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网络整理 2024-01-21 花卉

大家好,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紫花苜蓿栽培技术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2.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3.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4.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

一、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紫花苜蓿的适应能力比较强,选地的时候没有太多的**,但还是建议选择土层深厚、排水便捷的土块,土壤不能过于黏重。

整地是播种前的关键步骤。可以在头一年秋天的时候翻土细耙,期间进行多次**。这样到了第二年早春的时候,土地墒情就会很好,种子播种下去会更快发芽。

翻土前先施底肥。紫花苜蓿属于喜肥类植物,它对肥料的反应敏感,肥力越充足,长势越旺盛。基肥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再搭配一些磷肥。

紫花苜蓿种子的硬实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新鲜的种子,建议大家在播种前,先将种子里面掺入细沙,细细地碾磨去皮。或者将种子放置在6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晾干之后再进行播种。

①播种方法:可条播、穴播和撒播。如果大家想要收鲜草,就可以采取条播的方式,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如果大家想要收种子,最好采取穴播的方式。如果不方便精细播种,也可以直接撒播。

②播种深度:紫花苜蓿播种不宜太深,覆土2、3厘米即可。如果土壤比较干旱,那么覆土深度应该控制在1厘米以内。

③**保墒:**保墒是加速出苗的一个重要措施。播种之后,轻轻将土壤压实,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二、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又叫做紫花牧蓿、苜蓿、路蒸等,属豆科植物。凭借高产量和优良草质,成为当今世界分布最广品质最优良的牧草之一,且在我国栽培历史也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栽培前选种,必须选择品质优良的苜蓿种子,一般来说,主要使用亮苜5号、赛特、三得利、德宝、德福等这几种苜蓿种子最多。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和土壤适当做好处理。对未包衣种子的处理主要包括杀虫、杀菌、接种根瘤菌等;土壤处理主要包括耕翻、施肥、除杂草、杀虫等。

紫花苜蓿种子具有休眠性,普遍硬实率较高。所以,在播前应采用擦破种皮法或热水浸泡法进行处理。热水浸泡法,即将苜蓿种子在50-60℃水中浸泡30min,取出晾干后播种。种子经处理能大大提高其发芽率。另外,初次种植苜蓿的地块应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每kg种子用根瘤菌剂5g,充分拌匀后立即播种。用菌剂接种过的苜蓿固氮能力强,生长旺盛,产量大幅度提高。

播种有春播、夏播、秋播以及临冬寄籽播种几种方法。

春播,可利用早春解冻后的土壤水分,在地温稳定达到发芽温度时,立即抢墒播种。春播要特别注意防除杂草。

夏播,一般在6-7月份,此时环境适宜,播种后出苗快,但由于此时杂草多,病虫害也多,且常有高温灼伤,影响幼苗生长。在高寒地区,往往因春旱等原因,延误播种时期而推迟夏播。

秋播,适宜于我国北方—年两熟地区,此时各种环境条件为适宜,是苜蓿播种的佳时期,正常在9-10月份进行。

临冬寄籽播种,是北方种植苜蓿的特殊播种期。具体做法是临冬前,在夜间已经结冰,白天又能化冻情况下进行播种。播后由于地温低,种子不能发芽,待到第2年初春天气回暖,地解冻,种子即开始发芽出苗,幼苗整齐健壮。

紫花苜蓿栽培因各地由于其不同自然条件、播种方式及利用目的而略有不同。增加播种量可提高第1年的产量,但并不利于提高以后年份产量,所以播种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宜过高。

除草,在播种后至幼苗期,每年返青后,每次刈割后都要注意防治杂草。可用人工拔除或采用化学除草法。化学除草可喷施苜蓿专用除草剂,并注意在刈割前14d内禁用。

施肥,苜蓿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而为自身提供氮素,所以应以施磷肥为主、适当追施钾肥;但在贫瘠的荒地、盐碱地、土壤含氮量较低的地方,应在播种时施一定的尿素做种肥。在苜蓿生长的幼苗期或每年返青后,根系固氮能力较弱,追施一定量的氮肥能提高其产量。像沃叶水溶肥系列的,就很不错。

水利管理,苜蓿根系入土深,抗旱能力强。但在干旱季节及每次刈割后适时浇水,能明显提高产量。苜蓿根系不耐淹,连续水淹24h即会造成死亡,所以雨季涝洼地应注意及时排水。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生长旺盛期每年可刈割3-4次,刈割的适期应以1/10的苜蓿开花时为宜,此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每次刈割留茬5ml左右。在入冬前50d左右应停止刈割,使苜蓿有一定的生长量,以利越冬。如收获种子,应减少刈割次数,并在荚果大部分变褐时收获。收获前,应彻底拔除杂草,以确保种子质量。

三、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牧草,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之一,被誉为“牧草之王”。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西北、华北及其他一些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紫花苜蓿喜欢温暖、半干旱到半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性较强、耐盐碱,改良土壤效果明显,最适宜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

紫花苜蓿种子较小,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要求深耕、细耙做到地平、土碎、无杂草。播种前每亩(667米2)施有机肥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苜蓿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一般气候比较寒冷、生长季较短、但春季墒情好、风沙较小的地区以春播为主,如东北、西北冷凉地区;比较温暖的华北地区、江淮流域,以秋播为宜。在春季干旱,风沙较大,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雨季夏播。苜蓿播种量一般每亩(667米2)1~1.5千克,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点播,通常以条播为主。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种后适当**保墒。苜蓿可以单播,也可以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黑麦草、鸡脚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苜蓿苗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苗期应注意防除杂草。

紫花苜蓿再生能力较强,每年可刈割2~5次,多数地区以每年刈割3次为佳。最佳刈割时期为开花初期、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条件允许时,每次刈割后应进行追肥、浇水、中耕。苜蓿在中原和华北地区每年可刈割4~5次,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3000~6000千克,折合干草750~1500千克。

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是马、牛、羊、猪、兔、禽和草食性鱼类的良好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可以鲜喂,也可以调制青贮、干草,加工草块、草颗粒和草粉。用苜蓿草粉代替秸秆育肥羔羊,日增重可提高75%:用苜蓿青草喂牛、羊等反刍动物时,应控制采食量,以防止瘤胃臌胀病。

四、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

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新枝绿。

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所以苜蓿比较耐旱。同时,苜蓿又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苜蓿不耐水淹,不适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①播前深翻地,将表层草种子深埋,使之不能出土。

②预先翻地、整地。让地表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在苜蓿播种前再进行一次旋耕、耙地,**发芽杂草。

③调整播种期。秋季适当晚播,当杂草处于幼苗或幼株期时,冬前即被冻死。

⑵化学药剂防除杂草。大面积种植苜蓿时,可用除草剂消灭杂草。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普施特、豆施乐、苯达松、阔叶柘、拿捕净、稳杀得、盖草能(稳杀得和盖草能的合剂为精克草能)、禾草克等。

苜蓿受到病虫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茎叶枯黄,或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落叶,生长**,使苜蓿产草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因而在生产中造成很大损失。危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蓟马分别可用40%的乐果乳剂加水1000~1500倍、3000~5000倍、1500~4000倍和500~1000倍喷洒防治。防止粘虫可用菊酯类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夜蛾必杀、夜蛾光或夜蛾净1000倍喷洒。

关于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