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水竹的问题,以及和水竹怎么种水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水竹怎么养
水竹时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的植物,其养护方法是水养时在基质里加入鹅卵石或者河沙,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保持温度在20℃左右,保证每天有6个小时光照,而且要经常不定期的换水处理就可以使其生长繁茂。
通常在生活中水竹用于水培最佳,那么水竹怎么养才最好呢,首先就要保证合适的生长基质,一般可以先选用较深的容器,然后在里面加入适量的水分,可适当增加一些鹅卵石或者河沙放入其中,将水竹的根部清洗干净放入即可。
由于水竹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它的生长适温在20℃左右,如果盛夏季节天气炎热的时候,可向叶片周围喷雾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从而能降低周边的温度,冬季最好放在室内进行养护。
水竹的生长离不开充分的光照,所以每天最好保持有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盛夏时候可放置于半阴半阳的环境下,切记不能强光直射。虽然水竹的耐荫能力很强,但是不宜长时间置于荫蔽处,放在空气流通的明亮区域最佳。
在水养水竹的过程中,夏天的时候最好每隔2天进行换水一次,冬季的时候大概十天换水一次,而且用雨水最佳,换水后可适当增加一些营养液,每天浇入少量的水分,促使植株更好的进行生长发育。
当水竹的长势较好的时候可进行繁殖工作,分株繁殖是水竹最常见的一种繁殖方法,一般是在春季进行,将生长过密的母株抽出,然后切成3~4段,然后分别上盆栽培,用薄土覆盖然后浇入适量的水分即可,大约1个月后发芽生根。
扦插水竹最好是在夏季的生长季节进行,一般选用健壮的枝叶剪取下来,然后将尖端去掉,再将枝叶的花茎**沙质土壤中,用薄土轻轻压实,及时的浇入适量的水分,放在温暖湿润的阴凉处,大约20天左右即可发芽。
二、水竹的功效与作用
水竹的功效与作用,水竹是一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植物,水竹具有非常多的功效与作用,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水竹也是比较好养活的一种植物,很受人们的青睐,那么水竹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归经:入肝、脾二经。(性味、归经出处:《泉州本草》)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
①《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泻热,消肿,解毒。
②《泉州本草》:治丹毒,疔疽,脚气,心脏病,热痢,发热狂痫,咽喉肿及蛇蝎虫伤等症;外敷治关节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1、观赏:水竹,易管好养,干净雅致,清隽潇洒,具有盆景风度。它适合书桌、案头摆设,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可以在花盆中土养,也可在盛水的容器中水养。水养法可用湖水、河水、井水、天落水、沉淀24小时的自来水,最好是电解离子水中酸性水,忌用矿泉水。瓶内可放数粒彩色玻璃球或鹅卵石,以使瓶子稳定重心,增加漂亮。
2、净化水质:有研究表明,水竹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和有机物,降低水中的含氮、磷、有进屋的浓度,去除率高达90{bf}以上。既然水竹的`能力这么强,我们可以在家里的小水池中种植一些水竹,这样不仅起到观赏作用,还能净化水质。
3、其它作用:制作成凉席。水竹质纤细,喜荫凉、爱潮湿,吸水性能特别好,所以竹体清凉。破篾编席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点和长处。人躺到水竹凉席上,汗水被竹丝吸收,体温随着下降,使人感到徐徐清风席上来,汗水渗进竹丝,竹丝更加温润清凉。此外,水竹叶榨汁后的汁液,可当做浅绿色染料,用来画画。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水竹在春夏秋以水养为好,冬天可改为盆栽。经常多浇水则可以长得粗壮、葱郁、碧绿。
2、夏天高温季节,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盆土湿润,避免强光直射,每两周施稀薄液肥一次,冬天室温不宜低于5℃,如肥水不足,植株拥挤,气温过低,盆土干燥,都会使茎叶发黄枯萎。
3、生长旺季,每月施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水竹生长过高。
4、水竹虽然喜欢水,并不可以泡在死水里,流动的水是比较好的。
5、水竹喜酸性、微酸性水质。由于北方多数地域土壤含盐碱较多,竹子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铁元素逐渐失绿变黄。可一月浇一次0.2{bf}的硫酸亚铁。
水竹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
水竹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本品味甘,性平。入肝、脾二经。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水竹叶主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天宝本草》:"利**,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四川中药志》:"治喉头红肿,消痈肿,敷蛇伤及足生鸡眼。"
《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止痛,清热,消肿,接骨,治痨伤咳嗽。"
1、治肺炎高热喘咳:鲜水竹叶五至八钱。酌加水煎,调蜜服,日二次。
2、治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一两。洗净,煎汤,调乌糖少许内服。
3、治**不利:鲜水竹叶一至二两。酌加水煎,调**内服,日二次。
4、治口疮舌烂:鲜水竹叶二两,捣汁,开水一杯,漱口,约五至六分钟,一日数次。
5、治疮疖:鲜水竹叶三两,**五钱。炖服,并将药渣敷患处。
6、治鸡眼:鲜水竹叶和冬蜜捣烂敷患处,日换二至三次。
7、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一握,醋糟少许。共捣烂外敷。
三、水竹怎么养才长得好
1.定期换水:如果是刚生根之后,那么不宜换水太过频繁。夏季,那么两天左右换一次;如果冬季,可以一周左右换一次。(注:水质对植株影响极大。不能是脏水或者含有油脂的水。可选择湖水、河水等,最好是电解过的离子水)。
2.营养液:为了使植株长得更好,还可用营养液来帮助其成长。
3.不能放在电视机旁边,也不要放在风太大的地方,这样才能长得好。
四、水竹的寓意和象征风水
家里养水竹风水好,因为水竹的寓意是长寿、青春永驻、幸福、不卑不亢,将其养在家中,有着竹报平安的意思。水竹的水培方法:1、修剪:挑选一株水竹,将枯枝和枯叶剪除,再放入水培容器中,加入井水即可;2、水质:水竹生长期,每周需换水一次;3、营养液:水竹对肥料需求不大,适量滴加营养液即可。关于水竹水竹,别名:实心竹、木竹、黎子竹,是禾本科、刚竹属多年生草本,竿可高6米许,粗达3厘米,幼竿具**并疏生短柔毛;节间长达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环在较粗的竿中较平坦,与箨环同高,在较细的竿中则明显隆起而高于箨环;所以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水竹的主要价值水竹全身是宝,不但是工业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广泛。竹笋味鲜甘甜,竹编器具和工艺品美观、耐用。燃烧后能产生竹油、竹炭。竹油香气浓郁,可用作妆品的配料等;竹炭用于烤火、打铁、建筑涂料。
水竹(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heterocladaOliver)别名实心竹,禾本科刚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水竹竿可高6米许,节间长达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环在较粗的竿中较平坦。它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透光、耐荫、忌烈日曝晒、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
水竹竹材韧性好,竹竿粗直,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水竹和水竹怎么种水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 上一篇:水竹叶图片(竹子照片大全图片)
- 下一篇:水生鸢尾,鸢尾和花的区别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23水生鸢尾,鸢尾和花的区别
- 02-23水竹(水竹怎么种水里)
- 02-23水竹叶图片(竹子照片大全图片)
- 02-23水竹叶子发黄怎么办,富贵竹变黄怎么补救
- 02-23水竹叶子发黄怎么办,水竹怎么水养才旺盛
- 02-23水竹叶子发黄怎么补救(刚买的水竹叶子发黄怎么办)
- 02-23水竹叶子发黄怎么补救,水竹用什么肥料比较好
- 02-23水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草的主治功效
- 02-23水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大包水竹叶子的功效与作用
- 02-23水竹图片 水竹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 02-23水竹的正确养法 水竹的浇水要求
- 02-23水竹笋,水竹笋的做法大全家常
- 02-23水竹笋?水竹笋一般长在哪里
- 02-23水竹?水竹的寓意
- 02-23水缸种莲藕怎么种?一个缸放几个种藕
- 02-23水缸种莲藕怎么种?水缸里大规模种植莲藕可以吗
- 02-23水芙蓉在鱼缸养危害?乌龟吃了水芙蓉会中毒吗
- 02-23水芙蓉在鱼缸养危害?水芙蓉能不能跟鱼一起养
- 02-23水芙蓉开花图片 水芙蓉的别称
- 02-23水芙蓉开花图片(水葫芦和水芙蓉哪个更好养)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