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天这个王妃有点汗河CBD出行环境 视障人士帮找茬

网络整理 2017-08-11 本地信息
(原标题:天河CBD出行环境视障人士帮找茬)

昨天中午三名视障人士行走在地下通道中,随行设计师记录他们的意见。

三名视障人士行走在花城广场中进行测试。

南都广州智库工作室出品

昨天上午,珠江新城地铁站迎来了三位视障人士,这一天,他们的工作是协助城市设计师为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标示系统找茬提建议,沿途指出出行存在的不便之处,通过在其他城市体验到的先进做法,给设计师提出一些可借鉴的执行性强的设计建议。

这一次城市实验,我们邀请了三位曾经去过广州市图书馆的视障人士来带路,测试线路,他们分别是从河北来广州13年的自由职业者阿冲、来自潮州的自由职业者泽宇以及来自汕头、从事中医推拿的丹妮。

同行者中还有来自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广州市南沙区艺术公益倡导中心(简称“甜公益”)的志愿者韦皓,十多天前,他们带着其中一名视障人士丹妮在地下空间认路,行走路径为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到广州市图书馆。

作为此次天河CBD整体提升行动计划的中标单位AECOM公司的设计师代表许怀群也参与其中,他沿途记录下视障人士指出的痛点,并将汇集在天河CBD整体提升项目的微改造设计中,从而使微改造提升的设计落地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此次试验,选取了三位视障人士出行较常涉及到的在CBD场所广州图书馆为目的地。实验线路,以珠江新城地铁站为起点,经地下通道前往图书馆,期间途经APM和花城汇,最后由花城广场返回珠江新城地铁站,全长约1.5公里。

我们试图通过这次城市实验,记录视障人士沿途的感知,发现沿途障碍设置的不足。这一路,他们指出了诸多不足之处,包括:不清晰的指示系统、不完善的盲道设施、重要路段缺乏声音提示等。

挑战1出入口无标示无指引

在地铁站的出口位置,每一个简单的出口标志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使用,然而,对视障人士还不够,就近区域一个大面积的同颜色警示标示或广告牌,成为了他们记住路径的重要参考。

从地铁站出来,沿着盲道行走不到十米的位置,第一个拐弯口出现了。丹妮介绍,在十多天前和韦皓进行的认路行动中,她通过记住出口处的一个大面积手机广告牌,提醒自己要右转进入花城汇。丹妮说,“我们并不能看到出入口的标识,也没有其余的无障碍设施可供我们辨别方向,只能根据问路和记忆地图来进行辨别。”

在实验的这一天,他们没有记住这个重要的拐点,随后便跟着人流走进了商场内,偏离了原有计划行走的路径。突然喧闹的环境,和商场内明亮的灯光,让他们察觉到了异常。“我们现在在哪里?好像走错路了吧?问问人。”察觉到变化后,阿冲戳着导盲杖进入了一间化妆品店,通过指引,最终找回了他们相对熟悉的行走线路。其实,通过高德置地广场的负一楼,同样可以接入花城汇,然而,多岔口的布局,让他们只能选取熟悉的,最有安全感的路径行走。

泽宇介绍,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指示系统和完善的盲道自助完成行走,例如不久前在香港的时候曾经体验过当地的无障碍设施,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到真正的出行无障碍。以地铁站为例,“香港地铁内设置有立体地图,盲道会把视障人士引导到立体地图前,通过可触摸的形式,抚摸立体地图找到我想要去的目的地的行走路径。”

挑战2楼梯通道无盲道、颜色、缓冲带

返回起点,从新由地铁站出口沿着盲道走到第一个路口,在拐入花城汇区域时,开始出现盲道缺失的情况,泽宇表示,“后面的路途靠着仅有的一点观感记住路行走,隐约知道旁边是大面积的广告牌。”但在广告牌撤换的情况下,他们便要在脑海中重新记录一次行走路径。

当步行到楼梯口处时,泽宇用导盲杖指着地铁口的楼梯说,“上下楼梯其实很麻烦,因为下楼梯时并没有设置任何提示,没有大面积的颜色区分,没有在楼梯上设置缓冲带,只能用导盲杖来进行摸索,且走得非常小心翼翼。”他们用导盲杖探测前方的障碍,确定是楼梯后再拾级而上。有些昏暗的空间,让他们不敢大步行走。

挑战3手扶电梯无声音提示

在设计行走的路线中,我们试图让沿途的元素更加丰富一些,于是选择从APM线站台处穿过。

面临手扶电梯时,三位视障人士小心翼翼地用导盲杖确认前方的方向。“要用手杖感知电梯的方向,不然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很容易走错方向,例如想下楼梯却走入了往上行走的电梯。”丹妮表示,之前便有过这样的情况,“甚是危险。”“在香港地区,红绿灯处以及电梯的出入口处,设置有一个感应系统,会发出频率长短不一的声音,例如往上行走的电梯声音频道比较急促,而往下走的则声波比较短,且慢。”泽宇表示,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对于声音的敏感度会高很多。通过这样的设置,让他们可以感知到前方的情况。

挑战4地下空间手机信号失灵

穿过APM站台,重新进入花城汇区域,此时已是午餐时间,周围人流较大,声音嘈杂,地下通道手机信号比较弱,导航也会失灵,这个时候视障人士只能完全凭借地图记忆来找路。方向感较强的泽宇一直走在前头,“遇到这种无任何无障碍设施、导航又无法精确定位的情况,我就通过数路口的方式来记路”,尽管这样,大家还是走错了方向,一行人又折回花城汇入口寻找正确的方向。穿过午间人声鼎沸的花城汇,拐入一小段有些阴暗的路,最终抵达广州图书馆地下层的入口处,此时为11点50分。

珠江新城地铁站沿着地下空间的线路行走,需要花费多长时间?10分钟?也许是更短的时间。这是一个健全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三位视障人士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一路摸索找到了广图。

投票

珠江新城20痛点哪个是你的最痛?

天河CBD与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的距离有多远?关于天河CBD微改造提升的20个痛点榜单,即日起至8月16日正式开通奥一网投票渠道,你的一票将作为珠江新城微改造项目的重要参考。

天河中央商务区全域,包括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三大部分,共20平方公里。其中,珠江新城区域为本次研究重点。从7月11日“天河CBD整体提升计划”公众参与系列活动暨“CBD自由讲”有奖征集活动正式对外发布开始,南都记者根据AECOM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广州市规划院)前期所提出的五个维度、针对珠江新城的五个片区包括:中轴景观线(花城广场)地面及地下空间、猎德涌及沿岸片区、兴盛路及就近片区、海心沙及就近片区进行实地走访。

这一期间我们通过“CBDTIMES”公众平台,征询到的超过500份公众意见,经过梳理,归纳出珠江新城的20大痛点。

在梳理出来的痛点中,交通成为了最多人关心的问题。

截至8月9日的数据显示,目前,关于交通的意见共有近百份,最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了“治堵”,慢行系统的不完善如单车骑行环境不友善等同样有较多公众关注,当中还有不少人提及关怀老弱妇幼出行的问题,包括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加减遮阳棚架等。

关注较多的问题还有花城广场(地面及地下空间)的微改造,共涉及约60份意见书,如地下空间表示不清晰、指示系统混乱困扰着不少前往珠江新城片区参观游览的人。

作为征集重点的猎德及周边环境的改造提升意见共有20多份,海心沙及兴盛路同样有较多人关注。

从今天开始,南方都市报还将在珠江新城内邀请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群体参与到城市实验中,比如邀请外籍人士给新中轴线上的标识系统找茬;为视障人士的无障碍出行清点障碍盲区等。

此次痛点投票将在8月16日截止,扫码进入奥一网即可进行投票,关注“CBDTIMES”平台发表意见,还可以参与抽奖。

结语

让更多人享受平等出行的机会

在展开这次实验前,南都记者已跟参与活动的视障人士进行了实地走访,但正式展开实验这天,还是出现了迷路的情况。通过视障人士的亲身参与和感知,也带给了设计师们更多可行性强的建议。

如在CBD区域增加有声音提醒功能的立体地图,完善盲道,使盲道的粗细差别更大一点,增加盲道拐角的辨别性,增加清晰的标示系统,设置大面积的颜色提醒标识,增加可触摸的标示等,这些细致入微的配套设计,使之能透过“五感”的方式,与环境形成更友善的互动,从而带来愉悦的感受与深刻的回忆,让视障人士享有平等出行的机会。

采写:南都记者郑雨楠实习生李嘉颖周靖婷

摄影:南都记者黎湛钧实习生王凯

(原标题:天河CBD出行环境视障人士帮找茬)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