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永辉张氏兄弟(颍上县张氏兄弟)

网络整理 2022-06-02 最新信息

1971年,是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张轩松在福建福州出生了。

这一年,他的哥哥张轩宁1岁了。

后来他们一起创办了永辉超市。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永辉张氏兄弟

2018年是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创立永辉超市的第18年,也是永辉超市上市的第8年。

但这一年却是兄弟俩的滑铁卢。永辉超市股价在这年1月31日创下了11.08元的历史新高之后一路下行,之后一直在7-10.11元低位波动。

在股价低迷的同时,2018年永辉超市的净利润也开始出现负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8.52%。而此前两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05.18%和46.28%。

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负增长、股价的长期低迷困缚之下,一起创业近三十年的兄弟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2018年12月份,张氏兄弟因在公司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解除一致行动人的关系,各自独立依照自身意愿独立行使股东及董事权利。

虽然兄弟俩有些不合的传闻早已有之,但是兄弟俩最终分家,而且以这种方式“分家”,还是让外界颇感意外。

01

在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前,张氏兄弟二人共持有永辉超市22.1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后,牛奶有限公司持股19.99%,为第一大股东;张轩松和张轩宁分别持股14.70%、7.77%,位列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多年来,张轩宁在外界几乎是个“隐形人”。提到永辉超市,大家知道董事长张轩松,但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张轩松还有个同为创始人的哥哥张轩宁。

当然,这也和张轩宁的性格有关。他为人低调、不喜欢社交、不爱张扬,很少代表公司出现在公众场合,所以外界知道他的自然就很少。

不过低调的张轩宁却是弟弟创业路上的领路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张轩宁带着弟弟一起做啤酒生意,以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之后,兄弟二人又携手进入零售行业。

2001年,借着福州市“农改超”的机会,兄弟二人切入生鲜领域,创办了福州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永辉超市就此诞生,并开创了全新的零售业态“生鲜食品超市”。

兄弟齐心,永辉超市发展也顺风顺水,2010年成功上市。

一直隐身在弟弟身后张轩宁是个有着超前想法和创新精神的人,永辉超市的几次转变,背后都有张轩宁的身影。

为了更好探索和实践自己对零售创新的想法,2013年张轩宁将自己办公室从永辉超市福州总部搬到上海。在他看来,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不论是在零售模式、理念、人才,还是创新上都处于行业前沿,更有利学习和探索零售新模式。

搬到上海的张轩宁开始了自己的新零售试验,这样成了兄弟俩后来分歧和分家的伏笔。

当时O2O概念大火,各种零售创新模式也不断被推出。张轩宁在2013年和2014年也先后推出了生鲜电商平台“半边天”和“永辉微店”APP。前者通过电话订购,按月或年预定;后者更进一步实现了线上订购、支付、送货上门或门店自提。

虽然踩到了风口,但是两个项目都没有成功。

2015年,张轩宁探索出了包含超级物种、永辉生活、永辉APP的新零售业态永辉云创,开启新零售扩张的步伐。其中永辉生活介于便利店和社区超市之间的小型门店,与APP联动进行配送;超级物种则对标盒马,主打”零售+餐饮+APP”的体验式消费。

张轩宁也首次从弟弟身后走向前台。

2015年,永辉生活首家门店在上海开业。2017年1月,首家超级物种在福州开业。

搭上了新零售的快车,永辉超市也成了传统零售业实践新零售的标杆,获得资本的追捧,一时风光无二。2017年永辉云创先后获得今日资本和腾讯的投资,永辉超市也得到了腾讯的入股。

不过新零售的故事虽好,现实却很残酷。想要借新零售风口弯道超车的永辉云创,却因扩张而亏损不止。2016年-2019年分别亏损了1.16亿元、2.67亿元、9.45亿元和12.83亿元。

永辉云创亏损的直接结果是上市公司永辉超市的业绩被拖累。

资本都是嗜血的,资本需要故事,更需要利润。用新零售故事挣来的股价,又被亏损的业绩给打回了原形。

永辉云创寄托着新零售的故事,却又“反噬”业绩和股价。

要业绩和股价,还是要新零售的故事?兄弟俩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分歧也越来越大。

剥离永辉云创或许是最佳的选择。既能解决兄弟二人的分歧;又能将亏损的包袱从上市公司报表甩出去,独立融资;最重要的是还能够保住上市公司的业绩,给资本一个交代。

所以就有了兄弟二人“分家”。兄弟二人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后,就不存在利益输送及同业竞争的问题,解决永辉云创剥离在从法律上的风险,剥离永辉云创也就顺理成章。

张轩宁接手了永辉超市持有了20%的永辉云创股份,成为持股29.6%的大股东。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面对资本,曾经亲密无间的一起“打江山”亲兄弟,最终没有再共坐“江山”。

02

作为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活跃在聚光灯前,领导视察接见、对外演讲等事务都由他负责。

但相对于理念超前的哥哥,却显得相对保守。

在过去高速发展时期,兄弟二人两人理念上的恰好能够形成互补,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面对上市后股价和业绩的双重压力,兄弟二人理念差异带来的互补性越来越小,而分歧越来越大。

其中最大的分歧就是关于超级物种。张轩松觉得可以缓,但作为操盘手的哥哥想快。而且对超级物种重点发展方向,两人的意见也完全不同。

在2018年6月的一次股东交流大会中,张轩松曾说,“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如果股价和业绩稳定,一切都还好说。但偏偏永辉云创的亏损造成永辉超市利润下滑,股价也跟着变脸。

永辉云创没挣回面子,还丢了里子,最终分歧难以弥合的兄弟二人 “分家”。张轩松用剥离这招棋,既给了资本市场交代,也让哥哥有了独自“施展”的空间。而且永辉云创没有完全脱离永辉超市体系,退可攻、进可守。

永辉超市业绩也迅速回暖。2019年半年报显示,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1%;净利润同比增长46.69%。

只是业绩好了,但资本市场并没有买账,兄弟之“争”没有因为业务剥离而结束。

张轩松另起炉灶推出了永辉买菜APP和永辉mini,分别对标永辉生活APP、永辉生活小店。从而发展他可以自主掌控的到家业务,同时弥补剥离永辉云创带来的业务流失。

不过让张松轩尴尬的是,自己亲手打造的永辉买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福州大本营却后院“失火”。

最初并没有被他们重视的朴朴超市,采用“线上运营+前置仓配送”模式,因为配送时效快、质量好,很快出货量达到永辉的五倍以上。

或许是为了遏制朴朴,或许是因为对永辉买菜APP的失望,此时张轩松缩小了对永辉买菜的投入,反过来又加强了永辉生活APP的推广。

或许此时,张轩松心里已经有了将永辉云创从张轩宁手中收回到上市公司的想法。

如果说当时只是有了想法,那么2020年的疫情则加速了他将这个想法落地。

疫情刺激了线上买菜、社区团购等业务的快速发展,美团、拼多多等纷纷入场社区团购,永辉生活和永辉买菜也都增长迅猛。特别是永辉生活,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在福州地区的订单增长超过450%,销售额增速超600%。到3月份,永辉生活APP在到家业务中的占比上升到至56.86%。

受此影响,永辉超市股价也一路飙升,永辉云创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再次凸显出来。

这对张轩松是好消息,但对掌舵永辉云创的张轩宁来说未必是好消息。永辉云创对上市公司价值越大,意味着张轩宁失去自己一手孵化的项目掌控权的可能性越大。

但掌控整体节奏的是张轩松,而不是张轩宁。纵使张轩宁有再多的想法,也还是得跟着整体节奏走。因为他是上市公司股东,但只是第三大股东。

2020年3月6日,张轩松在卸任永辉超市董事长一年多后,再次担任董事长,投资并购等决策权又回到了他手中,为永辉云创回归上市公司做好了铺垫。

果不其然,到7月3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与永辉云创创始人张轩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张轩宁向永辉超市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永辉超市在永辉云创中的持股比例由26.6%增加至46.6%,成为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

兜兜转转,永辉云创又回到了上市公司体系。

在永辉云创,创始人张轩宁在的股份下降到14.4%,又一次从实际控制人变成了第三大股东。这意味着他的话语权开始削弱,无法再决定永辉云创这艘船驶向何方。

一放一收,张轩松又主导完成了永辉云创的权利交替。这次权利交替依旧不是为了兄弟情义,而是资本意志主导下的上市公司利益。

毕竟资本市场和商业利益是无情的,在它们面前,兄弟情义也要让步,即使是曾经一起创业打江山的亲兄弟。

就像陈小春代言某游戏的广告词被网友恶搞后的那句话:是兄弟就来砍我一刀。


Tags:永辉超市   高能小子终极装备   上海   投资   万物尝鲜节   双11致富故事   国创上头条   美好   一直在身边   支付 可以很 ____   福州   O2O   牛奶国际   福建   腾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