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很多朋友对于白芨种植几年可以收获和白芨怎样用种子繁殖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种植白藓皮几年才能收获
白鲜皮在种植后的2-3年就可以收获。
白鲜皮别称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生于土坡灌木丛中、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根皮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抗癌的作用,栽培价值较高。
白鲜皮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1、播种:白鲜皮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1、育苗田:白鲜皮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
2、移栽田:白鲜皮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
1、采收:白鲜皮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
2、留种: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二、白芨苗种植几年才能收获白芨根块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三、白芨种植几年能收获
1、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2、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3、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四、种植白芨一年可以收获吗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2.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五、白芨一亩能产多少公斤,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白芨在一般情况可以亩产3000-4000斤左右,因为白芨是多年生植物,一般在当年种植后,需要3年后才可采收。种植白芨时每亩大概要种10000株左右,所以需要的种苗大概是120公斤左右,由于白芨的经济价值很高,所以种植的人也很多。
1、白芨的市场非常广阔,有很多人栽种,在一般情况下白芨可以亩产3000-4000斤左右。由于白芨是多年生植物,所以在当年种植后,一般需要经过3年左右才能采收。
2、种植白芨时每亩至少种10000株左右,需要的种苗大概有120公斤左右
3、白芨的经济价值很高,所以在近年来也比较流行。但是野生白芨的药用价值高,由于人们不断采挖,野生白芨变得越来越少,它的产量也在减少,所以它的**高也越来越高。
二、白芨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1、白芨大概在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为3cm。它的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每2周施肥1次,一般在栽后2个月左右会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可施1次磷肥,这样能使块根生长充实。
2、白芨一般在9-10月时收获。白芨从种植到收获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它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白芨的花期是4-5月,结果实期为7-9月,它的生长速度较慢,2年只能长2-3个茎块。
3、白芨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它不能适应阳光直射的环境,这样会让它产生**反应,所以它更加适合在阴凉处生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02白芨种植一亩投资多少?白芨种苗价格多少一株
- 02-02白芨种植几年可以收获(白芨怎样用种子繁殖)
- 02-02白芨种植几年可以收获,鲜白芨几斤能干一斤
- 02-02白芨种植前景,种植白芨能致富吗
- 02-02白芨种植前景?白芨的种植技术
- 02-02白芨种植及亩产量(白芨种植技术)
- 02-02白芨种植及亩产量,白芨一株能产多少斤
- 02-02白芨种植周期多长 白芨的种植方法及价格
- 02-02白芨种植周期多长?白芨每亩产量多少
- 02-02白芨种植基地 白芨种苗
- 02-02白芨种植技术?白芨露天种植技术要点
- 02-02白芨种植投资及利润(白芨适合在什么地方种植)
- 02-02白芨种植投资及利润,白芨亩产量及效益
- 02-02白芨种植效益 白芨的种植条件和环境
- 02-02白芨种植效益,白芨亩产量及效益
- 02-02白芨种植方法(白芨果荚育苗技术)
- 02-02白芨种植方法?白芨种子下地多久发芽
- 02-02白芨种植时间 白芨种植季节及生长环境
- 02-02白芨种植时间(白芨什么季节种植最好)
- 02-02白芨种植适宜的条件?白芨的种植方法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