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国人君子气节最重的时代是何时?必是亡戟得矛,共与外敌之时

网络整理 2019-06-11 最新信息

中国人自古讲究“君子之道”,强调中庸,重名节,洁身自好,但在历史不断推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欲望和物质混入了我们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能够坚守君子气节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明清时期凡有类似气节之人往往都传作佳话,那么历史上什么时候才是君子气节最重的年代呢?

中国人君子气节最重的时代是何时?必是亡戟得矛,共与外敌之时

对历史了解较多的看官必然能够猜到了,君子气节最重之时必定是东周春秋前后。春秋时期,王政不古,天下各处的诸侯并起,相互争霸,但这只是“争霸”,而非是之后战国那般惨烈无底限的吞并和攻伐,春秋时期的强国往往都还是要尊重王室,争当督促各诸侯履行诸侯义务,上贡集会的“组织者”,那个年代,在周礼几百年的浸润下,从家到国,都体现出一股君子之风。

中国人君子气节最重的时代是何时?必是亡戟得矛,共与外敌之时

有个成语叫“亡戟得矛”,就反映了春秋时的一件“小事”,出自《吕氏春秋》:公元前589年,齐晋双方交战,有一个齐国小卒在战斗中丢失了自己的戟,但是在混战中捡到了晋兵留下来的矛,短暂脱离战场后小卒对自己丢失武器仍然耿耿于怀,于是问路人,丢失戟捡到矛有没有问题,路人认为二者都是武器,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作为兵卒小卒仍然不放心,正好负责防守高唐的齐国大夫骑马路过,小卒赶忙跑上前询问此事,大夫怒斥——“戟不是矛,矛不是戟!拾取敌军的武器和丢失自己的武器怎么能一样!”

中国人君子气节最重的时代是何时?必是亡戟得矛,共与外敌之时

于是小卒返身回归战场,寻找自己的武器,继续厮杀,最后死在了战场上。而怒斥小卒的齐国大夫听闻此事后说道“君子不能单让别人赴死”,承担责任,义无反顾的冲进敌阵,战死沙场。从现在人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小卒还是这位大夫都显得很“愚钝”,为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名节,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而在周礼仍有遗风,君子之道盛行的春秋,这样的事确是十分常见,我们更不能用现代人的目光去评论古人的行为,但就他们的行为来看,是足以证明“君子之道”四字的!

中国人君子气节最重的时代是何时?必是亡戟得矛,共与外敌之时

春秋时期虽然混乱,交战四起,但是往往交战双方都遵循着“古典”的作战规矩,俘虏往往会妥善安顿直至战争结束,遗体往往也会妥善处理(以首级或是遗体的一部分记功大概是破坏这种人道作战习俗的罪魁祸首)。当时诸侯内部混战不休,但是如果北方蛮族入侵,边疆烽火四起,所有的诸侯都会停下自己的战争,出功出力,甚至会在长城边界上为同属周朝臣子的其他诸侯呐喊助威!当时的诸侯们就像是家里相互吵架动手的兄弟,但是一旦有外敌,往往还是会同心协力!春秋的周礼遗风,确有君子之道!

本文作者:于野观文明(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73954213717658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春秋战国   历史   春秋时期   周礼   吕氏春秋   武器   经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