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正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牛膝的中药搭配方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常喝牛膝的功效是什么
1、牛膝泡水喝不仅对身体好还可治疗关节肿痛,怀牛藤本身具有消肿散热功效,凡是有跌打损伤,腰间肿痛,体力不支的患者,可食用怀牛膝泡水喝,同样现在的不少人也正在被妇科疾病和肾虚所困扰,怀牛藤本身具有壮阳,养精蓄锐功效,用牛膝泡水喝对身体可起到帮助。
2、怀牛膝泡水具有改善肝功能,治疗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同时还有预防骨质疏松,骨软化,肌肉抽搐等功效,同时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3、虽然牛膝的作用与功效可强筋骨补肝肾等但是由于其能够活血通经,对于**过多的女士来说,服用牛膝后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4、而中气不足的用户也尽量不要服用。并非所有的强肝肾的药物对脾也是好的,比如脾虚的用户吃了牛膝,有可能会加重脾虚症状。
二、牛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牛膝是苦、酸,而平的性味,归肝经、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化瘀、通经、引血下行的作用。牛膝可以治疗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可以治疗闭经,有通经的作用,也可以治疗妇科包块,包括卵巢囊肿,妇科需要症瘕积聚,都有治疗作用。
2、牛膝引血下行,可以作为引经的药物,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可以把上逆肝阳往下引的作用。牛膝孕妇是慎用的,尽量不要用牛膝。
3、虽然牛膝的作用与功效可强筋骨补肝肾等但是由于其能够活血通经,对于**过多的女士来说,服用牛膝后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4、而中气不足的用户也尽量不要服用。并非所有的强肝肾的药物对脾也是好的,比如脾虚的朋友吃了牛膝,有可能会加重脾虚症状。
5、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牛膝熏洗缓解关节痛
6、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肢麻木,煎熟地牛膝
三、牛膝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首先,就是活血化瘀,这是牛膝比较主要的一个功效,临床上,常常用牛膝来辅助治疗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痛、跌扑伤痛等问题。
2、其次,牛膝还有补肝肾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改善腰酸背痛的情况,尤其是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木瓜、防己、独活等搭配使用,对缓解风湿疾病导致的关节疼痛有明显效果。
3、再者,就是引血下行,这是牛膝比较特殊的一个功效,很多中药都是没有这个功效的,临床上常常用牛膝来辅助治疗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问题,经常和以地黄、知母、石膏等药材搭配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4、最后,就是利水通淋,对改善淋证**涩痛、水肿**不利等有很大帮助,经常和瞿麦、滑石等药材同用。
5、上述这些就是牛膝比较主要的功效,不仅如此,牛膝和不同的食材一起搭配,可起到不同的效果,就好比如牛膝搭配丝瓜,可起到清热化瘀,补肝肾的效果,如果和巴戟天搭配,可有效缓解腰膝冷痛,如果和枸杞一起搭配,可起到补肝肾,明目的效果,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接着看下食用牛膝的注意事项。
四、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摘要:牛膝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中药,它是苋科牛膝属的植物,在我国各地否有分布,主要是在河南焦作一带有广泛的栽培,所以焦作的牛膝叫做怀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非常著名。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牛膝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除了可以滋阴补气之外,还可以补肾益肝、引血下行等等。但是服用中药牛膝时也要注意怀牛膝的用法与用量,此外还有牛膝的副作用禁忌症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之一就是凝血止血,它可以很好地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流速度,所以可以避免或者缓解因为人体内血管破损而引发的内出血等症状。同时,中药牛膝善于活血去淤,也经常和活花、桃仁、当归等中药一起煎水服用。
牛膝味苦,性平,通肝肾二经,所以对由于肝肾功能不足而引发的腰膝酸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所以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之一就是用来消炎镇痛。中药牛膝一般和木瓜、狗脊等中药材一起使用,但如果是因为湿热而导致的腰膝酸痛的话,则一般和黄柏、苍术等中药服用。
三高指的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开始变得愈发不均衡,所以患三高的人群也呈现了年轻化发展。合理地服用牛膝可以达到一定的降三高的效果,因为牛膝通肝经,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肝脏内部的葡萄糖合成,同时牛膝补肝肾,所以可以帮助提高肾脏功能,从而达到降三高的效果。
牛膝中含有一定的蜕皮甾酮,这个成分有比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我们促进体内的胶原蛋白的合成,还能降低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从而具有延缓衰老同时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怀牛膝中的有效成分非常多,其中的牛膝多糖可以提高我们血清溶血素和脾脏内抗体所形成的细胞数量,对我们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提高有一定的显著效果。同时中药牛膝还可以激发网状内皮**的吞噬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我们体内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变强,从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虽然牛膝味苦性平,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润肠通便效果,所以如果肠胃不适或者体质虚寒的人群,在初次使用牛膝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腹泻状况的发生。而且冷饮牛膝也有很大的几率导致腹泻。
牛膝是一种性平的中草药,但是与此同时它入肝肾二经,所以在服用中药牛膝的时候,如果同时服用了较为辛辣的食物或者是熬夜的话,可能和牛膝的药性有所冲突,比较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同时,饮用牛膝茶过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上火。
牛膝有毒吗?牛膝是有一定的毒性的,所以在服用牛膝时一定要了解清楚重要牛膝的副作用与禁忌症。牛膝的毒性主要是针对一些孕期妇女,还有就是**期间的女性,这类人群在饮用牛膝之后,会导致剧烈的宫缩,像孕妇的话就很容易对体内的胎儿造成**影响,而**期间的女性则会导致**出血量不正常、**不调等症状。
牛膝可以导致剧烈的宫缩,而且历代的本草经上都有记载牛膝有堕胎的作用,同时下行作用非常大,所以孕妇服用牛膝对胎儿的危害以及自己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有很大的几率导致流产,所以孕妇是牛膝的禁忌人群。
牛膝有泻下通便的功效,中药牛膝味苦、性平,擅长泄降、导热下行,而脾胃虚寒者本身的肠胃调节功能就比较弱,所以再服用牛膝的话容易导致梦遗滑精、夜尿频多等症状,还是不用的好。
怀牛膝可以用来活血化瘀,同时有很好的凝血止血效果,而**期间的女性本身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再服用牛膝的话,可想而知经期会更加的不调,而且也容易对身体底子造成一定的**影响。经期女性一定要注意保暖和调养,不要随意地服用药物。
五、牛膝的作用与功效
1、牛膝(怀牛膝)在中药学中属于活血调经药,其药味苦、甘、酸,性平,主入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
2、临床可用于瘀血阻滞之经闭,跌扑伤痛,腰膝酸痛,淋证,水肿,**,牙痛,口疮,头痛等症。
3、牛膝含有齐墩果酸、葡萄糖醛酸、甾酮类、牛膝多糖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具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具有保肝、强心的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具有提高记忆力作用等。
4、另外,川牛膝与之相比无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但具有通利关节的功效。
5、中气下陷人群忌服牛膝;脾虚泄泻人群忌服牛膝;下元不固、梦遗失精人群忌服牛膝;**过多及孕妇均忌服牛膝。
更多关于牛膝的作用与功效,进入:https://m.abcgonglue**/ask/fd8235161609770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OK,关于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和牛膝的中药搭配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15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牛筋草熬水泡脚的作用)
- 02-15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的中药搭配方法
- 02-15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牛膝人参的功效与作用点)
- 02-15牛膝菊 牛膝对女人的好处
- 02-15牛膝菊?牛膝菊怎么泡水
- 02-15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牛蒡根的功能主治
- 02-15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牛蒡茶能提高性功能吗
- 02-15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女人长期喝牛蒡茶的好处)
- 02-15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牛蒡根伤肝最大
- 02-15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茶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 02-15牡丹中最高贵的品种 牡丹花名贵品种
- 02-15牡丹为什么是国花 牡丹花的花语寓意
- 02-15牡丹为什么是国花(牡丹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 02-15牡丹亭 牡丹亭在线阅读
- 02-15牡丹亭作者 牡丹亭写的是什么
- 02-15牡丹亭作者 牡丹亭的人物形象
- 02-15牡丹亭游园作者(牡丹亭是两个女人的爱情吗)
- 02-15牡丹亭游园作者?牡丹亭是明代谁的名作
- 02-15牡丹亭,牡丹亭最经典的一句话
- 02-15牡丹什么季节开花,牡丹花 哪个季节开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600)
- 不完美妈妈 (580)
- 历史 (410)
- 一直在身边 (371)
- 美好 (371)
- 汕头 (324)
- 明朝 (287)
- 文化 (264)
- 唐朝 (236)
- 清朝 (227)
- 政治 (221)
- 经济 (197)
- 三国 (196)
- 曹操 (184)
- 恋爱 (177)
- 宋朝 (172)
- 汉朝 (165)
- 交个朋友吧 (158)
- 中国历史 (158)
- 广东 (151)
- 广州 (151)
- 东莞 (145)
- 熊猫宝来 (144)
- 刘邦 (143)
- 诸葛亮 (140)
- 日本 (138)
- 刘备 (137)
- 史记 (135)
- 美女 (129)
- 春秋战国 (128)
- 康熙 (126)
- 秦始皇 (125)
- 唐太宗 (122)
- 小说 (121)
- 战国时期 (119)
- 朱元璋 (117)
- 服装 (115)
- 三国演义 (114)
- 北宋 (113)
- 雍正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