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肾蕨 肾蕨功能主治

网络整理 2024-01-12 花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肾蕨这个问题,肾蕨功能主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肾蕨的繁殖有哪些方法
  2. 什么是肾蕨
  3. 肾蕨有哪些生活习性
  4. 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5. 肾蕨是什么植物

一、肾蕨的繁殖有哪些方法

肾蕨可用分株和孢子繁殖,但以分株为主。

肾蕨分株多在春季新叶未萌发之前结合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割开,每丛带有2~3个匍匐茎、叶丛和不定根,将其栽在培养土中、压实、浇足水,放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潮湿;亦可用根状茎顶端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移栽到小盆中,成为新植株。目前国际上销售的肾蕨是用根状茎顶尖作组织培养繁殖的。其方法是:切取根状茎顶端2厘米,用湿润剂(100毫升/水加几滴吐温60)和外植体一起振荡2分钟,将湿润剂倒去在超净工作台将外植体放入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5次,切取茎尖1厘米,垂直接种在MS培养基加磷酸二氢钠170毫克/升,含激动素0.05~0.5毫克/升;根诱导在MS无激素培养基基础上,温度25±2℃,光照2.5千勒克斯,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亦可用孢子繁殖。过去用直径0.5厘米的泥炭土,在高压锅中灭菌1小时,盆与温室亦要严格消毒,将孢子叶平铺在消毒的盆土表面,孢子向下,轻微压紧,套上塑料薄膜袋,保持18~24℃温度,相对湿度90%以上,在温室微光处,干旱时用浸水法补水,1~2个月后,孢子可生根、发芽长出小植株。现在都用1平方厘米的滤纸小包,先在70%的酒精中浸15~30秒,用镊子将滤纸包中的气泡赶净,放入0.1%**中灭菌3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在无菌条件下将滤纸包在无菌培养皿中打开,用接种环将孢子接种到培养皿表面,播种密度每平方厘米3000个为宜。孢子采集是孢子囊深棕色或**,已成熟未散落时,将叶片剪下放入干净对折的报纸中,在温暖的干燥室让其自然落到报纸上。培养用1/2MS培养基加粉末状活性炭0.25%~0.5%,pH5.7~5.8,加蔗糖2%~3%,在23±2℃,500~1000勒克斯光照下,照光12~16小时。

二、什么是肾蕨

1、肾蕨属肾蕨科,又名蜈蚣草。四季常青,叶形秀丽挺拔,叶色翠绿光滑,是制作花蓝和插花极好的配叶材料。肾蕨属低等蕨类植物。

2、原产于热带及**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在15℃左右可正常生长,最低温度不低于8℃,忌强光直射,喜阴湿环境。肾蕨的用途十分广泛,通常为切叶材料,若用以吊篮式栽培,更有情趣,其块茎含有淀粉,还可入药。

三、肾蕨有哪些生活习性

1、肾蕨的生活习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环境。

2、净化对象:有一定的净化有毒气体的功效。

3、吉祥配饰:用紫砂盆盛栽。也宜配饰外形古朴,寓意深远的石质或木质饰品。

4、摆放位置:温暖湿润、荫凉通风处。

5、观赏品评:株形直立丛生,复叶深裂奇特,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叶片展开后下垂,形态自然潇洒,十分优雅,丰满的株形富有生气和美感。如谦谦君子临风而立。

四、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全草或根茎捣敷。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淋浊,不孕。

2.《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3.《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治湿热黄疸,**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五、肾蕨是什么植物

1、肾蕨是真蕨目骨碎补科植物,又叫篦子草、蜈蚣草、石黄皮等,原产热带和**带地区,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都有野生。肾蕨能吸附重金属,以全草和块茎入药,有清热利湿、软坚消积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结核咯血等症状。

2、肾蕨是真蕨目骨碎补科植物,又叫篦子草、蜈蚣草、石黄皮等,原产热带和**带地区,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都有野生。

3、肾蕨喜阴凉环境,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由于其叶片稍厚,能耐10℃左右的低温,但是长时间的低温会严重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

4、肾蕨被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棕褐色匍匐茎向四方横展,不分枝,有纤细的褐棕色须,叶形似蜈蚣。

5、肾蕨能吸附重金属,以全草和块茎入药,有清热利湿、软坚消积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结核咯血等症状。

肾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肾蕨功能主治、肾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