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青苗画育满芊家“海丝”创作启动

网络整理 2017-05-30 本地信息
(原标题:青苗画家“海丝”创作启动)

南都讯记者许晓蕾陈志刚通讯员彭秋玲青年画家陈森寥寥几笔,古港遗风牌坊跃然纸上。26日,由广东省文联、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民协和广州画院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岭南海丝———青苗画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写生创作活动在广州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前正式启动。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省文联党组大大程扬等100多位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郑雁雄对青苗画家说,他相信,青苗画家们通过亲自经历、深入体验、脚步丈量,以艺术的方式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壮美风光、沧桑巨变,一定能激发滔滔不绝的灵感和激情,创作出全新面貌的精品力作,让“一带一路”友人和四方宾客惊艳中国水墨、惊艳广东美术。

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说,此活动依托去年“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结果,组织“青苗计划”课题组专家带领80位青苗二期画家,沿着十大文化地理坐标巡线开展古迹写生、创作研讨、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形式,进一步擦亮广东省海丝文化品牌。

今年30岁的青苗画家柯鸿坤说,眼前黄埔古港已成一个宁静的池塘,从历史资料中汲取营养后,脑海就会浮现这里千帆云集,人流如织的画面,“那是古港光荣的岁月,我想用画笔重现它”。

青苗画家二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写生创作青苗课题组专家带队青苗画家,沿粤东线(梅州松口古镇———潮州宋代笔架山窑———汕头樟林古港———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粤西北线(清远浈阳峡———湛江徐闻古港———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广深线(广州黄埔古港———广州十三行———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3条线路巡线写生创作,交流互动。将从不同视角,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及美丽景色,用青苗画家们的画笔绘就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整个活动将持续一年,举办阶段性的汇报成果展览,并对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编排,结册出版,发行邮票等相关纪念品。

据悉,青苗计划是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合作的非营利性学术合作项目,成立于2012年,旨在发掘培养青年优秀美术人才,每期青苗学员的培育周期为3年。参与活动的青苗二期画家创作实力不容忽视,多位青苗画家在国内已崭露头角,像陈伟耿的《朝对》获广东高校双年展二等奖,冯剑平的《早春》获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典藏作品最高奖等。

(原标题:青苗画家“海丝”创作启动)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