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氮肥有哪些(氮肥主要成分)

网络整理 2024-02-25 花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氮肥有哪些这个问题,氮肥主要成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哪些肥料是氮肥
  2. 氮肥包括哪些肥料
  3. 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4. 氮肥有哪些种类
  5. 含氮肥多的肥料有哪些

一、哪些肥料是氮肥

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NH3.H2O)、液氨(NH3)等。

硝态氮肥: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含N46. 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二、氮肥包括哪些肥料

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四种。

1、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等。它们容易被土壤的胶体部分吸收,还会进入到矿物的晶层部分。

2、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等。它们非常容易在水中溶解,在土壤中有比较快的移动速度。

3、**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包括**钙、**、硫**。

4、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主要指的是尿素,含氮的比例接近一半,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尿素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比较容易获取到。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三、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一、铵态氮肥: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和液氨。氨态氮肥的特点是:

1、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均形成铵离子,铵离子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

2、铵离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不容易随水流失,适宜用在水田;

3、氨态氮肥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氨态氮肥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5、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对幼苗产生毒害;

6、对钙、镁、钾等吸收具有拮抗作用。

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钙、**、**。硝态氮肥的特点是: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2、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

3、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损失;

4、硝态氮肥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助燃性,易燃易爆,在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火;

6、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三、酰胺态氮肥: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尿素特点是:

2、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

3、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应适当提前使用。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

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可以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在: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作物产量降低。

四、氮肥有哪些种类

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NH4+)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和液氨。

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NO3-)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钙、**、**。

氮素以酰胺基形态存在,常见的酰胺态氮肥是尿素。

氨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均形成铵离子(化学符号为NH4+,右上角加号表示铵离子带一个正电荷),铵离子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

铵离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不容易随水流失,适宜用在水田;

氨态氮肥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样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氨态氮肥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铵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高浓度铵离子对作物,尤其是对幼苗产生毒害;

对钙、镁、钾等吸收具有拮抗作用。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化学符号为NO3-,右上角的减号表示硝酸根离子带一个负电荷),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宜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

硝态氮肥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损失;

硝态氮肥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助燃性,易燃易爆,在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火;

硝态氮肥能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3、尿素(化学式CO(NH2)2含氮量46%)特点是:

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

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较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应适当提前使用。

五、含氮肥多的肥料有哪些

1、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多种,有硫酸铵,**,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等。不过有很多的共同性,例如都易被土壤的胶体给吸附,氧化之后都会变成硝酸盐。这种肥料在碱性的环境中更容易挥发。若是植物或者作物吸收过量会产生抑制作用,且浓度高的话会容易产生毒害。

2、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等。它的共同性是更容易溶于水,对作物吸收钾,镁,钙等没有抑制作用。它主要是用在呈碱性的肥料中。

3、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尿素肥,它里面含有46.7%的氮肥,固体氮中算是含氮最高的一种的肥料。因此,若是想要尽快补充所需的氮肥,促进生长,最常选用的就是尿素肥,效果比较好。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三大元素之一,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若是作物,植物严重缺少氮肥会有生命危险。此外,若是缺少氮肥,容易出现植物瘦小,叶子黄化等现象,生长也会变慢。适量的氮肥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生长有利。

氮肥主要有以下几种:尿素[CO(NH2)2],**(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NH3.H2O),液氨(NH3),**(NaNO3)、硝酸钙[Ca(NO3)2]。

含氮量最高的五种氮肥分别为:尿素-约46.7%,**-约35%,氯化铵-约26.2%,硫酸铵-约21.2%,碳酸氢铵-约17.7%。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