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雍正登基后其他皇子的下场)

网络整理 2022-04-29 最新信息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于畅春园病故。同日,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在幕僚邬思道的安排下,连夜召集家丁充作侍驾近卫,并用皇帝手谕将圈禁十年之久的十三子胤祥释放出来,即刻赶赴丰台大营接收兵权,同时让十七子胤礼前往西山锐健营,随时准备带兵入园勤王。与此同时,在康熙皇帝生前精心布局之下,九门提督隆科多当众宣读传位遗诏,立“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皇四子继承大统,并随即发旨给远在西北的年羹尧,就地解除皇十四子允禵的兵权,只准带领十人回京奔丧。至此,自康熙四十五年第一次废太子事件起,历时十六年的九王夺嫡之争终于尘埃落定。随着这位大清国最喜怒无常,睚眦必报的皇帝的顺利登基,也正式进入雍正年代,那些前半生与之为敌的皇子显贵们即将面临的则是不见天日的灭顶之灾……

好吧,我是开玩笑的。这是二月河先生《雍正皇帝·九王夺嫡》里的经典桥段,也成为了后来权谋小说,宫斗剧,以及九王夺嫡同类题材小说、影视作品的标杆和参考,甚至一度被当做正经的史料加以解读。这里只能赞叹小说家对历史的剪裁改编能力之强,对真实史料、虚构杜撰之间分寸的把握之精妙(虽然至今很多读者会对二月河先生一整套书颇有微词,但是单就这本拎出来,我依旧认为这是最顶级的权谋小说)。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而当我阅读完郑小悠博士这本历史研究《九王夺嫡》后,会发现真实的历史远比小说故事更加残酷,胤禛在真实历史里夺嫡路上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也远比小说中要多得多。

在真实的历史中,不存在所谓的“拼命十三郎”侠王胤祥,他一直都是太子党里的核心成员,当然他的十年圈禁也纯属扯淡(好吧,这一个巴掌基本把清穿剧打了个精光!);不存在一个叫邬思道的谋士,他只出现在后来雍正给田文镜信里的那句“邬先生安否?”(我总觉得很像那个“雍正皇帝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牌,问王锦云是不是这张”的故事!细思极恐!);不存在弘历的BUFF加成,他仅仅是众多入宫小阿哥们中的某一位;不存在孤臣能吏的标签,更多的时候胤禛都是蛰伏在众皇子之中,选择默默隐忍;不存在小机灵鬼李卫,他刚刚买了个官,蹲在兵部当了个员外郎;甚至不存在年大将军的军事威慑外援,这个凭本事上位也凭本事把自己折腾死的典型学霸型名将本身就发迹于康熙朝。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权力交接一直都是小说家们和影视作品乐于演绎的故事桥段,一个是唐初李二和他慈父、兄弟们的玄武门之变,另一个就是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夺嫡。相比较前者这种一锤定音,大力出奇迹的军事行动,后者显得更有阴谋诡计,波云诡谲的谈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险象环生的步步为营,更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当然关注越多,就意味着被挖掘的素材也会越多,最起码从早年《雍正剑侠图》、《大内群英》里头的神出鬼没的血滴子,已经进化成了如今的谋篇布局,政坛角逐,而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几乎已经被前人发掘殆尽的史料中,又重新找寻到了更多的崭新内容,甚至可以推翻固有论点(比如康熙对于乾隆的态度),拼凑出全新的历史可能,这正是本书几位作者的厉害之处。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胤礽,四十年太子,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总觉得这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和明代张居正坑高拱的那句“十岁孩童,如何坐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精髓在于,同样一句话,在说话场合,前后语境,发声语气,甚至面对对象的不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一旦被告刁状的时候,当事人又无从抵赖。这个比北宋时期,夏竦把“行伊、周之事”改成“行伊、霍之事”来坑富弼的办法要高明得多。

如果一定要说胤礽何以最后落败,其实不难理解,他在过去四十年里,所处的环境正是这样一种不能做错事、不能说错话的险地。一旦稍有差池,就可能万劫不复。和明朝的皇子们相比,清朝的皇位传承,既有满洲原有的择贤而立的传统,让各位皇子出来独立办差,各自发挥能力,从中挑选能力强者担之。但同时,康熙又效仿明朝早早确立嫡子为皇太子。于是,胤礽的人生悲剧就由此而起,他自己是靶,其他众兄弟就是箭,所谓众矢之的,便是如此,做对了,无功,你已一人之下;做错了,得罚,你枉为储君。正是在这样群敌环伺,各有盘算的氛围下,胤礽一错再错,最后满盘皆输。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另一头,康熙对皇太子的教育出了问题,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作为储君,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太子,偏偏在思想品德教育上放了水。学神皇帝康熙(不妨读读白晋写给路易十四的《康熙帝传》)对皇子的教育相当严格,却忽视了作为皇帝最重要的性格培养,并且对太子奢侈的生活作风也不做过多批评,还让太子门人掌管内务府,任其随意支配银钱。当然,这可能跟康熙自幼缺少亲情有着莫大关系,他不仅对子女如此,对曹寅、李煦这批旧臣也是莫大宽容。这种无原则的溺爱最终造成了皇子们骄纵傲慢,穷奢极欲的性格。

同时,太子的被废和早年索额图图谋不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代权臣眼看着老皇帝春秋鼎盛,又急于让自己的外孙尽早登基,谁知道事情败露,落得个身死人灭的下场。

随着索额图的败落,夺嫡正式进入到大刀阔斧明刀明枪的阶段。对其他皇子来说,这将是康熙和太子无坚不摧的关系中一丝不可弥合的裂缝,任何的松动都是彻底轰塌的开始。对于胤礽来说,这是稳如泰山的太子之位一点点倾斜,虽然明面上依旧父子同心,可是康熙某些眼神某些动作,始终透露着过去不曾有过的疑惑和警惕。心有恐惧,必然形之于外,十八阿哥忽然薨逝,“帐殿夜警”事发,康熙帝一废太子。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我总觉得,只要不发生康熙突然驾崩之类的事情,即便胤礽成功复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也是异常艰难。对于复位,康熙有亲情的考虑,也有对当时满朝皆是八爷党的担忧,更有储君虚位导致各怀鬼胎满朝风雨的警惕。眼看着“秦失其鹿”,众阿哥共逐之,甚至到了上书房大臣马齐、佟国维也卷入其中的地步。所以太子复位,与其说是父子情深,不如说是出于一位精明的政治家权衡局势的通盘考量。

然后,“托合齐结党会饮”案发,胤礽永失太子之位。相比较其他心计阿哥,以胤礽的个性和计量,如果没有太子身份的BUFF加成,可能走不上两个回合。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雍正登基后的秋后算账,意外地没有殃及到这位前任储君身上,倒让他得了个善终。

一直到乾隆年间的“弘晳逆案”爆发,方才让人再次想起,曾经东宫旧主的这段前尘往事。

胤禩,千古是非输蝶梦,到头难与运相争

光绪十年,甲申易枢,隐居戒台寺的恭亲王,在《萃锦吟》中写道“千古是非输蝶梦,到头难与运相争”

一生荣辱,皆归泡影,殊不知如今的落寞其实早在三十年前道光传位时就已注定。自此以后,不过是竹篮打水,自欺欺人罢了。

不晓得,康熙朝晚年的八阿哥胤禩知道这位同宗子孙,会否升起“百年同是可怜人”的感慨。只不过与之不同的是,恭亲王奕䜣是得而复失,八阿哥胤禩却是求之不得。

和自我作死的太子相比,胤禩走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路线,可惜他读书还是浅薄了点。如果生逢乱世,这种 “礼贤下士,宽以待人”的名声或许是步好棋,而如今太平光景,所面对的也是千古少有的雄主爱新觉罗·玄烨,这种上策倒成了下策。所谓名声,反成了无上皇权最大的威胁,宅心仁厚的“刘玄德”在老皇帝眼里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活王莽”。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一废太子后,群雄逐鹿,康熙皇帝竟然堂而皇之地以民主选举的方式让大臣推举储君。在百官中收拢人心多年的胤禩,觉得时机已到,仓促发动,一瞬间满朝皆唱八爷歌。结果错估圣意,弄巧成拙,成了康熙的眼中钉。这里头还殃及了两位上书房大臣,马齐和佟国维。朝鲜使者记载,马齐敢当着皇帝面前“拂袖而去”,闹得康熙晚饭难以下咽。佟国维则指责康熙出尔反尔,遭到皇帝的破口大骂。其实,其中缘由不难理解康熙的本意。首先,康熙与太子父子之情未泯,本来估算太子当政三十余年,公开选举,总希望可以让太子有机会复位。却不曾想,下属官员早已各有盘算,各有想法。这不得不让年事已高的康熙想到齐桓公死后五公子争位,尸体无人收敛的下场。其二,八阿哥举手投足之间,竟然可以呼啸朝堂,下至部院小吏,上至内阁大臣,外至封疆大吏,内至近亲王爵,无一不对他盛赞有加。这种公然收买人心,拉帮结派的做法本就是对皇权莫大挑战。对一直乾纲独断的康熙来说,打压八阿哥,即可以压制各级官员蠢蠢欲动的政治投机心理,又可以巩固自己的权柄,还能够确保其他皇子不会再有过激动作,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随即,“辛者库低贱女所生”、“张德明案”相继曝出,一场废立太子的闹剧,一次失败的民主选举,最终胤禩成了唯一的失意人。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如果还有对入主东宫抱有幻想,那么康熙五十三年的“毙鹰事件”和“雅齐布事件”就是对皇八子的致命一击。

“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亦畏之。”杀人诛心,字字见血,从此在世人眼里,所谓的“宅心仁厚”不过是“阴险已极”的伪装,所谓的“礼贤下士”不过“朋比为奸”的勾当。他的存在也成了所有帝王心里的一根刺,可能直到他成为“阿其那”的那一刻才会明白,“一著错时都是错,宁无冷眼看输赢。”

二十年前,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胤禛,群动无纷扰,帷闻响梵钟

《孙子兵法》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纵观四爷的夺嫡之路,必定深明其中三昧。排行老四,年轻时喜怒无常,心无城府,既没有太子一样的出身,也没有八阿哥这样的左右逢源。和影视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历史上的胤禛和太子的关系并不友好,还出现过大打出手,被太子踢昏的事件。十三阿哥胤祥也和四皇子不相熟,而是铁杆的太子班底。同时,四皇子也不受到自己的父亲,外戚,重臣们的特别看重和喜爱,甚至在一废太子,众人举荐的情况下,自己的亲属都不会将他作为选择目标之一,而纷纷投向胤禩。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可以这么说,在二废太子前,四阿哥的处境与五阿哥别无二致。而从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去分析,又会发现,康熙朝如火如荼的夺嫡之争其实是一场试错竞赛,越是上蹿下跳,越是火急火燎,往往越容易提前退场。大阿哥胤褆,咒魇皇子,永远圈禁;三阿哥胤祉,由于孟光祖结交外官,退而著书;胤禟,胤䄉,以八爷为马首是瞻,惨遭殃及。反倒胤禛一副以德报怨、忠孝不党的姿态让康熙再次注意到这个早年忽视的儿子。也是直到二废太子之后,谋定而后动的四阿哥终于出手直取要害,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八阿哥不同,胤禛在用人识人的水平以及对局势的把握能力上明显要高出好几个层次,一手拉拢十三阿哥胤祥,从而最快速度全盘接收太子班底,一手笼络隆科多,年羹尧,让他们可以于关键时刻关键处起到一击致命的作用。棋经中所言:“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四阿哥宛如手术刀般精准的政治手腕逆转敌强我弱之局势于顷刻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外如是。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另外,关于夺嫡之争,最大的争议来自于他的帝位正或不正,作者在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通过不同人物的记录,雍正本人各个阶段的回忆,《清实录》中记录的变化,将其一一分析还原,并从中找寻到矛盾之处。当然读者是否能够认同最终结果,不妨自行阅读,跟随着作者的思路和考据,一探究竟。

雍正皇帝登基后,整理过一部自己在藩邸时的诗集,叫《雍邸集》。在序言中,自称为天下第一闲人,还说“既无庸皇皇于富贵,更不烦戚戚于贫贱,只期消融机巧,遂觉随处乐天,情之所寄又闲矣。”书中诗词也多以风花雪月,淡泊名利为格调,不晓得所言是否出于本性,是否不过是虚晃一枪的伪装。但即便是当时真心所念,我想大概也如同魏武帝的那句“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一般,不过是“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吧。

九龙夺嫡:雍正的登基之路

Tags:雍正   康熙   明朝   允礽   清朝   索额图   乾隆   允礼   我在宫里做厨师   年羹尧   小说   富弼   二月河   北宋   李卫   白晋   隆科多   李煦   高拱   夏竦   路易十四   曹寅   允禵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