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很多朋友对于槐树叶的图片和刺槐和洋槐的区别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槐树叶怎么画
铅笔或素描笔:用于勾勒和绘制细节。纸张:选择适合的素描纸或绘画纸。水彩颜料或彩铅:用于上色和渲染。
在纸上用轻柔的铅笔或素描笔勾勒槐树叶的基本形状。槐树叶通常呈扇形,有一条中脉,并有多个小脉络。
根据勾勒的形状,使用铅笔或素描笔描绘槐树叶的主要轮廓。注意叶子的弯曲、边缘的凹凸以及叶脉的位置。
绘制槐树叶的中脉和小脉络。叶脉通常呈分支状,沿着叶子的中轴线展开,并延伸到叶子的边缘。使用细笔或素描笔仔细描绘叶脉的位置和纹理。
选择适合的颜料或彩铅颜色来上色槐树叶。根据实际观察或参考图片,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上色。首先使用较浅的颜色填充整个叶子,然后添加深色和阴影以营造层次感和逼真度。
槐树的特点槐树是一种乔木或灌木,属于豆科植物。它们通常具有羽状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槐树叶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槐树品种而有所差异。
叶脉的类型叶脉是叶子内部的血管**,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槐树叶脉通常分为主脉和小脉络。主脉是叶子的**脉络,从叶柄开始延伸到叶子的顶端。小脉络是主脉分支出来的细小血管,覆盖在叶子的表面上。
使用不同的绘画技法除了上述提到的素描和水彩,你还可以尝试其他不同的绘画技法来呈现槐树叶的效果。例如,使用彩铅、色粉、油画或丙烯颜料等。每种技法都会赋予作品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细节要画好槐树叶或其他植物的绘画,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细节非常重要。仔细观察该植物的叶片形状、叶脉纹理和色彩变化。可以在户外或使用参考图片进行观察。
要画好槐树叶,需要用铅笔或素描笔勾勒叶子的形状和轮廓,然后添加叶脉和细节。最后可以使用水彩颜料或彩铅上色和渲染。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细节对于绘画植物非常重要。不同的绘画技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实践选择适合的技法。
二、槐树是什么样子
槐树高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
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小托叶2枚,钻状。
国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
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
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国槐也是可以选作为混交林的树种。
国槐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一片槐树叶》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片槐树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经远离**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于是他借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2、诗歌语言与艺术手法的赏析。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课堂教学分三部分进行,以课文的朗读为线索进行组织串联。
第一部分:导入课文,激**感,简介作者与背景。(5—6分钟)
第二部分: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情感,了解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约25—30分钟)
第三部分:拓展欣赏有关“乡愁”方面的资料。(5分钟)
第四部分:情感渗透与作业巩固。(5分钟)
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用谈话的方式切入课题,激**感,拉尽师生距离。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两遍,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一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问题1、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读完这首诗后你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或在头脑中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与背景。
老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师:从朗读录音来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啊?
明确:深情舒缓,略带着一点感伤。
师:诗歌是通过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师:那这是怎么样一片槐树叶啊?作者是诗歌中是如何描述的?
明确:全世界最珍奇、最宝贵、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薄薄的、干的、浅灰**的、忘了是从哪里检来的、夹在古老的诗集里、沾着些故国的泥土。
师;读到这些描述,你想到了些什么?
明确:诗人复杂的心情、树叶背后的故事、叶片承载着对故国的深情。
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通过一片槐树叶表达自己情感的呢?
教师可适当启发提示并明确(看到什么,然后想到什么):他是因睹物而产生联想,从而借物抒情。
师:全诗当中,比较之下,你认为哪一句最表达作者的感情?
你最喜欢、最欣赏哪一节或哪一句?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为我们朗读吗?(朗读之后适当的让学生点评、再读。)
以上环节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课文每一节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加以补充,如:结尾的省略号。(也让学生自己来为老师解答)
注意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疑点:如,诗人强调的是故国而不是故乡,表达的是故国之思;古老的诗集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轮流对照朗读,教师下堂巡视。
通过朗读,领悟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师:首先从时间上看,作者是按照一个什么序来讲这片槐树叶的故事的?
师小结:这首诗歌中不仅贯穿着一条诗人的感情线索,还有一条时间线索,可谓是双线并举。这是诗歌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从诗歌开头和结尾来看,作者又是以什么开头,又以什么来结尾的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以槐树叶开头,以槐树花香结尾,首尾呼应,余音袅袅。
最后,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借槐树叶来抒发诗人的故国之思,这种手法叫什么?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PPT板书。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总结来看,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念故国,盼望祖国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从刚才大家的对诗歌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欣赏一首诗,首先要联系作者,结合背景,也就是要学会“读人”。然后,要揣摩、品味语言,即咬文嚼字(词语、句式、修辞),并且加以联想想象,从而体味情感,也就是“读情”。其实“诗”就是“人”在特定“情”的境况中,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精华。(板书)让我们一起再来体味诗人纪弦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精华,齐读《一片槐树叶》。(生齐读)
1、仿照《一片槐树叶》也来学着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先选好一个意象,然后加以描绘渲染,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4、出示PPT(中国古诗中的名句、现代诗歌的名句、海外华人归国的图片等等)
“黯然**者,惟别而已”,这种骨肉同胞分离的痛苦,“怎生一个愁字了得这里”,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祈祷祖国统一,天下所有人团圆健康、幸福美满。最后让我们在课文的朗读中结束新课的教学,并完成课后作业。
(播放朗读录音,调高背景音乐)(出示**)
OK,关于槐树叶的图片和刺槐和洋槐的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02槐树叶子图片,槐树叶有什么药用价值
- 03-02槐树叶的图片 刺槐和洋槐的区别
- 03-02槐树叶的图片 槐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 03-02槐树叶简笔画 槐树叶的简笔画图片
- 03-02槐树叶简笔画,石榴图片简笔画
- 03-02槐树叶长什么样子 芭蕉叶长什么样子
- 03-02槐树叶长什么样子(槐树叶的营养成分)
- 03-02槐树叶,槐树叶对身体有什么功能
- 03-02槐树叶,槐树叶有什么药用价值
- 03-02槐树品种及图片 家槐树
- 03-02槐树多少钱一棵 药用槐树是哪种
- 03-02槐树多少钱一棵,三十年的槐树价格
- 03-02槐树是什么样子图片 槐树叶像什么形状的
- 03-02槐树是什么样子图片,槐树叶的形状图片大全
- 03-02槐树是什么样子的 槐树的别名
- 03-02槐树是什么样子的(冬天槐树是什么样子)
- 03-02槐树是凶树还是吉树?槐树上有仙家是什么仙
- 03-02槐树有几种 槐树豆怎么吃
- 03-02槐树有几种(槐树有多少个品种)
- 03-02槐树有几种图片,国槐和槐树一样吗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