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桫椤树的药用价值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桫椤树图片和价值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沙椤树的药用
药用价值:桫椤树干外皮坚硬,花纹美观,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具有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冒、**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大约在25—30%左右,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茎具有清热解署等功效。
二、桫椤有什么药用价值
桫椤又名树蕨,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蕨类植物是一种古老原始的植物,现存蕨类大多为草本。在2亿年前恐龙生活的年代中,树蕨曾遍及世界,高大而繁茂。由于地质变迁,绝大多数已经绝灭,埋在地下成了煤炭,只有极少数幸存下来。树蕨生长在热带森林中,高3-8米,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最高的可达2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蕨类植物。树蕨的树干圆形,有点像椰子树,树干上不分枝,有疏刺或布满六角形的斑纹。只在树的顶端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向四周伸展。树蕨没有花,也不结果实和种子。在它的叶片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看起来像一个个**小点,里面长着许多孢子,它们就是靠这些孢子繁衍后代的。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落到土壤中,先萌发长成一个心脏形的绿色扁平的原叶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腹面生有假根,能**生活。在原叶体腹面前端长着颈卵器;在它后半部生有**器,所以又称"配子体",当**成熟后,可以借助许多鞭毛在水中游动到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仍吸收原叶体上的养料,逐渐发育成胚,后长成一棵新的树蕨。在我国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温暖阴湿之地也有桫椤的分布。因它稀有珍贵,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桫椤的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也可用来制做器物。入药称为"龙骨风",可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
三、莎椤植物的药用价值
没有莎椤,只有桫椤,它的别名是树蕨,刺桫椤。木本,茎高而直,含淀粉,可以食用。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冒,**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还有一种梭椤树,是七叶树的别名。七叶树可作为食品、药品、木材等,叶芽可代茶饮,皮、根可制肥皂,叶、花可做染料,种子可提取淀粉、榨油,也可食用,味道与板栗相似,并可入药,有安神、理气、杀虫等作用。木材质地轻,可用来造纸、雕刻、制作家具及工艺品等。
四、杪椤是一种什么植物
别名:桫椤、**桫椤、蛇木科名:桫椤科
拉丁名:Alsophilaspinulosa(Hook.)Tryon
**、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
海拔下限(米):通常400,最高1500,最低200
海拔上限(米):通常900,最高1600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于灭绝。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一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一12厘米,宽1.2一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叶片上羽状分叉,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8、大叶黑桫椤(A.gigantea):1)大叶黑桫椤2)多脉黑桫椤
10、小黑桫椤(A.metteniana):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metteniana)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subglabra)
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且具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冒,**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椤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加之大量森林被**,种类濒临绝灭,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带。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我国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根据专家们试验和观察,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
2、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
3、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竟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
4、桫椤是木本生植物,**周期很长,**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
5、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
6、由于原始森林逐年**,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
7、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近年来,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本种有的分布区虽已包括在自然保护区内,贵州还建立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但多数地区尚未加以重视。如四川峨眉山过去桫椤分布很多,如今只有数十株散生在伏虎寺溪沟两侧。建议当前保护重点应以四川邻水、犍为、峨眉等地区为主建立桫椤保护区,同时进行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扩大分布面积、避免分布区南缩。在福建省福安市瓜溪桫椤保护区里也有大量的桫椤,近两年开始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本种适宜于透气透水好的肥沃砂壤,土壤适宜为酸性。现在广州和香港植物园内均有栽培。1984年四川成都生物研究所已用组织培养法育苗成功。
【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遗存着大面积“恐龙食物”桫椤。
这片桫椤林分布于距墨江县城110公里的泗南江乡。据墨江县环境保护局介绍,这片桫椤林集中成片生长着,仅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桫椤就有10万余株,最粗的胸径达30多厘米,是难得的天然优良中华桫椤野生种质“基因库”。目前,云南省已在此设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整个保护区面积达6222公顷。
桫椤树形奇特,树干似笔筒,树叶似孔雀尾巴散开,树干富含淀粉,是唯一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墨江境内的桫椤有的树干高达10多米,叶片有2米多长,像一把巨型雨伞,尽展“树蕨”风采;有的树干虽仅高几十厘米,却充满生机。
化石测年表明,桫椤起源于距今3.6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繁盛于侏罗纪。专家介绍说,作为蕨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桫椤当时在地球上分布很广,茎叶中含有大量淀粉,更适合当时的恐龙享用。桫椤特别喜水怕冷,但到了白垩纪,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和寒冷,生物进入了新的灭绝周期,桫椤这种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的植物濒临绝种,仅幸存于尚保存着古代气候特征的少数热带、**带地区。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树干有小毒,应当防范。
刺桫椤在自然环境下基本无病害,但经过移栽施肥后也有病害产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每月对树体和树盘喷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虫主要有蚂蚁和蜗牛,蚂蚁可用百树得或功夫**喷雾灭杀。蜗牛喜潮湿环境,主要危害树体嫩叶和嫩秆,可用**蜗克星和灭蜗灵等撒在树盘表面灭杀和人工捕捉。
五、杪椤的药用价值
[性味功能]微苦,平。祛风利湿,活血祛瘀,清热止咳。
[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肾炎水肿,预防流行**冒;茎内液汁外搽治癣症。
[用法用量]用量9~15克;外用茎内液汁搽患处。
[附方] 1.慢性气管炎:飞桃冲剂,每次3克,每日2次,20天为一个疗程。
飞桃冲剂:取桫椤30克,五指毛桃45克,胡颓子叶15克,山白芷(羊耳菊)9克,鱼腥草24克,加水煮沸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状,加淀粉,制成颗粒,60℃烘干,过筛,分装,每包6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06桫椤树的功效与作用?桫椤酒女人喝有什么功效
- 03-06桫椤树的药用价值 桫椤树图片和价值
- 03-06桫椤树的药用价值(桫椤树药用功效)
- 03-06桫椤树,桫椤树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 03-06桫椤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桫椤树图片
- 03-06桫椤的功效与作用(桫椤树泡酒的功效)
- 03-06桫椤的药用价值与功效 桫椤树泡酒的功效
- 03-06桫椤的药用价值与功效,桫椤药用部位
- 03-06梅(梅的解释)
- 03-06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国画作品
- 03-06梅兰竹菊是什么四君子?梅兰竹菊分别代表哪四种品格
- 03-06梅兰竹菊的品质和精神,梅兰竹菊用一个词概括品质
- 03-06梅兰竹菊的品质和精神?梅兰竹菊的诗词
- 03-06梅兰竹菊的寓意和象征(梅兰竹菊分别代表什么)
- 03-06梅兰竹菊的寓意和象征,梅兰竹菊的诗句
- 03-06梅兰竹菊的诗句,写梅兰竹菊的诗句
- 03-06梅兰竹菊的诗句?梅兰竹菊五言绝句
- 03-06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梅兰竹菊七言绝句
- 03-06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象征的是什么)
- 03-06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关于植物的象征意义诗句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