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虞美人李煜的生平简介

网络整理 2023-12-26 花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虞美人原文及翻译的一些知识点,和虞美人李煜的生平简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虞美人蒋捷原文及翻译
  2. 高中课文虞美人原文及翻译
  3. 虞美人周邦彦原文及翻译
  4. 《虞美人》原文和翻译
  5. 虞美人李煜原文及翻译

一、虞美人蒋捷原文及翻译

1、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2、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4、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5、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6、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7、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8、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9、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10、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二、高中课文虞美人原文及翻译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4、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5、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三、虞美人周邦彦原文及翻译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1.稀疏的篱笆,曲折迂回的小路,小小的田舍农家。清雾,笼罩在树林上的云雾渐渐散开。寒气逼人,山峦在雾雾中若隐若现,似有还无,四野一片寂静,远处传来一句山寺的钟声,目送一叶孤蓬起帆远行。

2.添了一件衣服,策马扬鞭去寻找驿站,愁绪满怀,唯有买些酒来驱寒解愁。池塘里,鸭子正熟睡于茭白和蒲草丛中,即使被匆匆行路之人惊起,很快又成双成对地聚在一起。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案里不再飞去。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2.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我们喝喝细语直到夜深。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黯然相对的两个有**!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四、《虞美人》原文和翻译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白话译文:春花年年**,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4、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5、宋代王铚《默记》云: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据这些记载可知,宋太宗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6、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虞美人李煜原文及翻译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5、《虞美人》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6、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7、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以致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作品。

文章分享结束,虞美人原文及翻译和虞美人李煜的生平简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