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网络整理 2019-05-04 最新信息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句话: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当然,王夫之这句话并不是吹汉朝,而是说汉朝士大夫穷兵黩武,导致国力消耗,不过这并不能妨碍我们从另一层意思上解读它)。汉朝在最衰微的我们习惯说的“三国时期”(严格来说,三国时期始于汉朝灭亡,曹丕称帝之后),对外的战绩也相当彪悍。不过汉朝的武功再怎么显赫,但终究是灭亡了,亡于自爆。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股势力造成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外戚和宦官反复争斗拉扯,尤其是外戚,也是汉朝皇帝一直以来所处的巨大阴影。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汉朝外戚

汉朝的外戚干政的问题非常严重,而且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存在。大家都知道吕后,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但是仍然受制于吕后。刘盈去世后,吕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壮大吕氏的势力,封诸吕为王。说一句不负责任的猜测,小编以为,刘邦生前屡次想改立太子,或许就是考虑到吕后干政的问题(刘盈性格软弱,吕氏势力强大)。后来吕后去世,功臣集团和刘氏宗族立刻发动对吕氏的战争,铲除诸吕。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这只是首例,事实上,西汉时期外戚干政的现象层出不穷,无法解决。由于数量太多,小编就不一一赘述。这里面有良性的,比如卫青、霍去病,或者完成“昭宣中兴”的霍光;也有恶性的,终结西汉政权的王莽,就出身于由汉元帝皇后王政君所延伸的外戚势力王氏。

到东汉时期,外戚干政的问题更加严重,而且严重威胁到皇权。皇帝和外戚之间也发生远比西汉时期更为激烈的对抗。这种情况下,大批的宦官趁势走向历史舞台。外戚和宦官之间又产生矛盾。东汉末年,外戚何进为了扫除宦官势力,将董卓引入京城,才造成汉朝皇室被挟持、汉朝政权被严重破坏,最后被曹操重建的事情。

总而言之,两汉四百年间,从未缺少过外戚的身影;能够真正掌握权柄的皇帝,也只有寥寥几个。由此可见汉朝时期外戚问题之严重。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汉朝宦官

西汉时期

两汉时期,宦官干政问题主要集中在东汉,但并不是说西汉就没有这个问题,或者说是苗头。其实在西汉时期,宦官的权利、政治待遇已经出现平缓上升的趋势,宦官群体的规模和制度都在扩大和完善。到汉元帝时期,石显、弘恭干政,他们组建党羽、打击政敌、玩弄政治,将西汉时期的宦官问题推至顶峰。不过在西汉,或者历史上大多朝代中,宦官势力只是皇权的延伸,自己站不住脚(唐朝除外,唐朝宦官掌握禁军绑架皇权),汉元帝去世后,石显等人立马失势,外戚压制住宦官,也成为王莽篡汉的前兆。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东汉时期

到东汉时期,宦官势力猖獗是一大特色,其与外戚势力“相爱相杀”也是一大特色,不得不品尝。汉和帝时期,郑众等宦官除掉外戚窦宪,“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汉安帝时期,皇权掌握在汉章帝刘炟的皇后邓绥及邓氏外戚的手中。邓绥去世后,李闰、江京帮助汉安帝刘祜扳倒邓氏;刘祜去世,少帝刘懿即位,皇权落到刘祜的皇后阎姬及阎氏外戚的手中,刘懿去世后,孙程等宦官除掉阎氏,拥立汉顺帝刘保。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接下来就是汉顺帝的皇后梁妠,以及著名的外戚梁冀。梁冀连续显赫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两朝,刘缵对梁冀表露不满而被毒死。与宦官曹腾(就是曹操的祖父)勾结后,梁冀拥立刘志为帝,即汉桓帝。汉桓帝肯定对梁冀的专权也感到不满,借助单超等宦官的力量除掉梁氏。事后汉桓帝无比信任、恩宠宦官,宦官势力空前暴涨,掌握国柄。后来汉桓帝去世,其皇后窦妙及外戚窦武拥立刘氏宗族刘宏为帝,即汉灵帝。窦武打算先手除掉宦官势力,结果事败身死。汉灵帝更加宠信宦官,出现“十常侍”,十常侍占据庙堂之上,其亲信、党羽延伸到各州各郡,将东汉国力腐蚀得千疮百孔,在一定程度上也催化了“黄巾起义”的爆发。汉灵帝去世后,袁绍等人诛杀大小宦官,东汉宦官之祸告一段落(东汉本身也完犊子了)。

问题形成

事出必有因。汉朝时期,外戚和宦官势力为什么这么严重,无休无止地消耗国力呢?

外戚干政:第一是皇帝生前任用外戚。小编以为这个行为很容易理解。相对于朝臣而言,外戚更为亲近,与下一任皇帝可能还有一些血缘关系,忠诚度更高一些。皇帝用这些外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组成一个牢固的“家天下”;又或者是制约宗室、功臣、豪族的棋子。毕竟相对而言,外戚的势力一定程度上来自皇权,更容易控制。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不过在皇帝去世、太后存活的情况下,外戚的问题就会有所失控。尤其是新皇帝幼小,不足以理政的情况更是如此。而东汉时期长期处于这种“子少母壮”的尴尬局面。无论是想控制小皇帝,把持朝政;还是维护政权的稳定运转;或者是考虑本族的利益,这些太后都会首先考虑到自己的父兄。在东汉时期更是如此,皇帝短命,小皇帝冲龄继位,根本无法处理政治,这个任务转移到太后的身上,太后又寻求本族人的帮助。等到太后、外戚及其党羽形成一内一外的牢固稳定的政治集团时,这些人又会刻意寻求好操控的新继任者,实现自己把控朝政的目的。此时的外戚已经不再需要依附皇权,而且并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宦官弄权

相对于外戚,宦官这个特殊身份使他们如无根浮萍,无法独立存在,更加需要依附皇权,也更让皇帝们“省心”。所以宦官势力本质上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其发展也是皇帝有意放纵的结果。即便是一手遮天的石显,在汉元帝去世后,同样摆脱不了迅速失宠的结局。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在东汉时期,由于皇帝年龄小,政权在外戚的手中。等到皇帝长大,打算亲政,势必会与外戚发生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外戚已经尾大不掉,党羽遍地,一些宦官成为皇帝手中唯一能够信任和仰仗的力量。当皇帝借助宦官之手除掉外戚时,宦官“功莫大焉”,当然受皇帝的极度宠信,得到迅速的拔擢,把手伸向方方面面,为自己擭取利益。

这样一来,在东汉时期,皇帝幼弱——外戚掌权——皇帝联合宦官除掉外戚——皇帝去世,新皇帝幼弱的恶性循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造成东汉政治黑暗,同时皇权旁落,外戚和宦官都会不遗余力地为自身谋划利益,极大消耗国力。最后“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无法解决,下放军权,导致各地军阀割据,豪强四起,汉朝在分裂混战中灭亡。

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皇权为何总陷入外戚和宦官反复拉扯的怪圈

二者对比

外戚和宦官都是大汉王朝的掘墓人,相比之下,外戚的危害,或者说对汉朝皇帝的威胁更强一些。外戚会形成规模庞大的政治集团,脱离皇权的掌控,与权臣无异,直接威胁皇室的统治(比如王莽);宦官必不可能篡位自立,和皇权俱荣俱损。汉桓帝、汉灵帝如此信任宦官,原因大抵于此。重用宦官,固然能让权力集中在自己身边,不过同时也给宦官势力疯狂滋生的土壤,“党锢之祸”更是让一些积极有为的士大夫远离政治中心,失去对宦官的遏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东汉末年的宦官乱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昏君乱政,因为宦官背后依靠的东西是皇权。

参考文献:《后汉书》、《史记》

本文作者:胖鹅历史日记(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14570863555430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   西汉   汉桓帝   汉安帝   昭宣中兴   汉元帝   汉灵帝   唐朝   历史   吕雉   汉质帝   王莽篡汉   汉惠帝   东汉   汉顺帝   刘邦   三国   窦武   霍光   政治   梁冀   汉章帝   十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