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松树叶图片这个问题,松树怎么画简笔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松树的叶子像什么样子
松叶呈针状,长6-18cm,直径约0.1cm。华山松叶5针一束,黄山松、马尾松及油松均2针一束,基部有长约0.5cm的鞘,叶片深绿色或枯绿色,表面光滑,**有一细沟。质脆。气微香,味微苦涩。
1.华山松的松叶:5针一束,长8-15cm,边缘有细锯齿,仅腹面两侧各具4-8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树脂道通常3个,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有1个维管束。子叶10-15枚,针形,横切面三角形。
2.黄山松的松叶:松叶长7-10(13)cm,2针一束,微粗硬,边缘有细齿,树脂道中生。
3.马尾松的松叶: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
4.黑松的松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厘米,径1.5-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背腹面均有气孔线。子叶5-10(多为7-8)枚,长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约2厘米,叶缘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缘。
5.油松的松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径约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气孔线;子叶8-12枚,长3.5-5.5厘米;初生叶窄条形,长约4.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
6.云南松的松叶:针叶通常3针一束,稀2针一束,常在枝上宿存三年,长10-30厘米,径约1.2毫米,先端尖,背腹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初生叶窄条形,长2.5-5厘米,较柔软。
7.红松的松叶:针叶5针一束,长6-12厘米,粗硬,直,深绿色,边缘具细锯齿,背面通常无气孔线,腹面每侧具6-8条淡蓝灰色的气孔线;子叶13-16枚,针状,横切面三角形,长3.8-5厘米,宽约1.5毫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
初生叶条形,长1.3-1.6厘米,宽不及1毫米,边缘有细锯齿。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华山松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等地。
黄山松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云南松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
二、松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松叶呈针状,长6-18cm,直径约0.1cm。华山松叶5针一束,黄山松、马尾松及油松均2针一束,基部有长约0.5cm的鞘,叶片深绿色或枯绿色,表面光滑,**有一细沟。质脆。气微香,味微苦涩。
除了经济用途外,松树因其雄壮雄健、树身高大、寿命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许多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的千山、山东的泰山和江西的庐山以其松山风光而闻名。特别是安徽黄山,有松、云、石,被称为“三绝”,以松为顶。
许多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棵800年前的古松。据说它曾被清朝乾隆称为“阴遮荫侯”。
泰山“五大夫松”的传说是秦始皇在此登山避雨并被授予官位。中国人把松树视为坚贞、贞洁和长寿的象征。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三、松树叶子像什么
1、松树的树叶像针,所以也被叫做松针,猪鬃松叶、松毛或山松须。
2、松属(拉丁学名:Pinus Linn)松科植物中一属,常绿乔木,稀灌木,有树脂;树皮平滑或纵裂或成片状剥落;冬芽有鳞片;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长枝可无限生长,无绿色的叶,但有鳞片状叶,小枝极不发达,生于长枝的鳞片状叶的腋内,球花单性同株。
3、雄球花腋生,簇生于幼枝的基部,多数成穗状花序状,花粉有气囊;雌球花侧生或近顶生,单生或成束,球果的形状多种,对称或偏斜,有梗或无梗,第3年成熟,成熟时珠鳞发育成种鳞,木质,厚,其露出部分名鳞盾,鳞盾背部或顶部隆起的部分名鳞脐。
4、种子有翅或无翅。松属约8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从北极附近至北非、中美及南亚直到赤道以南地方,中国有22种10余种,分布极广,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5、本属约8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北至北极地区,南至北非、中美、中南半岛至苏门答腊赤道以南地方。为世界上木材和松脂生产的主要树种。
6、中国产22种,分布及遍全国,其中如红松、华山松、云南松、马尾松、油松、樟子松等为我国森林中的主要树种,同时在今后造林更新上仍占重要地位。另引人16种2变种,其中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长叶松、刚松、黑松等生长较快,均为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
四、松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松叶呈针状,长6-18cm,直径约0.1cm。华山松叶5针一束,黄山松、马尾松及油松均2针一束,基部有长约0.5cm的鞘,叶片深绿色或枯绿色,表面光滑,**有一细沟。质脆。气微香,味微苦涩。
除了经济用途外,松树因其雄壮雄健、树身高大、寿命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许多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的千山、山东的泰山和江西的庐山以其松山风光而闻名。特别是安徽黄山,有松、云、石,被称为“三绝”,以松为顶。
许多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棵800年前的古松。据说它曾被清朝乾隆称为“阴遮荫侯”。
泰山“五大夫松”的传说是秦始皇在此登山避雨并被授予官位。中国人把松树视为坚贞、贞洁和长寿的象征。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五、松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松树的叶子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
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统称,常绿针叶乔木,雌雄同株。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均螺旋状排列。
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
扩展资料: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球果于秋后成熟。
文章分享结束,松树叶图片和松树怎么画简笔画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 上一篇:松树叶图片?枞树是什么树图片
- 下一篇:松树叶(松树叶有什么作用)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3松树叶(松树叶有什么作用)
- 03-13松树叶图片 松树怎么画简笔画
- 03-13松树叶图片?枞树是什么树图片
- 03-13松树叶子像什么 松树叶子的形状和特征
- 03-13松树叶子像什么,松树的叶子形状
- 03-13松树叶子图片,松树叶子泡脚功效与作用
- 03-13松树叶子图片,松树的树叶像什么比喻
- 03-13松树和柏树的区别 松树与侧柏的区别图片
- 03-13松树和柏树的区别图片(侧柏松树图片)
- 03-13松树和柏树的区别(秋天的松树和柏树的描写)
- 03-13松树图片大全大图高清图片?松木长什么样图片
- 03-13松树图片大全大图高清图片?松树图片 植物图片
- 03-13松树图片大全大图,最美松树风景图片高清
- 03-13松树图片大全大图?松树图片的用途
- 03-13松树图片大全高清图片 松柏木图片
- 03-13松树图片大全高清图片(松木长什么样图片)
- 03-13松树图片简笔画 松树图画大全简笔
- 03-13松树图片简笔画,落叶树有哪些简笔画
- 03-13松树图片,最好看的松树画
- 03-13松树是什么样子的(松树的特征和外形特征)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