。
关于椤木石楠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03椤木石楠,椤木石楠可以车珠子吗
- 03-03椤木石楠?石楠木材
- 03-03椰子传播种子的方法(槭树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
- 03-03椰子传播种子的方法?椰子妈妈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 03-03椰子树图片(最漂亮的椰子树的画法)
- 03-03椰子树图片大全大图 椰子手绘图
- 03-03椰子树图片大全大图,椰子树的简单介绍和特点
- 03-03椰子树图片,椰子Q版卡通图片
- 03-03椰子树简笔画(椰子树图片简笔画)
- 03-03椰子树简笔画(椰子树长什么样子图片)
- 03-03楝树,楝树怎么读
- 03-03楝树?苦楝子树图片
- 03-03楠木有34个品种图片 普通楠木有收藏价值吗
- 03-03楠木有34个品种图片(金丝楠木鉴别方法图解)
- 03-03楠木树 楠木树有什么用处
- 03-03楠木树 楠木特征
- 03-03楠木树品种及图片 金丝楠木的纹理种类
- 03-03楠木树品种及图片?楠树品种怎么区分
- 03-03楠木树图片大全(楠木树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 03-03楠木树图片大全(正宗金丝楠木图片)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