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国槐树 国槐植物配置说明

网络整理 2024-05-11 花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槐树,以及国槐植物配置说明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国槐树的特点怎么养护
  2. 请问国槐是什么树、有什么价值
  3. 国槐树介绍
  4. 国槐和家槐有什么区别
  5. 国槐简介

一、国槐树的特点怎么养护

1、落叶乔木,国槐树冠球形庞大,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花两性,顶生,蝶形,黄白色,7-8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荚果肉质,串珠状,成熟后干涸不开裂,常见挂树梢,经冬不落.种子千粒重为125克,每公斤8000粒左右,发芽率70-85%.种子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3年以上.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

速生性较强,材质坚硬,有弹性,纹理直,易加工,耐腐蚀,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

主要播种繁殖,也可扦插.春播,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度的水浸种24小时,余硬粒再处理1-2次.种子吸水膨胀可播种.条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7-10天幼苗出土,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一般每米长留苗6-8株,一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也可早春集中营养钵育苗后移植定苗.国槐萌芽力较强,若培养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当年苗高3-4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

播后一般7~10d开始出苗,10~15d出齐。覆膜地块要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揭去地膜。在苗高15cm时分2~3次间苗,定苗株距10~15cm,亩留苗量8000株左右。

用于绿化苗木,一般3~4年才能出圃,由于苗木顶端枝条芽密,问距短,树干极易弯曲,翌年春季将一年生苗按株距40~50cm、行距70~80cm进行移栽,栽后即可将主干距地面3~5cm处截干。因槐树具萌芽力,截干后易发生大量萌芽,当萌芽嫩枝长到20cm左右时,选留1条直立向上的壮枝作主干,将其余枝条全部抹除。以后随时注意除蘖去侧,对主干上、中、下部的细弱侧枝暂时保留,对防止主干弯曲有利。这样,翌年苗高可达3m以上。

国槐苗浇水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决定浇水次数。一般情况下,出苗后至雨季前浇2~3水,圃地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遇涝害时及时排水;播种前,育苗地亩施基肥(以有机肥或圈肥为主)3000kg左右,到6月上旬结合浇水可亩追施速效氮肥f如尿素)8~10kg,7~8月份追施尿素(最好掺入适量复混肥12~3次,每次施肥量30kg左右。9月份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根据需要可以整形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杯状形和自然式合轴主干形3种树形。自然开心形即当主干长到3m以上时定干,选留3~4个生长健壮、角度适当的枝条做主枝,将主枝以下侧枝及萌芽及时除去,冬剪时对主枝进行中短截,留50~60cm,促生副梢,以形成小树冠;杯状形即定干后同自然开心形一样留好3大主枝,冬剪时在每个主枝上选留2个侧枝短截,形成6个小枝,夏季时进行摘心,控制生长,翌年冬剪时在小枝上各选2个枝条短剪,形成“3股6权12枝”的杯状造型;自然式合轴主干形是指留好主枝后,以后修剪只要保留强壮顶芽、直立芽,养成健壮的各级分枝,使树冠不断扩大。

二、请问国槐是什么树、有什么价值

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主小儿惊痫;壮热;肠风;尿血;痔疮;湿疹;疥癣;痈疮疔肿。

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崩漏;赤白带下;痔疮;**湿痒;心痛;目赤;疥癣。

散瘀消肿;杀虫。主痔疮;喉痹;蛔虫病。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疮出血;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热吐衄;肝热目赤;头晕目眩。

①《食疗本草》:主邪气,产难,绝伤。又主瘾疹,牙齿诸风疼。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

③《滇南本草》:阴干为末,治一切大**下血,或痔疮疼痛,脓血不止,灯草煎汤服。

①治崩中或赤白,不问年月远近:槐核,烧灰,食前酒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②治痔核:槐枝,浓煎汤,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七壮,以知为度。(《传信方》)

③治九种心痛:新生槐枝一握,去两头。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千金方》)④疗大风痿痹:槐嫩蘖;煮汁酿酒饮。(《唐本草》槐枝酒)

①疗五痔:煮槐根洗之。(《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女子痔疮:槐花根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国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木材富弹性,耐水湿。可供建筑、船舶、枕木、车辆及雕刻等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

三、国槐树介绍

1、国槐树的耐寒性极强,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的比较官方,它最高可达25m左右,树干会呈现出灰褐色,而且国槐树的枝条会生长的茂盛,需要每年给其修剪处理,成株后每年大概在6~7月开花,在8~10月时结果,果实中的种子可以播种繁殖。

2、国槐树是一种槐属蝶形花科植物,它的耐寒性极强,在养殖的过程中很难冻伤,它大多栽植在我国北方地区,例如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在我国南方广东,**也有少数栽植。

3、国槐树的树形高大,最高可达25m左右,树干会呈现出灰褐色,它还有着裂纹,它的枝条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而且生长的非常茂盛,虽然国槐树的生长适当比较缓慢,但还是需要每年适当的修剪处理。

4、其实国槐树的花期很长,开出来的花朵比较小,通常在国槐树介绍中,它大概在6~7月开花,开出来的花朵是白色或淡**的,每年在8~10月时结果,结出来的果实是淡黄绿色的。

5、若是国槐树的果实成熟了,它会呈现出黑褐色,这时可以将果实中的种子取出,然后给其进行播种繁殖,国槐树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将种子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生根发芽了。

四、国槐和家槐有什么区别

国槐为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洋槐为卵状椭圆形,先端圆或稍凹(说的通俗些就是:国槐叶子先端是尖的,洋槐是圆的)。

国槐的果实是念珠状的荚果,而洋槐则是扁平的荚果。

国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

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国槐也可作为混交林的树种。

例如国槐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五、国槐简介

槐,又名国槐,拉丁学名:Sophora japonicaLinn。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

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小托叶2枚,钻状。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中国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速生性较强,材质坚硬,有弹性,纹理直,易加工,耐腐蚀,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

龙爪槐是中国庭院绿化的传统树种之一,富于民族情调。五叶槐叶形奇特,宛如千万只绿蝶栖止于树上,堪称奇观,宜独植,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抗性强。

金叶槐是公路绿化的必选品种,其色彩金黄,观赏利极高。是城市绿化行道树和用材的优良树种。栽培变种有龙爪槐,也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国槐原产中国北部,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常见的树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槐(豆目蝶形花科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国槐

关于国槐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