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网络整理 2022-04-28 最新信息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发展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当时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不同的文学流派竞相出现。作家们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现实,被迫运用新的创作手法,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去探索、描绘,将当时西方人类的愁苦与悲哀“变向”地表现了出来。

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发端,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以及17、18世纪文学,再经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到达了20世纪——一个迷惘、彷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并因利益的不均衡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

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之际,西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在人们的思想中轰然倒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严重异化。冷漠、孤独、失落感萦绕在人们心头无法驱散。外部世界变得不再值得信赖,人们在内心怀疑、否定、反抗着一切。因此,尼采高呼“上帝死了”,要求“重估一切价值”。没有了上帝和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面临崩溃……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尼采

面对如此的现实,地球那端的文人墨客们搔首踟蹰,在徘徊不定中逐渐将他们的关注点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内心、意识、直觉等非理性范畴的描绘、反映,表达出现代社会中人的渺小、软弱、孤独与无奈。他们对人的命运进行了另一种层面的深沉思考,由此,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便产生、发展开来。

现代主义的众多思潮、流派主要可以分为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他们都标新立异地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解。“他们的代表人物都不愿因袭前人的传统,千方百计要闯出一条新路。他们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雷同”……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之前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已经无法表现世纪之交、战争阴影下的人类生活面貌和困境之时产生的文学表现手法。它不是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二者的彻底反拨。与之前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相比,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大致表现在:

一、象征:

“现代主义文学打破和超越了文学与生活的那种比较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以及文学表现的具体确定性”。在象征主义文学里,没有了传统文学中叙述对象和生活现实之间的简单、透明的联系,作家们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运用象征的手法,塑造出多种艺术形象,以其为象征物,通过产生多种不确定的意义,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艾略特和他的《荒原》

传统文学中,象征手法在一些次要的情节或细节中也有运用,但无法像现代派中的象征主义那样可以形成和反映作品的灵魂。象征主义诗歌自然是象征手法的集大成者,而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作家把多种丑恶、荒谬的意象叠加起来,用以象征现实世界中一战后的西方世界,表达人们悲观、失望的情绪。

除象征主义诗歌外,现代派中的其他众多流派的作品中也有对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主义的卡夫卡在《审判》中就是用无理、荒谬的法庭象征当时的社会现实。伍尔夫在其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中,也是把“灯塔”作为一种象征 ……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卡夫卡的小说《审判》

二、荒诞:

荒诞与对客观现实的描摹截然相反,是一种完全不合逻辑、常规,非理性的表现手法。比如《变形记》中,卡夫卡将人变虫,用这一荒唐之极的手法,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荒诞派戏剧更是将荒诞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没有大的故事情节,没有矛盾冲突,却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剧中的两个流浪汉符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一直渴望着戈多的到来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可是后来明知戈多不会来,他们还是在等待,在等待中一天天消亡。他们是战后西方社会中苦难人类的代表,作家用他们荒诞而漫长的等待,揭示出那个年代人们生活中的共同悲哀。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等待戈多》剧照

三、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一词源于心理学范畴,其手法是以人的精神生活为表现对象,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等描述人们的内心深层意识。作家“通过回忆、现实、幻想、梦境等的交叉组合,就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把人物的漫长的经历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加以集中表现”。

意识流手法最典型的体现在“意识流小说中”。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主要叙述了三位主人公在1904年6月16日早8点至次日凌晨2点40分的活动和精神历程。作家用神话模式,在人物、情节、结构上模仿古希腊史诗《奥德修纪》,将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加评论地献给读者。通过古代西方文化英雄和现代西方文化的非英雄人物的对比,表现对人类现实生存的关注。

内心的呐喊: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创新问题

《尤利西斯》

心理描写在传统小说中也多有出现,但那时的心理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活动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并且外部世界是心理刻画的基础。意识流小说与之相比则是完全内省的而且充满了内在的张力……


与传统创作手法相比,现代主义文学中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的创造与使用,开启了20世纪初西方人类孤苦与无奈的心灵之门,展现了那个年代异化了的社会现实。不同流派的作家们面对与昔日相比,早已面目全非的现实生活,他们通通转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虽然他们的方法、途径有所不同,甚至有过相互间的攻击与否定,但却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发出了人类内心共同的呐喊……

参考书目:

《现代西方文学思潮》,龚翰熊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ps: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为本人原创

Tags: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   艺术   弗朗茨·卡夫卡   诗歌   历史   小说   国创上头条   文艺复兴   等待戈多   尤利西斯   史诗   罗马   到灯塔去   审判   希腊   第二次世界大战   心理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