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松树的特点?松树的外形特征描写

网络整理 2024-03-13 花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松树的特点,以及松树的外形特征描写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松树的特点是什么
  2. 松树的特点和外貌
  3. 松树的特点有哪些
  4. 松树有什么特点
  5. 松树外形特征是怎么样的

一、松树的特点是什么

松树的特点是树型大、种类多、寿命长、适应强。

松树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不过多数种类都属于高大的乔木,成熟之后高可达45米左右,胸径就有1.5米。且它的材质还比较好,有很多品种都是很有名的用材树种。

世界上种类将近有80多种,如黄山松,**松,湿地松,油松,安徽五针松,地盘松,**果松,班克松等等。

松树的寿命比较长。有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品种寿命都在1000多年以上。不过具体的结果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品种养护五六年就会结果,有的要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结果。

它对陆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可忍耐50度的高温和零下60度的低温。耐贫瘠性能也很强,喜光,耐旱。

它的生长速度是比较慢的,种植的一般是一两年生的实生苗。注意移植的时候一定要带有土球,这样可减少根的损伤,可提高成活率。栽种时带着土球一起入土,要压实四周的土壤,并及时浇灌透水。前两次浇水都要浇透,后期控水,不干可不浇。

二、松树的特点和外貌

松树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树木,其特点和外貌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树具有高大的树干和伞状的树冠,形状挺拔,给人一种威严而优雅的感觉。其次,松树的叶子呈针状,通常为束生或散生,颜色一般为深绿色,有些品种的叶子还带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另外,松树的树皮厚实,呈灰褐色或暗褐色,质地粗糙,有纵向的裂纹。此外,松树的种子是坚果状,被一个坚硬的球果所包裹,球果成熟后会散发出浓郁的松香味。最后,松树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土壤,使其在固定土壤和防止土壤侵蚀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松树的特点有哪些

松树为松科松属植物,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其“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松树有哪些特点吧!

松树的多数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成熟后高达45米,胸径1.5米,而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西黄松(高达75米)、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

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八十余种,如油松、樟子松、黑松、赤松、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巴山松、**松、北美短叶松、云南松、思茅松、湿地松、火炬松、卵果松、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果松、糖松、偃松、地盘松、新疆五针松、罗汉松、单叶松、欧洲黑松、欧洲赤松、欧洲山松、班克松、扭叶松等。

松树分布极广,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最低,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赤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带高海拔地区树种,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南亚松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

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专家们研究发现寿命一般都在1200年以上,我国民间有“寿比南山松”的比喻,也说明松树的寿命较长。在广西贵县南山寺后殿洞口峭壁上,挺立着一棵3千多岁的“不老松”。对于松树结实情况也不相同,有些品种5~6年即可有少量结实,15~20年时显著增多(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种结实很晚,如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极强,可以耐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松树的价值极高,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具、家具等多种用途,各种松木的纤维素含量约为50~60%,木质素为25~30%,为制浆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也可用作薪炭材。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除此之外,松树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四、松树有什么特点

松树,是一年四季常绿的植物,一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松树,通常高20~50米,最高可以达到75米。极少数为灌木状,比如偃松和地盘松。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松树的每束针叶根部都有叶鞘,但早期会脱落或宿存。松树的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植株成年时非常恒定,通常分为外生、中生、内生等3种类型。

在松树针叶的横切面中,我们可以见到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不过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都有种子2粒,每个种子上都长有一个长翅,只有少数是短翅或无翅。

小枝松科是裸子植物门中最大的科,有10个属、230多种,其中松属就有90多种,是松科也是整个裸子植物门中最大的属。松树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树种,除苏门答腊松分布到南纬2度外,其余各种都自然生长在由赤道到北纬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温带地区,松属植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极易形成浩瀚的**,所以松树有“北半球森林之母”的称号。

松树,对我们生活的这个陆生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它们能够承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单个或2~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于新枝下部。松树的球花通常于春夏季**,不过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需要等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并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这种球果通常是在秋后成熟,种鳞会张开,而且每一个种鳞中都有两粒种子。

说到这个松属植物,它们中的绝大部分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并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另外,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应用的五针松等,在一些名山胜地,也有很多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比如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黄山松、西岳华山的华山松、人间第一峰长白山的美人松……都是令游人叹为观止的美景。

五、松树外形特征是怎么样的

针叶树的一种,既高且瘦,遮荫性不佳,属於南美杉族群。

松树(pine)常绿乔木,有少数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针形,果球形,种子叫松籽(pine nut)可以吃。木材和树脂用途很广。

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高30~36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鳞状块片剥落。冬芽圆柱状,红褐色,粗壮,无树脂。针叶二针或三针一束,长18~30厘米,深绿色,腹背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3~4月开花。翌年10~11月果熟,球果长圆锥形,2~3个聚生。种子卵圆,具三棱。

喜光,忌荫蔽。耐寒,又能抗高温。耐旱亦耐水湿,可忍耐短期淹水,故名。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喜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强酸性土壤,在碱土中种植有黄化现象。

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松脂产量高。中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十年,故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作庭园树或丛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边。

松树的叶子象针一样,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分成一层层的花瓣。果实躲藏在由“稻草”摆好的家里,就好象是保护房子的战士和风雨的遮阳伞、挡雨棚。还是那种力支持的它(门)们的信念,去保护果实。

松树是笔直的,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耸立地生长着。别的树以旁出虬干为美,它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这种内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名贵树种要高尚的多。

人和树一样,做像松树一样有内在品质坚强的人,要比在“温室”中生长的花朵要伟大的多了。因而我们要学习松树的正直、朴素、坚强的许多内在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其实,松树的树冠并不繁茂,枝干也十分粗疏。如果按照通常的审美标准,松树决不是美丽的,当然也不会是树中的佼佼者。然而他的朴素,简洁,坚强,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是可以证明他是树中的好男儿。

关于松树的特点和松树的外形特征描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