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常见的有药效的植物 20种常见药用植物介绍

网络整理 2024-04-15 花卉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常见的有药效的植物,以及20种常见药用植物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请农学专家确认一种有退烧药效的草本植物名称(附高清图片)
  2. 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样的药效
  3. 这是什么植物 有什么药效

一、请农学专家确认一种有退烧药效的草本植物名称(附高清图片)

大青叶,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中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植物来源各异,又:爵床科植物马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拉丁学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

分布区域产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四川除外)**、越南和马来西亚

功效作用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

炎,丹毒,**,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2]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3.《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4.《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6.《江西草药》:"治急性肝炎,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过敏性皮炎。"[1]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捣敷;煎水洗。[3]

叶含靛甙(indican),靛甙先水解为吲哚醇,再经空气氧化成靛蓝(inidgo).又含靛玉红(indirubin).

1。该品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兰色或紫红色小针晶、片状或簇状结晶.

(1)商品大青叶(2)商品大青叶(3)靛玉红(4)靛蓝

样品液:取该品粉末0。5g,加氯仿20ml,置水浴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液:取靛玉红与靛蓝,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取该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该品粉末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100ml,加热回流6小时,提取液浓缩至适量,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lml含0.07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或15μl,对照品溶液4μl与18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进行扫描,波长:λs=54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靛玉红(C18H10N2O2)不得少于0。080%.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大青叶有广谱抗生素作用.其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路边青叶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痢疾杆菌均有杀菌作用;试验还表明:其对合霉素、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碱敏感或耐药的痢疾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大青叶对乙型脑炎**、腮腺炎**、流感**亦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蓼蓝叶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甚至导致心脏停搏.对大鼠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当血管呈收缩状态时,扩张作用尤为明显.

3。抗炎、解热作用蓼蓝叶煎剂10g/kg给兔灌服,可抑制**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5g/kg灌胃可使大鼠**性脚肿减轻或消退加速.5~10g/kg灌胃,可使霍乱、伤寒混合**引起发热的家兔体温明显下降.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灌服蓼叶煎剂10g/kg,对腹腔注射葡萄球菌的小鼠,能使其腹腔液中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增强,吞噬指数提高.慢粒病人长期大量服用靛玉红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SK-SD迟发超敏反应、E-玫瑰花结试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等)均能随病情好转而恢复到正常水平;原来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服靛玉红后亦可恢复正常;靛玉红还可使慢粒病人血液中cAMP的含量随治疗显效而上升,至缓解期时接近正常.

5。对平滑肌的作用蓼蓝叶煎剂、浸剂及注射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能使肠**减弱,振幅减小,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自行恢复,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蓼蓝叶煎剂对离体豚鼠**平滑肌有明显兴奋作用,使之收缩增强、紧张度增加,且作用持久.小剂量(0.1g)产生有力的节律性收缩,剂量增大(0。25g)呈强直性收缩.

6.其他作用靛蓝混悬液灌胃,对**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靛玉红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靛玉红灌胃对小鼠Lewis肺癌及小鼠乳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靛玉红皮下或腹腔注射对大鼠W256癌肉瘤的抑制率较灌胃为高.有人认为,靛玉红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对肿瘤细胞大分子合成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7。体内过程给家兔口服从路边青叶中分离出来的吲哚甙,服药后3小时血中浓度最高.皮**射后半小时最高,可维持1个多小时.静脉注射后,血中浓度于1小时后逐渐消失.口服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肌肉与胃肠.健康男子口服100mg后尿中排出量以服药后3~5小时为最高,共达42.2mg,12小时内共排出81。83mg,在24小时内排出量共达94.95mg.因此以尿中**为主,速度很快,无蓄积中毒作用.如间隔4小时2次口服各50mg,则尿中排出量出现两个高峰,**量的最高浓度可维持4小时之久.因此临床应用以每4小时服药1次为最佳.

据数百例的观察,治愈率达93~98%。大多数病例于服药后1~4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继之头痛消失,其它症状亦渐次缓解,但病理反射大多于热退后3~5天才消失。据临床观察,单味大青叶对轻,重型效果较好,对极重型等危急病例,须结合其它中西疗法处理。即使在使用单味大青叶治疗过程中,亦常须采用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或按辨证施治原则加用其它中药。各地报道所用大青叶的品种不一,有十字花科的菘蓝,也有爵床科的马蓝,一般临床应用时亦未加区别。剂量及用法:煎剂内服,5岁以内者1~6钱,6~14岁0.5~1两,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减轻后改为4~6小时1次或每日3次,服至体温正常3日后停药。昏迷病例可用鼻饲法灌入。

预防:每日用大青叶6钱,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连服6天。观察100人,服药后发病者占10%;而对照组(未服药)**人中发病者占24%。治疗:3岁以下每次3钱,每日3~6次,水煎服。168例患儿用药后半数在4~12小时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约在17小时左右;另报道78例,2~6岁每次2~6钱,6~14岁O.5~1两,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叶、贯众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3~4次。据100例观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

大青叶煎剂每次10毫升(相当于生药1两),日服3次,连用3~5天。治疗24例,9例在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

用100%大青叶糖浆与100%蒲公英浓缩煎液等量混合内服。每周岁3~5毫升,每日3次。治疗小儿麻疹肺炎150例,多数于4~5天症状和体征悄失,病儿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进,**x线**阴影消失。追踪1月未见复发。

用大青叶3两,配合胡颓叶1两、莱菔子5钱,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据52例观察,有效率为75%。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不明显。对单纯性的效果优于合并肺气肿者。

对急性普通型传染性肝炎效果最为显著。用大青叶配合丹参、郁金、贯众、大枣组成复方治疗100例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有效率达94%。服用大青叶后多数在3~10天内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检验恢复或接近恢复者一般为2~20天。用法:大青叶(蓼蓝)**每次1两煎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3~6次。

大青叶(爵床科马蓝)**每次1~1.5两,小儿5岁以下海岁1钱,6~12岁6~8钱,12岁以上0.9~1两,水煎服,每日4~8次。治疗41例,多数病例在用药后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同时中毒症状消失,疗效显著者占68.2%。与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疗效并不逊色,如两者合并使用,则效果似更显著。

**每日用于大青叶(大部分为马鞭草科路边青,少部分为爵床科马蓝)45克煎汁1次顿服,或90克2次分服,连服至痊愈后1~2日停药。治疗菌痢(其中慢性者1例,余均为急性)及急性胃肠炎计300余例,均获较好效果。治疗后完全退烧所需时间为1天左右,排便次数和**外观恢复正常及镜检阴性所需时间平均不足5天,随访未见复发或转为慢性者。本法曾用以治疗小儿腹泻亦获较好效果。

每日用木青叶3两,分3次煎服,或用大青叶1两配合元胡、木香、香附、赤芍各3钱煎服,治疗13例,均有疗效。服药后多数在2~6天内疼痛和压痛消失,白细胞和体温恢复正常,1例在第9天压痛消失。

大青叶对多种细菌性及**性疾病均有效果。除治疗上述疾病外,临床上曾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口腔、五官等科感染性疾患,如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胆管炎、多发性疖肿、产褥热、乳腺炎、流产后感染、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此外,曾报告1例患者,因口腔溃疡用大青叶(马鞭草科路边膏)液注射后引起血尿反应,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即止。

急性毒性体重18-22g的小鼠10只,用靛玉红(1%西黄蓍胶混悬液)ig,剂量为5g/kg,体积为1ml,每天1次,连续5次,观察1wk,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亚急性毒性体重80-100g?大鼠30只,分3组,500mg/kg小剂量组、1000mg/kg大剂量组的靛玉红(1%西黄蓍胶混悬液)ig,对照组以同体积1%西黄蓍胶液ig,每日1次,连续3wk,结束后处死一半动物,余下动物wk4末处死。结果,3个组的动物食欲和体重无明显差异,心电图在实验过程中均在正常范围内。外周血象,在用药组较用药前白细胞有显著增高,4周又恢复到给药前水平。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病理切片观察,小剂量组中在4只大鼠中有2只肝组织普遍出现肝小叶周边细胞浊肿,胞浆变空,而给药4周的4只动物却无此现象。大剂量组给药3周时未见异常,而给药4周的4只动物中有1只出现细胞弥漫性坏死。其余均未见特殊病变。

靛玉红对犬的亚急性毒性:4组犬,每组3只,除对照组外,分别ig靛玉红20、100、200mg/(kg.D),连续6mo。相当临床试用剂量五倍的小剂量组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中剂量组在服药10-30日之间出现轻微的腹泻,3只犬中有1只在服药5mo后SGPT有轻微升高,有灶性肝细胞坏死;大剂量组在服药4-60d之间出现严重的腹泻、便血,服药3moSGPT开始升高,服药6mo的病理切片显示有明显中毒**灶,3只犬中有1只在服药3mo后死亡。但3种剂量对血象、骨髓象都无明显抑制,对肾功能、心电图也无影响。犬ig200mg/(kg.d),3mo3只犬有1只死亡。[5]

1.《本草经疏》:"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

2.《本草从新》:"非心胃热毒勿用。"

3.《得配本草》:"虚作泻者禁用。"[1]

二、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样的药效

滇黄精,又名节节高,仙人饭,拉丁文名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主要成份为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二氨基丁酸、毛地黄糖甙等,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效。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茎横生,有节。茎直立,单一。叶4~6片轮生,线形,长8~13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而卷曲,基部渐狭;无柄。花1~3朵腋生;花被筒状,淡绿色,6裂。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期4~5月。

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直径1-3厘米。茎高1-3米,顶端作攀援状。叶轮生,每轮3-10枚,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20(-25)厘米,宽3-30毫米,先端拳卷。花序具(1-)2-4(-6)花,总花梗下垂,长1-2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苞片膜质,微小,通常位于花梗下部;花被粉红色,长18-25毫米,裂片长3-5毫米;花丝长3-5毫米,丝状或两侧扁,花药长 4-6毫米;子房长4-6毫米,花柱长(8-)10-14毫米。浆果红色,直径1-1.5厘米,具7-12颗种子。花期3-5月,果期9-10月。

多生于阴湿的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生长于700-3600。

三、这是什么植物 有什么药效

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蒲公英的作用:1、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蒲公英副作用介绍:是药三分毒,因此大家要知道任何药物,就算是功效非常好,它都会有有毒的一面,因此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症下药,遵守医生嘱托。蒲公英也一样,蒲公英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够药食两用,但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蒲公英也有禁忌,特别是对于阳虚外寒、脾胃虚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蒲公英,否则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症状。蒲公英的副作用1.用量过大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2.药不对证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曾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反应。3.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熬的中药、蒲公英泡酒后,有些个别的会出现一些麻疹或全身瘙痒等症状,这就是蒲公英的过敏现象。偶尔也会有人在使用蒲公英注射液后会有全身寒冷、面色惨白、嘴唇青紫等症状,这也是过敏现象。

好了,关于常见的有药效的植物和20种常见药用植物介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