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其实当归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当归作用主要治什么病,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当归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药材被老百姓广泛使用,虽然有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大部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归的作用与功效。
1.第一: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且兼行气止痛。入心、肝、脾三经。心主血,肝藏血,脾通血,故能主治一切血症,为血病之要品,尤为妇科良药。因此,凡妇女**,经闭、经痛,皆常用为主药。
2.第二:另外也可用于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肠燥便秘。总之,凡属血虚血滞所引起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而以血分有寒者最为适宜。当归惟属补润之品,又有活血之功,故湿盛中满,**泄泻,及崩漏经多之症,则不宜用。
3.第三:具体来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经闭痛经、有的时候,如果感觉痛经的话,特别难受的话,可以选择当归使用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当归抗缺氧作用;当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当归护肤美容作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归的功效和作用真的很强大,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中药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即使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它的'作用,有些中药材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单纯地从功效上来说是很难说清好与不好的,不按量食用可能会引发危险,中药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养生必备。
别名: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当归。
来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兴安当归、川当归、杭当归或云南牛防风的根。
功效:祛风、止痛、燥湿、消肿。
作用: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皮肤燥痒、疥癣、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用法: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材料:鸡肉**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鸡肉切块,与黄芪、当归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调料即可。
作用:用于**不调、行经量多。
材料:鲩鱼鳔、当归各10克、红枣10枚。
材料:当归、黄芪、生姜各150克,羊瘦肉1000克。
做法:当归、生姜、黄芪以纱布包,羊肉切成小块,加大料、桂皮调味。用文火焖煮至肉烂熟,去布包、桂皮即成。
作用:适用于**、痛经等。
材料:延胡索5克、当归9克、生姜2片。
作用:适用于**后期,兼治闭经。
材料:大米适量、猪肉200克、当归15克,洋葱、土豆、胡萝卜片、调味品各适量。
1、将大米做成干饭;将当归加水煎取药汁约50毫升,连渣保留备用。
2、将猪肉炒熟,下人洋葱片、胡萝卜、土豆丝及调味品,翻炒数下后连渣倒入当归汁,加入盐、酱油、胡椒粉等调味,煮熟后即可与米饭同食。
功效:本品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效。
作用:适宜于血虚体弱、贫血、面色白光白、**稀少等症。
当归主要含蔗糖、多种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正**、内酯、烟酸、阿魏酸和半萜类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挥发油、精氨酸及多种矿物质。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
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基等。另外,还能调节**平滑肌。
三、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收缩
当归煎剂或根及叶中所含挥发油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制,可以使兔离体心房不应期延长,对乙酰胆碱或电流引起的**猫及犬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
大鼠口服当归水煎液后,血浆凝血时间延长,可使血栓减少,血栓增长速度减慢,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对小鼠急性**中毒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害有一定减轻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作用。呼吸**:当归浸膏对慢性气管炎并发的肺气肿和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有相当疗效,用药后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体力有相当恢复。
当归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对单核-巨噬细胞**有明显的**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当归成分正**内酯及苯内酯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醯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气喘。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当归煎剂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轻度抑制作用。
当归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直接消除**基,抑制氧化反应和**基反应,并能与生物膜磷脂结合,保护膜脂质拮抗**基对组织的损害。
当归煎剂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用ㄚ迷宫法测定,当归能改善**所致的痴呆,降低痴呆小鼠脑的过氧化酯质水准,和B型单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疗老年痴呆症。
当归水浸液中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均能显着促进血红蛋白及红血球细胞的生成,故有抗贫血作用。
12.外科亦用此药,对于肿疡期的散瘀消肿,溃疡期的养血生肌,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在医学典籍上,当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有如下这些:
1.《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2.《主治秘诀》云: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须以酒浸,可以溃坚,凡血受病须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黄连、当归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
3.李杲: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全活血而不走。
4.《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5.《韩氏医通》: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配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6.《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7.《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诸病虚冷者,阳无所附也,宜用之。温疟寒热,不在皮肤外肌肉内,而洗在皮肤中,观夫皮肤之中,营气之所会也,温疟延久,营气中虚,寒热交争,汗出洗洗,用血药养营,则营和而与卫调矣,营卫和调,何温疟之不可止乎。
8.《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若血滞而为痢者,正所当用,其要在动、滑两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具当以此为君。9.《本草正义》: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
9.《本草新编》:当归[1],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无定功也。
当归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当归具有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补血活血。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这些功效。
当归有“十方九归”和“药王”之美称,特别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更是功效卓着,素有妇科“圣药”和“血家百病此药通”之说。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当归的服用方法:
当归30g,熟地黄50g,红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药1~2周以上即成.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黄滋补阴血,红花,肉桂活血通经,用甜酒可行血脉.用于血虚,或有瘀滞的经闭,**不调
当归10g,黄芪60g.煎水饮.亦可将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重用黄芪,次为当归,意在补气而益血.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或气虚血亏,体倦乏力,头昏.
当归20克、黄芪50克、淮山药20克、红枣20克。将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水及药物、调料共煮至鸽肉烂熟,吃肉饮汤。
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贫血、神经**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四、当归的作用与功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当归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当归身的作用与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当归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当归功效与作用介绍2、当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介绍3、当归的作用和功效食用当归的好处是什么当归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当归功效与作用介绍1、当归是一种重要的补血药,具有养血、活血化瘀止痛、散寒、治疗虚寒腹痛等五大功效。
2、可治疗乏力、面色苍白、指甲苍白、失眠、心慌、舌轻等血虚症状,特别是产后血虚为佳;活血化瘀、祛瘀活血。
3、活血化瘀能有效缓解痛经和中风损伤引起的疼痛;润肠通便能缓解血虚引起的便秘;温经祛寒,主要用于治疗女性手脚冰冷。
当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介绍1、当归功效与作用是补血、活血、抑制血小板**。
2、当归是一味平常常用的中药,被称为妇科圣药,性温、味甘辛,中医认为归心肝脾经。
现代医学发现富含维生素A、易挥发油、富含精氨酸和多种矿物质。
当归善于补血,是补血圣药,而且性甘温、质润,可以用于治疗血虚的诸多病症,血虚导致面色的萎黄,血虚导致血不养神的失眠、心悸,还有血虚导致头晕、白发丛生、须发早白、脱发等等。
当归的作用和功效食用当归的好处是什么1、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当归是妇科之圣药,常用于治疗女性血虚或血虚导致的**不调,痛经,经闭等症状。
2、当归能散寒止痛,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
3、当归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常用于养血润肠通便。
4、当归还能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关于当归的作用与功效和当归身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关于当归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4-07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女人吃当归的最佳时间
- 04-07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当归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 04-07当花艺学徒的真实经历 花店学徒多久可以学成
- 04-07当花艺学徒的真实经历?去花店当学徒有工资吗
- 04-07形容兰花气质清雅诗句,兰花古诗词最出名
- 04-07形容兰花气质清雅诗句?十首著名的兰花诗句
- 04-07形容兰花淡雅的诗句 十首著名的兰花诗
- 04-07形容兰花淡雅的诗句?兰花气质诗词
- 04-07形容兰花的词语?兰花的十二雅称
- 04-07形容兰花的词语?四个字赞美兰花的词语
- 04-07形容桂花香的诗句(闻桂花香心情好的诗句)
- 04-07形容桂花香的诗句?带桂字的古诗词
- 04-07形容桃花的唯美短句,形容桃花的佳句
- 04-07形容桃花的唯美短句?表达对桃花的赞美的句子
- 04-07形容桃花盛开的优美句子 描写春天桃花的一段话
- 04-07形容桃花盛开的优美句子 描写桃花的惊艳段落摘抄
- 04-07形容梅花傲骨的诗句七言?赞美梅花傲气的诗句
- 04-07形容梅花傲骨的诗句七言?赞美梅花经典佳句
- 04-07形容樱花漂亮唯美的诗句 樱花的诗词佳句
- 04-07形容樱花漂亮唯美的诗句(关于赞美樱花的诗句合集)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