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花卉 / 正文

桂花诗句?关于桂花的诗词

网络整理 2024-03-07 花卉

今天给各位分享桂花诗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桂花的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2. 关于桂花的绝美诗词
  3. 赞美桂花的优美诗句
  4. 有关桂花的诗句
  5. 有关桂花的古诗

一、关于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

3.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4.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5.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6.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7.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边贡《嫦娥》

8.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海底有龙珠,下隔万丈渊。——权德舆《古兴》

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0.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11.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2.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3.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14.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二、关于桂花的绝美诗词

1、关于桂花的绝美诗词有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3、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4、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5、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6、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7、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8、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9、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11、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的社会气氛。

12、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艺术辩证法的。

13、这首诗应当是作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1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三、赞美桂花的优美诗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是一篇盛赞桂花的词。以群花作衬,上片围绕桂花的“色”与“香”展开议论,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下片紧承上片。全词始终都赞美桂花,实则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桂花从枝上飘落。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清光洒满山林。被月色惊扰的山鸟啼鸣于深涧中。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这是一首赞美桂花的诗,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广寒宫的桂树落下的芳香,这桂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

李白在《咏桂》诗通过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

桃李花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而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阴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

这是一首咏桂花的咏物词。作者借物寓怀,上片,写桂花的形象与高洁的气质。下片抒情。过片处“胜绝,君听说”。承上片趣旨,极度赞美桂花的绝佳。

四、有关桂花的诗句

1、桂林林灵灵桂林,桂花花香香满城。遥见仙子轻起舞,落花似雪飘无声。出自《桂花香》。

2、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出自《无题》。

3、独坐小庭里,风送桂花香。冷露如清泪,嫦娥亦何伤?出自《思远》。

4、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恋。犹忆当初识红颜,明年今时又怎念?但愿此情永不阑。出自《浣溪沙·恋翼》。

5、天姿国色满庭芳,独领**自无双。九宵之外借灵气,慧质兰心有清香。出自《桂花吟》。

五、有关桂花的古诗

1、桂林林灵灵桂林,桂花花香香满城。遥见仙子轻起舞,落花似雪飘无声。出自《桂花香》。

2、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出自《无题》。

3、独坐小庭里,风送桂花香。冷露如清泪,嫦娥亦何伤?出自《思远》。

4、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恋。犹忆当初识红颜,明年今时又怎念?但愿此情永不阑。出自《浣溪沙·恋翼》。

5、天姿国色满庭芳,独领**自无双。九宵之外借灵气,慧质兰心有清香。出自《桂花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