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朱慈焕是谁的儿子)

网络整理 2022-05-18 最新信息
打不开的城门,劈不断的门锁

1644年农历3月19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的第十七个年头。

这一年,李自成打马入京,收到消息的崇祯手持兵器,率领十几名亲卫直奔东华门。

提枪上马的大明末代君主朱由检并非准备像同时代的瑞士国王古斯塔斯二世那样战死沙场,而是想要立刻逃出被起义军攻陷的国都。

当崇祯骑马出东华门后,门外仅剩的明军残部正在和起义军交战,时不时的几支利箭袭来让他不得不向北掉转马头。

下一个逃亡出口是朝阳门,这是朱纯臣的防区。崇祯准备投奔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的后代朱纯臣,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世代享受明朝厚待的人,并和明朝皇室联姻的成国公朱纯臣竟然去赴宴去了……

整个大明朝已经大厦将倾,朱纯臣哪里是去赴宴,分明是不想理会这个行将就木的皇帝。早已经见惯臣下对自己表里不一的崇祯,只能转身前往安定门。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1644年3月19日,崇祯行程图

这次很幸运,安定门周围并没有交战的声音,也没有利箭飞来,但是安定门的守军紧闭城门后便四处逃散。

崇祯立刻令随从上前开门,准备从安定门外逃出。此时安定门已经上锁,掌管宫门钥匙的司钥长早已不知所踪。

崇祯令太监手持斧头,对准门锁猛劈。然而斧头被劈坏了都没有砸开安定门的锁具,负责护卫安定门的参将早已不知所踪,凭借崇祯这十几个人也不可能使用蛮力撞开。很显然,城门的专用锁具怎么也不可能是一把斧头就能轻易打开的。倘若几斧头就能劈坏,负责监制锁具的工匠早就诛减三族了。

几番折腾下来天已经蒙蒙亮,崇祯只得带着随从再次返回皇宫。

被困在城内,不知战事如何的崇祯来到前殿鸣钟,准备召集文武百官前来商讨如何应对已经入城的李自成起义军。

然而,等到已经过了上朝的时辰都没有等到一个大臣前来。万念俱灰下的崇祯知道明朝大限已至,自己只能为这二百年七十六年的大明江山殉葬。

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俩人登上神武门后的万寿山。一颗槐树,一颗海棠树,一主一仆,“自挂东南枝”。

舍不下的颜面,走不了的太子

崇祯帝殉国这段历史,令人唏嘘不已的同时,很多人会疑惑不解。

崇祯皇帝为何要在李自成已经入京之后才选择逃跑?

即使作为皇帝的崇祯自己无法脱身,为何不安排太子先行离开?

相较于唐朝的天子九迁和金军刚过黄河就慌不择路南下逃亡的北宋徽、钦二宗,崇祯的君王死社稷看起来是何等的雄伟壮烈。

然而并非如此,留得青山在的道理崇祯并非不懂,一切的一切源自于他那又当又立的秉性。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明思宗朱由检画像,年号崇祯

在明朝没有完全倾覆之前,崇祯就已经准备放弃京师南下逃亡,定都应天府(南京)抵抗起义军。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明朝是两京制,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并没有废掉应天府的国都名号,顺天府的机构保留和应天府一样多。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才确定顺天府为京师所在地。即便如此,在应天府依然保留部分军队和部门来控制江南钱粮。直到明代中期,应天府依然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地区。

所以当时的应天府作为备用都城所在地,物资充沛,人口密集。如果崇祯南下,暂时躲避李自成起义军和清朝的锋芒迁都,明朝国祚肯定会延长,日后能不能像南宋一样出现中兴都未尝可知。

既然有了迁都的想法,自然要有人提出来。但在崇祯心中,即使自己有很强烈的迁都意愿,但提出迁都的人一定不能是他。

在起义军与清军日益壮大,时刻会颠覆明朝统治的紧要关头。崇祯多次在朝堂与私下暗示大臣,希望有人能提议迁都应天府,然后他再顺水推舟。

遗憾的是,每逢提起此事,这些大臣都会拿出一番大义凛然的说辞,令崇祯无法继续暗示下去,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东林小吏光时亨。

崇祯的臣子们并非真的大义凛然,更不是面对起义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因为他们心中都在为自己考虑,都忌惮日后崇祯会把南迁的责任全部推到自己的头上,而造成他们这种心理的罪魁祸首,恰恰是崇祯皇帝。

明清松锦之战后,明朝苦心经营的松锦防线被彻底摧毁,随着主帅洪承畴被俘和祖大寿降清,明朝的最后一支精锐也随之荡然无存。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此时刚刚取得胜利的清军并没有乘胜逐北,反而是主动向明朝提出议和。

一向飞扬跋扈的清军此时风头正劲,却突然给崇祯递来橄榄枝,一时间竟然让崇祯有些不知所措。

对于崇祯来说,打了败仗还有议和的机会,自然是求之不得。

因为此时李自成的大军已经逐鹿中原,直逼京师。与清军议和无疑是对明朝最好的结果。深谙其道的崇祯此时心中也有清军议和的想法,但自己不能出面。

最好的人选便是在松锦大败中难辞其咎的陈新甲,而陈新甲当时就已经派遣使者前往皇太极那里商讨议和之事,并得到了皇太极的肯定回复。

既然得了皇太极的肯定和崇祯帝的允许,陈新甲很积极地在朝堂是忙碌着议和的事,希望能将功补过,为崇祯分忧。他的小动作马上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但是百官们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自然拿陈新甲无可奈何。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本来准备万事俱备后再向大臣宣布议和方案的崇祯,断然没有想到自己心中的议和大计竟然被陈新甲治下的一个小吏毁得一干二净。

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有一位名叫马绍愉的下属,这名下属的职位是兵部职方。一次,马绍愉把从边关发来的写有与清军议和条款的密函,转呈给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恰巧有事外出,方绍愉就把密函放到陈新甲的书案上离开了。陈新甲的侍卫看到后,以为是日常的军事情报,于是交给各地驻京处传抄。

等到陈新甲回来后与清军议和的事已经朝野皆知。反对议和的大臣纷纷站出来,痛斥陈新甲对清军的妥协行为。弹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到崇祯皇帝的书案前。

崇祯知道后自然十分生气,但碍于自己的颜面不能公开这件事情是自己默许的。于是便下旨,要陈新甲就此事给诸位大臣一个交代。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此时陈新甲还未醒悟过来,以为崇祯要为自己立个诤臣的榜样。陈新甲不但没有解释此事,反而以有功自居,文武百官这时已经都知道这件事是皇帝授权。

陈新甲的行为让崇祯恼羞成怒,于是立刻下令逮捕陈新甲。

当铁链套到脖子上陈新甲才恍然醒悟,看懂了崇祯的心思。于是赶忙认罪,然而为时已晚,崇祯帝不想给大臣以及天下人留下话柄。

于是他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判处陈新甲斩监候。

倘若陈新甲一案只是让明朝失去了一次议和的机会倒也不至于让明朝快速覆灭,但是文武百官通过此事看透了崇祯这个人才是最可怕的。

一个皇帝,没有了神秘感,自然难以驾驭文武百官。

此时的朝堂上早已君臣离心,本就生性多疑的崇祯对大臣已经失去了信任,大臣们也对崇祯的优柔寡断和薄情寡义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崇祯帝想要南迁,没有人提出来,是因为大臣们受陈新甲一案的影响。

所有的大臣都清楚,不论是谁提出南迁,当时崇祯帝或许会对他心怀感激,但将来放弃京师的责任全部会被扣到自己身上,必定重蹈陈新甲的覆辙。

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明朝亡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皇上,他们还可以继续在朝中为官。再不济也可以回家养老,毕竟东林党人从入仕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自己铺后路,这么多年东林一派兼并的田地和积累的家底对比明朝的国库只多不少。

然而,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李自成,李自成入京后没有及时向士族靠拢反而“追饷”,这也让李自成无法成为朱元璋。当然,这都是后话。

既然皇帝南迁无望,但太子可以先行南下,让太子在应天府招募军队,筹集粮草。即使京师沦陷,明朝也有半壁江山可以苦苦支撑。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崇祯对于太子南迁一事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排斥,毕竟太子朱慈烺是自己和周皇后的亲生骨肉,天下早晚是他的。

直到一个东林七品小吏光时亨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崇祯让太子南下的计划。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看到诸位大臣和崇祯在认真商讨太子朱慈烺南下的议案。关键时刻他站出来怒视群臣,喊出了那句让他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的质问:“尊奉太子南迁,各位大臣想干什么?想重蹈唐肃宗在灵武称帝的历史吗?”

短短一句话,如晴天霹雳,令朝堂上商讨的皇帝和大臣们瞬间沉默不语。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这句话中的历史事件便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和文武百官逃出长安,军队到达马嵬驿后发生兵变。太子李亨掌管军权,在马嵬驿兵变后和唐玄宗兵分两路,到达灵武时太子李亨称帝,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

太子南下会导致两个权利中心出现的这层窗户纸被光时亨捅破。崇祯一下被点醒了,在坐如针毡又令人欲罢不能的皇位面前,他再度犹豫了,面对各自心怀叵测又看似忠厚的满朝文武,他已经心灰意冷。

崇祯想自己南下,但不敢承担后世的评价。他想让太子南下,但怕太子在应天府称帝后自己失去皇位。如果出现两个权利中心,将来只能有一个皇帝。所以,崇祯不敢拿自己的皇位放手一搏。

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奉太于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景文等人不敢言语。上复问战守之策,众巨默然。上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九》

最终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烺都没有南迁,大臣们也心照不宣地不再提及此事。只是崇祯皇帝绝对想不到,他死后南明三王内讧,同室操戈,在清兵大军压境之际还忙着争夺正统的名号。兵马粮草不逊清军的三位朱姓王,一场内斗葬送了明朝最后一丝中兴的可能。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那位在朝堂之上大胆直言的光时亨后来果然降清,或许他确实忠心耿耿,关键时刻站在崇祯的角度出发,直言不讳。但他忠于的是手握大权的皇帝,而不是崇祯。

崇祯帝:我也想南迁,不想君王死社稷,都怪那些斧头不给力

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轻而易举的攻破京师,慌乱之中的崇祯终于恍然大悟,让躲藏在朱纯臣家中的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灿和永王朱慈焕南下。可惜,江心补漏船,为时已晚。

贼大索先帝、太子、二王,搜得太子、定王于内官外舍,太子送刘宗敏收视。定王送李牟收视。永王不知所在,贼封定王为宅安公。——《明季北略·卷二十》

崇祯知道李自成的手段,对待朱姓皇室不会有一丝心慈手软。相对于落到李自成手里,倒不如自己体面一些。

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明史·本纪·卷二十四·庄烈帝二》

最后一份罪己诏写完,一切都该结束了。但此时的崇祯皇帝还没有醒悟过来,把明朝灭亡的责任全推给大臣,却没有想过是谁让这朝堂上彻底君臣离心。

最后,早已没有和李自成谈话资格的崇祯还是在遗诏中要求李自成,可以肆意践踏自己,不要动皇陵,不要伤害百姓。

这种不知是大义还是惺惺作态的说辞,看起来是多么的可悲又可笑,崇祯皇帝没有想过这些起义军,这些他口中的逆贼也曾是他治下的臣民。

崇祯的临终遗诏也是他的最后一次罪己诏。正如当年崇祯在庙堂之上一次次颁发罪己诏,却看不到庙堂之下,易子而食的天下苍生。

救不活的大明,醒不来的崇祯

崇祯的一生有好几把利斧,不论是袁崇焕还是陈新甲本来都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最终全部折断在崇祯自己的手中。

但崇祯不会去思考破敌未果,南迁无望有多少是自己的责任,只会像在安定门前那样,责怪是斧头不够锋利,认为是门锁太过坚固。

一句“君王死社稷”才是对崇祯一生最大的讽刺。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南明史》

Tags:崇祯   李自成   明朝   明英宗   皇太极   陈新甲   朱纯臣   南宋   清朝   我在宫里做厨师   唐朝   洪承畴   明成祖   王承恩   武器   黄河   海棠   南京   槐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